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國依然是世界增長最快國家

DoNews10月28日消息(記者 吳麗)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教授、院長,前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教授今天在2020聯想創新科技大會演講時預測:在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每年還可以爲世界的增長貢獻30%,將依然是世界上增長最快、市場擴張最快的國家,會給企業家提供最好的發揮舞臺。

image.png

林毅夫在2020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發表演講

在談到中國經濟長期保持發展動能的原因時,林毅夫表示:“中國改革開放在過去40多年能夠取得人類經濟史上的奇蹟就是建立在像聯想這樣能夠抓住時代機遇、敢闖敢試、不斷開拓進取的成功企業的基礎上。對此,我對柳傳志先生、楊元慶先生以及聯想中國和外國的所有員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現場,林毅夫分享了對於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政策的看法。林毅夫表示,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有短期的原因,但也是經濟發展基本規律的結果,中國經濟發展道路並未改變。短期來看,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貿易萎縮、中國出口額降低,因此“中國製造”需要更多地依賴國內循環。但長期來看,隨着經濟體量增長,出口額佔經濟總量比重將持續下降,服務業比重則會上升,國內市場成爲主體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成果。展望未來,林毅夫表示中國經濟將持續發展,全球市場份額也將不斷提高。

林毅夫指出,中國在世界上的優勢主要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傳統產業上的“後來者”優勢。2019年,中國人均GDP達到10098美元,和美國6萬多美元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中國目前發展的態勢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有一點像日本在1950年代、新加坡在1970年代、韓國在1980年代的階段,這些東亞經濟體利用跟發達國家收入水平的差距所代表的產業鏈技術的差距,維持着平均大約是8%-9%的增長。

其次是中國在互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5G、萬物互聯的新產業革命上面的優勢。一個是這些產業的產品和技術的研發週期較短,這有利於像中國這樣的人力資源大國,並且中國有全世界最完備的產業和有全世界最好的供應鏈,在這種短週期的新產業革命上,中國具備半道超車的優勢,可以和發達國家齊頭並進。

第三是中國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市場。就像航空母艦一樣,體量越大,它抵抗外來衝擊的能力就越大,所以中國未來可以維持比其他國家更穩定的發展。

林毅夫認爲,只要中國利用好這三個優勢,中國在2030年之前仍有每年8%的增長潛力,不管國際形勢如何變化。正常年份可以保持6%左右的增長,會比其他國家高出3個百分點的增長。即使受到像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中國的增長率可能在2%-3%之間,但是全世界的增長可能是負5個百分點,美國的增長可能是負8個百分點,歐洲的增長可能是負10個百分點。

林毅夫最後總結說:“在1984年柳傳志先生率領11位員工創立聯想的時候,絕對沒有想到在2011年的時候成爲中國第一家進入到財富500強的民營企業。展望未來,中國的發展會給企業家提供同樣廣大的市場。我相信抓住這個機遇,克服困難,不斷前進,會有更多的企業可以跟聯想一樣進入世界領先的行業,聯想會繼續領先我們民營企業的發展。”

以下爲林毅夫《新經濟,新動能》演講內容: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林毅夫。今天非常榮幸應邀在2020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做個報告。我是研究中國經濟發展的學者,理論來自於實踐,過去我曾經幾次到聯想來和柳傳志先生、跟楊元慶先生取經。

