關於百家爭鳴你瞭解多少?

文明的發展:

夏商周不僅是三個朝代,也是三個時代,更是三個民族和三種文化。準確地說,是三個不同的民族在三個不同的時代,先後創造了三種不同的文化。這三種不同的文化,有着三種不同的精神。簡單地說,就是“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禮”(《禮記·表記》)。尊命,其實就是信天命。尊神,其實就是敬鬼神。尊禮,其實就是重人事。所以,這三種不同的文化,也可以各有一個關鍵詞:天命、鬼神、人文。

郡縣制度就取代了封建制度,官僚政治就取代了貴族政治,地主階級就取代了領主階級。一個全新的制度誕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也開始了。這個制度,就叫“帝國制度”。這個時代,就叫“帝國時代”。

孔子墨子懷才不遇:

士在秦漢以前,是最低一等的貴族。秦漢以前的社會,有階級,也有等級。階級有三等:貴族、平民、奴隸。貴族則分四級:天子、諸侯、大夫、士。幫助大夫打理采邑,叫“齊家”;協助諸侯治理邦國,叫“治國”;輔助天子安定四海,叫“平天下”。修、齊、治、平,都是士的任務,也是士的使命。這就是第四點:士,是有文化、有教養、有本事,而且必須出來工作的貴族。

孔子和墨子運氣不好,基本上是到處碰釘子。這固然因爲他們的主張不合時宜,也因爲在春秋後期和戰國之初,士的重要性還不明顯。到戰國中後期,就不一樣了。

從春秋到戰國,士已經作爲一個特殊的階層而崛起,成爲當時社會的中堅力量。士人之牛,就牛在這裏。

百家爭鳴原因: 

韓非是王族,墨子是賤人,莊子做過小吏,孔子做過家臣。但沒有人在意這些。人們更在意的,是道德和學問、思想和方法,而不是血統和職務。這就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因爲只有超越國界和族羣,才能考慮天下大事;也只有不看出身和地位,才能真正造就精英階層。

一是心智的成熟,這才創造了封建、宗法、禮樂三大制度,以及超越前人的新文化。

二是社會的劇變,國家制度、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和文化制度都面臨重大轉型,有大量根本性的問題必須回答。

三是士人的崛起,即已經出現一個能夠產生思想家的階層,他們是這個時期最自由也最活躍的力量。因爲自由,所以是“百家”;因爲活躍,所以要“爭鳴”。

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稱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活了七十三歲或者七十四歲,爲什麼重點介紹這個人物,因爲他是百家爭鳴的開篇人物

儒家的主張,簡單地說就是四個字:仁義禮樂。爲什麼要主張“仁義禮樂”?因爲在儒家看來,當時社會的問題,就是“禮壞樂崩”。禮壞樂崩的具體表現是什麼?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爲什麼會這樣?因爲君臣父子都不仁愛。臣不愛君,子不愛父,就犯上作亂,禮就壞了。君不愛臣,父不愛子,就以強凌弱,樂就崩了。

因此救世的藥方,就是“仁愛”。臣愛君,子愛父,就守規矩,禮就保住了。君愛臣,父愛子,就講和諧,樂就保住了。所以,抓住了仁愛,就是抓住了根本,也就能標本兼治。

墨家

墨家認爲,天下大亂的具體表現,不是犯上作亂,而是以強凌弱。強大的欺負弱小的,人多的欺負人少的,富有的欺負貧窮的,高貴的欺負卑賤的,聰明的欺負弱智的。之所以這樣,就因爲以前實行的是禮樂制度,而禮樂制度在本質上是等級制度。因此墨家主張“兼愛”,也就是用“無差別的愛”,來替代“有差別的愛”。

最終的目的,則是要用“平等的制度”,來替代“不平等的制度”。一旦普天之下都人人平等,全人類都無差別地相親相愛,還有誰會欺負別人,又有誰會被人欺負呢?顯然,這才真叫“治本”

