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雍也第六》12:子游的訪人標準

《論語·雍也第六》12:子游的訪人標準

子游爲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子游是誰?

言偃(前506年—前443年),字子游,吳郡常孰(今江蘇省常熟市虞山鎮)人。春秋時期思想家、“孔門七十二賢”中唯一的南方弟子。擅長文學,曾任魯國武城縣令,闡揚孔子學說,使用禮樂教化士民,境內到處有絃歌之聲,爲孔子所稱讚“吾門有偃,吾道其南”,人稱“南方夫子”。

子游——這位孔子的高徒到武城去做官,中間回來看老師。老師首先問他的是到地方上有沒有訪到人才?

“女得人焉耳乎”?這是一個很好地傳統。

中國歷史上,直到隋朝纔出現了科舉制度,之前的一千多年裏,一直採用的是世襲制和察舉制。世卿世祿的世襲制保證了政治基本盤的穩定,選賢任能的察舉制又爲國家政治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孔子所處的春秋末期,實際上是選賢任能的察舉制方興未艾的時節。所以,弟子到地方上去做官,老師很關心弟子們對於人才的訪問和關注。

澹臺滅明是誰?

澹臺氏,字子羽,後來也成了孔子的學生,位列七十二賢人之一。

這個人便是子游在武城做行政長官時,遵照老師教導,訪問來的人才。據說,長得很醜。孔子曾經說過:“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話,這個子羽就是子游訪來的澹臺滅明。

那麼子游的訪人標準是什麼樣的呢?

一、行不由徑

“徑”是小路的意思。子游描述澹臺滅明“行不由徑”,意思是說這個人不因爲小路近而抄小路。

跨越兩千多年的歷史時空,我們很難設身處地的體會澹臺滅明的“行不由徑”。難道子游是在強調澹臺滅明是個只走光明大路的耿直之人。即便澹臺滅明真是這樣的人,子游也不應該特別強調。一個人在行爲習慣上的特點,是無所謂好,無所謂壞的,好中隱藏着壞,壞中也孕育着好。過於強調人行爲習慣上的某個特點,特別讓人限於僵化。

不走小路,哪裏有機會看到“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哪裏還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南懷瑾先生認爲,“行不由徑”是說澹臺滅明特別注意自己“身心”的修養,輕易不置身於窄門、危地。《資治通鑑》中描述過東吳孫策的一次僥倖脫逃,他的馬載着他越過一座爛掉的木板橋,騰空而過的一瞬間,木板橋爛掉了。逃到對岸的孫策,將追兵甩到了身後。當然,這一戰,也損失了不少的戰士。孫策有見識的幕僚爲此痛苦不已,數落起他從前孤身涉險的種種經歷,直到孫策意識到自己的過錯,表示要痛改前非才肯打住。

顯然,澹臺滅明不是孫策那樣的人。雖然他也會不依常規,不循常道,但他絕不寄身於小路、險徑。

二、非公勿擾

子游選人的第二個特點是——非公勿擾。

“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室”是居室,是很私密的場所。對於身入公門的人而言,是沒有私好講的。八小時之內是公,八小時之外也是公;公堂之上是公,私室之內也是公。唯有如此,才當得上一個公字,才稱得上大公無私。

澹臺滅明這個人,即便是在很私密的居室裏,沒有公事,也不會叨擾自己的長官。

先前坊間流傳的爲官經中,特別強調“有事沒事到領導那兒坐坐”,這和澹臺滅明的“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完全是兩個概念。

三、人不貌相

關於澹臺滅明的長相,子游沒有關注。以至於孔子問起的時候,他也沒有提到這一點。

後來,澹臺滅明拜訪孔子。孔子一時並沒有注意到他,這個人長相併不出衆,甚至還有點醜,所以孔子便把他忽略了。直到後來,兩個人有機會交談,孔子才見識到澹臺滅明的高明。

孔子雖然不以貌取人,但還是會忽略長相併不出衆的人。子游顯然更加細心一些,堅持人不貌相的原則,所以,訪到了澹臺滅明這樣的人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