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拖延症,你也可以


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朱爾斯·貝約爾曾說過“絕大多數人的目標是儘量不動腦子地生活",這個話對每個人來講其實非常重要。

因爲這句話對於有拖延症的人來說太合適了,因爲不拖延意味着要動腦子或者動手,而我們只想做點簡單的事,比如看微信、看電視、喫點零食啥的。

拖延不是一個簡單的逃避行爲,它跟想法、情緒、認知都有關係。


根據這些影響拖延行爲的原因,把拖延症分爲四種類型。

第一是期限型拖延症

做一件事給自己一個期限,不想立馬行動完成。比如9月份我要交心理諮詢課程的成長報告,月中的時候有許多同學已經開始交了,而我告訴自己等我構思好了一天就能寫完,不着急。

而這份成長報告直到最後一天9月30號下午四點多的時候,我才交給老師。

其實那天我早上起牀的時候已經有點着急的心態了,不管遛狗喫飯還是中午洗衣服的時候腦子裏一直牽掛着這件事。下午兩點多我就坐在電腦跟前開始翻看之前的課程筆記,再次回聽幾節印象不夠深刻的課程。就這樣寫這份2500字的報告我花了一個半小時,而之前的準備時間是29天,這種拖延行爲讓我自己感到深深的無力。

第二是個人事業拖延

這種拖延的行爲是給要做的這件事按上一件別的事,等完成以後再做這件事。而實際上很多人在完成了別的事再做要做的時時,往往時效性已經沒有了。

回想了一下我自己的經歷有很多類似這種小事,比如沒有按照物業要求按照季度交物業費,最後拖了兩個月再去交的時候就產生了違約金,這種無法拒絕又令我不開心的事情因爲個人事情拖延導致的,簡直不要太酸爽。

還記得樊登老師在講這本書的時候舉過一箇中年人考試的案例,這個人想要考試獲得證書,他說今年忙完工作重要部分以後一定報名考試,然而等他忙完自己的事情想起來報名時,時間已經截止了。

第三是簡單拖延症

簡單拖延行爲在我的生活中舉不勝舉,我想全世界25%有拖延行爲的人跟我一樣的遭遇。

前兩天我媽讓我給她在網上買一件棉馬甲,說做飯的時候穿棉睡衣不方便挽袖子,馬甲就剛好合適讓身上不感覺冷,袖子的部分能挽起來不被弄髒弄溼,我答應了好的。

哈哈的是,今天我還沒幫她在選好添加購物車購買完成。大概明天她就會問我這件事,我還是在寫完這篇文章以後趕緊完成這件事吧,不然我雖然沒有幫她做這件事,但這件事一直在我腦子裏待着提醒我,感覺腦子怪累的。

第四是複雜拖延症

根據樊登老師的講解,這種類型的拖延產生的原因很複雜,有可能跟家庭環境,成長教育背景以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有關。


那麼不管以上四種拖延症你中了哪幾種或是一種,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給自己心理暗示,不要稱自己有拖延症,也不要輕易說別人有拖延症。

因爲當你給一個標籤的時候,心會自動向這個標籤靠近有可能真的會變成標籤的結果。很多家長在陪孩子玩的時候,孩子在前面走着跑着,家長在後面不停的叮囑慢點,別摔了,小心臺階別磕着了之類的。

雖然我們明白家長的擔憂,但這種關心的話傳遞出來的意思是孩子自己掌握不了自己行走、跑步,辨別不了平路臺階的暗示,很容易讓孩子自己忽視這方面的關注,不能有應急反應和成長經驗,剝奪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面對有拖延的困擾時,我們要克服對失敗的恐懼,奉行立即行動的哲學。

就像我家上六年級的小侄女每次作業如果有寫作文的部分,一定會把作文安排在完成其他所有作業之後,然後苦思冥想寫一些重複的句子,使勁湊字數完成一篇200字的作文。

我幫她檢查好幾次作業都遇到這種情況,我就問她爲什麼要嘴鷗寫作文,花費時間最長且質量還差呢?

