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是在有限的選擇中,創造無限的可能 1. 2. 3. 4. 5. 6. 7.

1.

早晨,一邊打掃宿舍衛生,一邊腦海裏浮現許多許多小時候的回憶。

喫完早飯去圖書館的路上,回憶依舊如斷不了的絲線一般一串串湧現於腦海。

想起小時候爺爺推着個老舊自行車,帶我去集市上吃麪。

記憶中,幾乎一年365日,只要不颳風下雨,即使霧靄厚重,爺爺也會在某個霧氣潮溼的清晨把我放在老自行車前面的單槓上,推着我一點點走向集市。

還有呀,小時候和爺爺一起睡覺。

冬天貪睡,又要早起上學,爺爺會在我眼睛眯濛濛的時候,替我穿小襪子、小鞋子;再容我長大一點,上小學啦。爺爺每天早上會爲我煮熱騰騰的白粥,還有水煮蛋。

有一陣子,街上來了一個戲班子。爺爺每天傍晚四點多就會拿着小板凳,牽着我去小社區裏看戲。

臺上唱得熱熱鬧鬧的,臺下的我一邊嗑瓜子,喫各種小零食,一邊目不轉睛地看戲臺上奼紫嫣紅的裝扮。

說來也奇怪,好像小時候的記憶,多半與爺爺有關。

2.

此外還有,鄰家小姐姐第一次替我化妝,在眉心用口紅點一顆痣,再把小小的嘴脣輕輕地塗上一層淺紅。

那時候,覺得自己好像真的美得像電視劇裏的小演員。

和村裏的小哥哥去捉野雞,野雞毛顏色多到令人咋舌。

和小夥伴開拖拉機,結果翻車到泥溝裏。用幾剖土,幾個磚,生火燒草就可以烤出香氣撲人的烤紅薯。

鄉村小村販搖着鈴鐺在村子裏吸引年齡小小的孩子,冰糖葫蘆、炸爆米花、捏糖人。

......

真的是很奇怪,明明小時候身在其中並不覺得有多麼的幸福。不知道爲什麼,如今的我卻會時常腦海中浮現童年時代各種各樣的畫面。

可是我記得很清楚,那時,我是很嚮往城市裏的小孩的。

我期待和他們一樣去學舞蹈,去學唱歌,去學武術。

甚至有一次,我和老媽說,如果我以後上不了大學,就去藝校學雜技。

3.

我記得自己剛來蘇州上大學那會,內心是有些膽怯的,表面卻裝得底氣十足。

同齡的女孩,她們會舞蹈、會吉他、會唱歌、會化妝,自己好像什麼都不會,可能那時候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就是來自鄉野的那份極致的單純與純粹。

看着有些傻萌的,有些稚氣未脫的模樣。

真的,現在我還保留着當初進大學時拍的一張照片。

一頭長髮,馬尾辮,穿着墨綠色的繫腰上衣,坐在校園裏一張咖啡色的長椅上,雙手託着下巴,一臉呆萌的看着鏡頭。

那時候呀,來到不熟悉的大城市,驚喜大於恐懼;期待大於茫然。

一心想的,就是融入到大城市的生活。

我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化妝。

爲此,我還拜託一位學姐幫我買了一系列的化妝品,每天就在宿舍裏折騰那些玩意,看美妝視頻、再拿自己的臉做試驗。

4.

記得,有一次放假回家,上高中的妹妹對我說,她們班有好多同學都知道各種各樣名牌的護膚品和化妝品,她自己一無所知。

我還安慰她,等她上大學了,會慢慢了解的。

現在她上大學了,也會給自己買各種護膚品、化妝品。

但作爲過來人,我是明白她對我說那些話時的想法與感受。

像我們這種小鎮上的女孩,從小到大,與土地、樹木、藍天、花花草草接觸最多,目之所及皆是最自然、最樸素的傢俱生活,對城市裏的花花綠綠甚至連基本同齡人知道的常識都無所觸及。

父母那一輩更多的是注重我們穿暖喫飽,學好睡好,考個好大學,再找份好工作,能在大城市立足生活。

除了這些,他們對外面的花花世界也一無所知,或者說,生活沒有給他們這種親密接觸的物質條件。

爲人父母如此,做兒女的自然在這方面有所缺乏。

5.

