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評課札記(七)


這兩週一直在聽幾位實習生老師的彙報課,也藉此機會看看有沒有合適的能留校任教的苗子。四位實習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分別經過筆試、面試、說課、上課四個環節。今天最後兩位實習老師的講課環節也結束了。一路走來,見證着他們的成長,自己也收穫了不少。今日寫寫我對語文老師考察的一點自我感受,不涉及真正的錄用,只是有感而發,僅此而已。

1、 男女教師比例問題。

是爲了提高比例降格以求,還是堅守標準不談性別。我常在想,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老師?說得更準確一些,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語文老師?大家的呼聲很強烈,希望今年能招一名男教師。潛意識裏,我也是這樣想的,一個團隊中有男有女也纔有更多的樂趣和動力。客觀地講,從性別上,倘若是個男生,自然會佔有一定的優勢,如果其他不是硬傷,應該是有優先選擇權的。這樣說來,似乎有性別歧視,但我想各個學校應該都差不多,男語文教師鳳毛麟角,女男語文教師總體的比例是21:1而我組唯一1個男老師明年也該光榮退休了。但我想,我們決不能以性別爲唯一條件,不顧其他。一個老師的基礎知識,基本素養,以及授課的狀態也是十分重要的,而這些基本都是有些人一生都無法提高的硬傷。鑑於此,我們也不在糾結男女的問題了,仍然把授課作爲最重要的參考標準。



2、 教師的性格問題。

不得不承認,那些性格開朗外向的人在初次上課的時候給人留下的印象更爲深刻。性格內向,言語不多,語速不快,不擅長表揚的老師,一開始並不能很好地吸引大家的注意。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什麼樣性格的人更適合當老師?一定是那個聲音洪亮、手舞足蹈的那一個嗎?

我以爲,一個語文老師先天條件很重要。關於這個話題,我曾經也說過很多,包括外形外貌。初次之外,我覺得他身上需要一種氣質,一種文學、文藝的氣質。也許二十出頭的年齡談氣質尚早,但語文的氣質我更願意是與身俱來的。真的有人,天生就很適合當語文老師。這是個實習生中,有兩位姑娘就具有這種氣質。雖然他們兩個是截然相反的課堂風格。

一個是乾脆利索,有氣場有魅力,能放得開很和hold的住,將來無疑是一位大賽型選手。另外一位頗有小家碧玉的味道,不急不躁,不慍不火,循循善誘,潤物細無聲的感覺。很多人都會被前者所吸引,而忽視後者。但,我在肯定前者的時候也同樣看見了後者的素質和味道,我相信若干年後的她一定會成長爲一位雲淡風輕、有獨特個性和性格的老師。前者課堂設計與他的整體氣場不成正比,給人感覺是轟轟烈烈開了個常場,卻倉皇地結了尾;而後者能氣定神閒地、從容不迫地、連貫自然地帶着學生解讀文本,找找關鍵字,找找關鍵句,不時地傳來朗朗的讀書聲。一個問題和另一個問題環環相扣,又不顯得突兀和急迫,一切都是那麼寧謐和美好。



忽然想起我們學校又一個女歷史老師,氣質很好。什麼時候你見着他都是輕輕的、淡淡的,跟同事從沒有紅過臉,跟學生也沒有大聲訓斥過。但是她的課堂評價非常好,雖然在高一是一門副科,學生仍然十分喜歡,文理分科後,追隨者甚多。

教育不也是默默無聲的嗎。誰說只有能言善辯,滔滔不絕,文思泉湧的人才能當好語文老師。我更欣賞那種有精心獨特的教學設計,能一步一步帶領學生徜徉在文本中的老師。尤其是在一個教師初上講臺的時候,這將伴隨他終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