她說自己最害怕寫作文,表達不好意思不會運用學過的句子成語,每次作文都要被媽媽駁回要求重寫。

原來她覺得自己一直寫不好,作文就是個徹底的失敗案例,今後無論怎麼做還是會失敗索性爲了完成作業而寫的,根本與自己的生活學習無關,這樣繼續下去的結果就是越怕越不想寫,越不想寫就越寫不好呀,一直在失敗的惡性循環當中。

不如跟孩子講寫作的基本是真實,生動記錄自己所想所看所得,寫出來以後家長給予肯定並且提出有改進的空間就好,不要想着控制孩子,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邏輯去寫。


最後《終結拖延症》這本書中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主義,而拖延的動機恰好是完美,拖延者們太在乎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很多事情全力以赴了還沒有做好,用這種自動給自己設置障礙的方法掩蓋拖延。

其實就像智者們所說的,世界上沒有那麼多人在乎你,最在乎你的人只有你自己而已。

現下有句很熱門的網絡用語叫“先完成在完美”。做到和做好事兩種不同的界定,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別人眼中的完美,只要全力以赴做自己要做的事就好,千萬別用自己是拖延症來解釋自己做的不好的原因。

作者講述了用三管齊下的辦法治療拖延。

認知行爲方法分爲五步法

用ABCDE認知模型解決,A是事件,要做的這件事是什麼,如下週三交報告。B是看法,決定週二做這件事。C是結果,用一天時間做報告效果不得而知。D是干預,質疑一下B,思考爲什麼。E是效果,通過干預思考之後,產生新的認知。

那麼用認知療法終結拖延到高效的五個步驟分別是覺察,讓目標清晰化,思考事件本身;

接着是行動,當你寫下第一個字時寫文章這件事已經註定了會高效完成,完成之後的結果會令自己喜悅。踐行禪宗的力量,行所當行;

三是調節,會被別的事打擾,當有喝水喫東西拖地玩手機這些想法的時候,讓自己靜坐5分鐘,練習自己的忍耐力,用正念的方法管住自己情緒;

四是接納自己,等下我幫我媽買好衣服之後,我告訴自己我可以高效的完成一件小事,我並不是拖延症患者,今天我進步了。而不是責問自己我怎麼這麼拖延,連一件小事都做不好,這種自我否定會讓自己不會進步,不會有改變,在不的力量中喪失自信。

五是自我實現,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計劃做完每一件事,變得高效了,人生重新上了一個層次。


那有一種拖延症是因爲壓力太大帶來的,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不能做的很好時就運用情緒方法解決,比如利用承若的方法,給自己和對方設置一個deadline。這種方法有個 很有意思的比喻是“把揹包扔過牆”,你要翻過牆,明顯很有難度,那先把書包扔過去,最後你會想辦法翻過這堵牆的。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被完美主義束縛,不願意給出承諾,不想把書包扔過牆的話,你永遠只能做自動駕駛的事,自動駕駛就是平庸。

最後還有一個根本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果斷一點,方法是“喊停”。

停什麼呢?停止自己現在正在做的拖延的行爲,回到要做的事情上或者直接在紙上寫出來任務表。

做完規劃之後可以問問自己“我爲什麼要拖延,拖延的好處什麼?”

對話完了之後可以行動起來,當自己做了好的行爲時獎勵自己,物質獎勵或者精神獎勵都行。可以看電視看電影喫零食,精神獎勵可以認可自己的行爲,告訴自己又進步了。

這種開心跟孩子得了糖果一樣,由衷的快樂哦。

我很喜歡樊登老師最後所說的用中國的方法輔助自助機戰勝拖延的,那就是管住自己的心,給自己一些力量,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從而優化自己的生活,戰勝拖延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