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七曲山大廟

【圖片轉自新浪微博】

        從京昆高速公路劍閣下來,即進入劍門關、翠雲廊景區,遊玩後沿着清幽秀麗的旅遊專線行駛,進入綿陽梓潼界,依然是一路“張飛柏”護衛。不久,就來到了七曲山大廟,一處文化人必拜之地。

        七曲山大廟也是在02年去過,上前年又帶家人去過。給我的感觸是:然不只拜謁,必從傾心崇尚中,思悟道理,定位人生,避免坎坷與失敗,求得順途與成功。所謂天道酬勤、大道至簡、無爲而無不爲也。

        梓潼七曲山大廟,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之中的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廟,始建於晉,爲蜀地百姓祭祀張亞子而建。元初,張亞子被封爲“文昌帝君”後,在此建道教宮觀“文昌宮”。後經元、明、清三代多次擴建,逐步形成了道教文化建築羣。七曲山大廟是全國文昌帝君的發祥地,故又稱帝鄉。梓潼帝君,乃道教所奉的主宰功名、祿位之神。中國尚文的歷史有“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的說法。歷代科舉制度以其強大無比的統攝威力,使得中國知識分子在科考晉階的前夜,一定會想到去文昌宮拜祭文昌帝君。

        七曲山大廟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翠雲廊路2號,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自百度百科)

        七曲山大廟古建築羣,集元、明、清三代建築於一體,有殿堂閣樓23處,建築面積5611平方米,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古建築羣巧妙利用地形,依山而造,不受中軸線平行的傳統之束縛,表現出靈活,自然之風格。整個廟宇設計精巧,搬鰲坐脊,翹角凌空,層樓疊閣錯落有致,宮觀嵯峨,結構謹嚴,雕樑畫棟,風格殊異。既有北方氣勢雄偉的宮殿式建築,又有南方小巧玲瓏的園林式建築,充分顯示出我國古代建造者巧奪天工的精湛技藝。(來自百度百科)

        大廟裏有10尊明代鐵質鑄像,最大的文昌帝君像高達4.7米,重30噸;8尊陪侍像高6尺,各重萬斤。這些造像體態勻稱,工藝精湛,爲川中所少見。表現了我國古代高超的鑄造技術和造型水平。

        大廟中原有張獻忠像,綠袍金面,甚爲威武,清時給綿州知州安洪德所毀,今又重塑。據說張獻忠領兵入川至七曲山,見廟內奉把的是文昌帝君張亞子,就說:“你姓張,咱也姓張,就與你聯了宗吧!”因而把文昌廟改爲太廟。“大”“太”相通,以後就叫大廟了。(來自百度百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