我很羨慕大城市的生活,這是以前。

現在,離家有六年了。更多的時候,我很想念小鎮、小縣城的生活。

白得如棉花糖一般的雲彩,似乎觸手可及;天空一片淺藍,淡淡的影調如宮崎駿電影裏的感覺。

早晨的空氣裏可以聞到泥土與樹葉的清香,夜裏可以聽見寂靜中遠處的狗吠。

但真的如果讓我再次回到家鄉,我是沒有底氣的。

長期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已經融化爲自己生活中的一種習慣,甚至是生命的一種本能。

很多時候,每當我異常向往記憶中的家鄉,我知道,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睏倦。

我相信,這種感覺,不只是我,很多和我一樣的年輕人,都會類似的感受。

故鄉永遠存活在記憶中,真正踏入那片土地,失望會多於期望。

6.

也許,人就是在這樣模棱兩可的鐘擺中去追求所謂的理想的生活。

但一個人在外生活時間長了,經歷的人與事越來越複雜,也會在某個時刻對自己的生活定位越來越清晰。

記得,在暑假之前,我還和本科的一位要好的老師說,感覺是在生計,而不是生活。

兩個月過去了,再過頭看這句話,好像自己已經度過了那種一個人很失落迷惘的狀態。

開始慢慢調整一個人的生活節奏,儘可能的是在當下有限的選擇中,創造無限的可能性。

會選擇在有些枯燥的學術生活中,尋找一些不一樣的日子。

比如在一週七天裏,選擇一天過不同於其他六天的生活。

走出校門,去看展覽,去逛當地代表性的城市座標地,去喫特色的美食,去看喜歡的新上映的電影,去在筆記上寫下對未來生活的一條條規劃。

如果在某一天突然心情沮喪,會給自己買一杯喜歡喝的咖啡。

通過目之能及的方式去爲平淡的生活,創造一些不平淡的情緒。

一樣的是,這些事情,還是我一個人去做。

但不一樣的是,相比較以前,因爲這些不同,讓剩下相同的日子,有了很多獨特的意義,以及確定的、可以有導向的某個中點站。

7.

最近還是一直在看之前說的《日和手帖》系列的雜誌,有一期主題爲:人生有一百萬種活法。

開卷有這樣一段話:

“在這個地球上,有人朝九晚五地上班,有人旅居他鄉、四海爲家;有人爲夢想默默堅持,有人離羣索居、自給自足。我們身邊,有人結婚生子,有人獨自生活。在這說不盡的種種生活方式裏,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活法。即使在不同的日子裏,重複做同樣的事情,也是一種人生。”

我相信,在這個社會,不僅僅有世俗框架中被大衆認可的生活方式,一定有人,在過普遍意義上不一樣的生活。

說是不一樣,其實對於親歷者來說,都是在日復一日地過相似的歲歲年華。

但不同個體,聚集在一起,再與普遍意義上的約定的、框定的高壓生活形態相比,就顯得有意義。

但,無論選擇哪一種生活方式,本身並無所謂;有所謂的是,你的生活是不是可以讓你感到有無限期待的可能。

這份無限的期待,一定是每個人心目中比較滿意的萬般模樣。

其實,無論處於哪個時期,處於哪一種社會羣體,處於哪一種生存境遇,生活永遠都是自己創造的。

學會給有些貧乏的生活,製造一份份屬於自己的唯一,日子纔會有更多向外延伸的可能。

生活,即是在有限的選擇中,創造無限的可能。

以上我們,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