墨子,是第一個公開批判孔子和儒家的人。墨家,也是孔子和儒家的第一個公開的反對派,孔子去世後,墨子纔出生;墨子去世後,孟子纔出生。孔子比墨子大八十多歲,墨子比孟子大九十多歲。孟子出生時,孔子去世已經上百年。孔孟的第一點不同,是孔子寬厚謙和,孟子剛直不阿。

儒墨兩家的根本分歧便在這裏。儒家主張有差等的仁愛,墨家主張無差別的兼愛。墨子爲人民謀,結果是君權重於民權。孟子爲君主謀,結果反倒是民權高於君權。墨家的思想更深刻,問題也更大。他們追求民權和平等,最後卻走向專制與獨裁

道家

儒墨兩家,可以說都不能盡如人意。這就勢必會有第三家出來說話,這就是道家。在道家看來,儒家和墨家都是隔靴搔癢。他們只看到社會出了問題,卻不知道問題的根本在哪裏。根本在哪裏呢?就在總想人爲地建立某種秩序。而且,先前的周公也好,後來的墨翟也好,在建立或提出這些秩序時,表現出的正是人類的無知與狂妄。他們以爲自己聰明絕頂,先知先覺,可以替天行道,代天立法,卻哪裏知道天是不立法的。天道自然,大道不言。任何人爲的秩序,無論怎樣精心設計,都是自作聰明,徒勞無益,最終也都會出問題。只有順其自然,才能天下太平。

顯然,此時此刻,也包括將來,唯一正確的選擇,不是做什麼,而是不做什麼。一句話:無爲。道家的主張是“無爲”,也就是不做什麼。不但自己不做,也反對別人做。

所謂“儒道之爭”,就可以概括爲三句話:有藥可救,還是無可救藥;拯救天下,還是拯救自己;積極有爲,還是消極無爲。道家卻主張什麼都不做,而且認爲越做越糟糕。只有什麼都不做,才能實現天下太平。孔子和墨子認爲是缺少愛,老子和莊子認爲是瞎折騰。

在老莊看來,社會動亂的原因是瞎折騰。爲什麼會瞎折騰呢?因爲多欲望。慾望也無非兩條,一是名,二是利。有慾望就會有追求,有追求就會有動作,有動作就會有成就,有成就當然就會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又會更有追求。因此,不但不能有追求,不能有動作,也不能有成就感。道家反對儒家的仁義,原因也很多。比方說,虛僞。至少莊子或者莊子學派是這麼認爲的。在他們看來,當時的社會和儒家的道德,都極其虛僞。

西周封建,道沒有了;春秋晚期,德沒有了;戰國中期,仁沒有了;戰國晚期,義沒有了;戰國末年,禮也沒有了。這可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或如九斤老太所說,一代不如一代。照這樣發展下去,只怕最後是連人都沒有了。這當然不行,必須急剎車。急剎車以後怎麼辦?老子主張開倒車,退回到遠古時代和氏族社會。因爲只有原始氏族社會纔是“無”:無階級,無矛盾,無鬥爭,無智慧,無道德,無政府。

與老子相比,莊子就要感性得多。學術界公認,《莊子》一書,是可以當作文學作品來看的。就說一般都認定是莊子本人所著的“內篇”,文學性就極強。比如“北冥有魚”,比如“庖丁解牛”,比如“莊生夢蝶”,都膾炙人口。所以讀《老子》可以治國,讀《莊子》只能修身。《老子》一書中不乏權謀,《莊子》一書中則充滿靈慧。這就是老莊的第三個區別,即“老子多權謀,莊子多靈慧”。權謀用於政治,靈慧用於逍遙“老子假無爲,莊子真無爲”

古無爲而今有爲,道無爲而德有爲,天無爲而人有爲。所以,儒道之爭,也就是古今之爭、道德之爭、天人之爭。兩家的是非,亦在於此。

儒、墨、道三家的異同之處:

第一,道家講天道,墨家信鬼神,他們都不講天命;儒家則講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

第二,道家(準確地說是莊子)無爲而無求,儒家有爲而無求,墨家有爲而有求。

第三,道家無求而同於道,儒家無求而得於德,墨家有求而求於鬼。所以,儒道可以互補,儒墨就難。

四家差異

1,儒家思想,是“文士的哲學”;墨家思想,是“武士的哲學”;道家思想,是“隱士的哲學”;法家思想,是“謀士的哲學”

2,道家講“天道”,墨家講“帝道”,儒家講“王道”,法家講“霸道”。

3,墨家代表武士(或俠士),儒家代表文士(或儒士);墨家代表士的下層,儒家代表士的上層;墨家代表士的過去,儒家代表士的未來。道家是隱士的代表,道家思想是隱士的哲學。

法家

所謂法家,就是主張以勢、術、法來治國的學派。勢,就是由權力和地位形成的統治力量,即權勢。術,就是統治人民和控制下屬的政治手段,即權術。法,就是規章制度,其實是國家機器的統治職能,即權能。權勢、權術、權能,核心是權,關鍵也是權。

法家也贊成無爲,但同時反對無序。他們的主張,是“有序而無爲”。請問這又如何能夠做到呢?以法治國。這裏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法”,一個是“治”。治,就有序。法來治,人不治,就無爲。但是,再好的法,也總要人來執行,因此又可以說是“有爲”。這就統一了儒道兩家,而且更靠譜,更可行。就連墨家的難題,也解決了。墨家的難題,是沒有一個最高的仲裁者,社會就沒有秩序;讓天子或者上級來專制獨裁,人與人之間又不平等。但在法家這裏,事情卻很簡單。意見分歧,聽法律的唄!也就是說,不是由人,而是由法,來充當最高仲裁者。這確實高人一籌。韓非說得對,法律或法令這東西,是不認人的,也是最公平的,叫做“法不阿貴,繩不撓曲”(《韓非子·有度》)。可見有了法,墨家爭取的平等就可以實現了。法治是井然有序的,因此儒家追求的秩序也可以實現了。而且,維持秩序,體現公平,還不必刻意爲之,只要依法辦事就行,這不就是道家主張的無爲嗎?無爲、有序、平等,儒、墨、道三家的主張,豈不是都實現了?看來,法家發展到韓非,不但繼承了三家,也超越了三家。

荀子與孟子的相同有三條

一,他們都同意人性是道德的基礎

二,他們都認爲人的社會性是善

三,他們都承認人有爲善和作惡的兩種可能。

不同的是:

1,孟子更看重善的傾向,強調“人性向善”;荀子更注意惡的可能,強調“人性有惡”。

2,孟子把這善的一面看作水,主張引導;荀子把那惡的可能看作火,主張防範

荀子韓非子不同有四

1,荀子只是“人性有惡”論,韓非才是“人性本惡

2,莊子追求的,是絕對的自由;韓非主張的,則是絕對的專制。

3,莊子希望的,是社會的寬容;韓非強調的,則是國家的管制。

4,莊子追求自由,希望寬容,是因爲他認爲人性天真;韓非主張專制,強調管制,是因爲他認爲人性本惡。

這也正是法家比儒、道、墨三家高明和科學的地方。

1,道家主張“無爲而治”,其實是“不治”。

2,墨家主張“賢人政治”,其實是“人治”。

3,儒家主張“以德治國”,其實是“禮治”。

結果是

1,不治的結果,是無政府狀態。

2,人治的結果,是人亡政息。

3,禮治的結果,是禮壞樂崩。

這纔有了法家的所謂“以法治國”,即依靠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來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這是有道理的,也是應該抽象繼承的。怎麼繼承?就是隻取“制度比人可靠”這一點,不要法家設計的專制制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