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流淚


讀到蔣勳老師的一篇文章《我害怕自己老了,老到不會爲“美”落淚》,他說起年少時讀到余光中先生譯的《梵高傳》,熱淚盈眶的記憶。去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看到米開朗基羅中年的作品《囚》時,心中的劇痛與狂喜,當他流淚時中的一位老人遞過手帕,拍拍他的肩膀,微笑地跟他說:“我二十五歲的時候,也在這裏哭過!”老師在他的筆記本里記了二十五歲時的淚痕,三十多年後在寫米開朗基羅時回想起那個片段,竟然有些害怕自己的衰老,老到不會爲“美”落淚。

老師的文章讓我思量了很久。努力在腦海裏搜索與流淚相關的記憶。印象比較深的是有一次在上交聽馬勒,莫其名妙熱淚盈眶,自己也不明白聽到了什麼,可能那天的心情正巧跟音樂同頻,不過由此愛上了馬勒。有一段時間非常着迷他的曲子,各種研究,看書去了解他的生平,作曲的背景,版本的不同演繹,只是那種流淚的感覺卻再也沒有過。不知道是不是太多的知識反而抑制了我們的直覺,對藝術而言,感性地觸摸可能更直覺,更能體會其中的美吧。

人過中年已經很少流淚,不是沒有什麼值得哭的事,只是再苦再痛也得自己扛着,每個人都有不足爲外人道的煩惱,哭也無益,不如轉念。有個閨蜜姐姐一直跟我說“寶寶要好好愛自己。”想想也是,與其把期待寄託在別人身上,還不如自己努力,慢慢消化,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不過讀了這篇文章我卻有些猶疑,是不是因爲年紀日長,心變得麻木了。以前會在喜歡的人面前放肆的眼淚,後來變成了淺淺的笑。因爲說不清楚,結束糾纏的最好方式莫過於笑而不爭。

經常流淚大概不是一件壞事吧,至少說明自己心裏還非常柔軟。對周遭的人和事充滿同情能力。記得有一次跟孩子去聽音樂會,因爲現場有不守規矩的聽衆,她覺得鋼琴家的演奏被不懂藝術的人輕慢十分難過。演出結束後堅持要去後臺見他,替那些不尊重藝術家的觀衆道歉。那位年青的鋼琴家沒哭,她卻邊道歉邊哭得梨花帶雨,稀里嘩啦,後來還是人家反過來安慰她,至今我們聊起這件事都覺得是非常珍貴的回憶。不過那次也讓我清晰地意識到音樂的感染力和她身上具備的藝術家特質。

仔細想來,現在最多流淚的場景是看電影的時候,淚點似乎很低,容易被感動。在黑暗中獨處,人會變得比較敏感。大概是在看別人在悲歡裏交集,所以不必太壓抑情緒,純粹地在那些故事裏感受生活的萬般滋味。蔣勳老師說 “美”是一種存在的真實,那麼淚水就是對美的感應吧。真希望自己也能體會那種純粹被美打動的歡喜。也許先得讓身體通暢,感覺纔會敏銳;也許不應該壓抑自己的情緒,會流淚不是壞事,身心需要排毒,美好需要感受,學會歡喜流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