大家知道,聯想是在1984年的時候由柳傳志先生帶領中科院的11位員工以20萬元人民幣下海創立的民營企業。經過12年的努力,到1996年的時候,聯想在個人計算機業務上面就超過了國際知名品牌,像IBM、戴爾、HP,在國內市場穩居第一。又經過9年的努力,在2005年的時候由楊元慶先生率領聯想非常大膽地收購了世界第一品牌IBM的PC業務部,震驚國際市場。到了2013年的時候,在競爭的國際市場當中取得全球第一。從1984年20萬元創業到2011年的時候進入到國際財富500強的企業,排名在第449位。今年2020年的時候又上升到224位,營收達到3500億人民幣。中國改革開放在過去40多年能夠取得人類經濟史上的奇蹟,就是建立在像聯想這樣能夠抓住時代機遇、敢闖敢試、不斷開拓進取的成功企業的基礎上。對此,我對柳傳志先生、楊元慶先生以及聯想中國和外國的所有員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今天的大會上,我想跟大家交流兩點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一個是最近中央提出的要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能夠適應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展望。對於中國經濟,我想各位也知道,過去的情況是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所以有些學者把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稱爲對外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當中央提出要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以後,有些人心裏就在嘀咕是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要變化了?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貿易國,中國如果轉變了發展模式,影響的不僅是中國,也會影響世界。我個人的理解是,之所以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有短期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實際上中國經濟發展的道路並沒有改變。 

從短期來說,當然,今年因爲新冠疫情的原因,各國的經濟都遭受到很大的下滑,國際貿易根據WTO的預測可能會減少13%到32%之間。那麼貿易減少了,出口減少。當然,中國的生產更多的就是在國內消化、國內循環。當然,這只是短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經濟的基本規律。在2006年的時候,中國出口佔GDP的比重最高的一個年份達到35.4%。那麼到了去年2019年出口佔GDP的比重只剩下17.4%。也就是說,82.6%的國內生產已經在國內消化、國內循環。 

那麼爲什麼會從2006年的35.4%下降到2019年的17.4%?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 

一個是越大的經濟體,它出口的比重就會越低。主要是現在這方面規模經濟大,小經濟體因爲他們規模經濟太大,生產出來的產品就只能靠國際市場。比如說2019年的時候新加坡它的出口佔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4.9%,而中國最高的年份也只有35.4%,這是因爲經濟規模大所決定的。 

第二個是經濟越發達,服務業的比重就越大。我們知道服務業有很多是不可貿易的,所以,有些高收入經濟體像美國服務業達到經濟的80%左右,那麼,它出口的比重就會比我們更低。2019年的時候,美國出口的比重只達到它國內生產總值的7.6%,也就是說92.4%的美國經濟是在美國循環的。2006年的時候,中國人均GDP達到2099美元,中國經濟的比重佔全世界的5.3%,當時服務業的比重是45.8%,我們當年出口的比重達到35.4%。到2019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均GDP達到10098美元,中國經濟的體量佔全世界的比重從2006年的5.3%提高到2019年的16.4%,同時服務業也從41.8%提高到2019年的53.6%。所以相應的中國的出口比重就從2006年的35.4%下降到2019年的17.4%。 

展望中國的未來,相信中國經濟也會繼續發展,中國經濟的比重佔世界的比例提高,中國的收入要增長,服務業的比重要增加。所以,在對外出口部分就會從2019年的17.4%向15%、12%、10%不斷地逼近,在這種狀況之下,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是有利於讓我們認清中國這個發展階段的態勢,不會因爲過去認爲中國是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出口受點影響,那就影響我們的信心。這樣有利於我們抓住機遇,繼續前進。 

但是講到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並不代表着原來提的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需求不重要,因爲經濟要發展好,每個國家都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中國自己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我們要發展,同時也要利用國內的發展進入到國際市場。因爲中國雖然說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我們佔世界的比重在2019年的時候也不過就16.4%。就代表世界市場還有83.6%,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不僅要利用國內16.4%的市場,我們當然也要利用國際上這83.6%的市場。 

同時,中國又有不少產業不具有比較優勢。像我們自然資源短缺,我們的高科技產業和國際還有差距,原來我們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力產業一樣也丟失掉比較優勢,最後實際上我們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當然要充分利用國際的資源、國際的技術來減低我們的生產成本,來提高我們的發展質量,這樣我們可以從中有高質量的發展。並且,如果中國能夠充分利用國內、國際雙循環,那中國的發展也會給其他國家的發展帶來發展機遇。 

在這樣新發展的格局之下,咱們未來的發展到底態勢會怎麼樣?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現在確實是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變局,在這個大變局當中又有很多挑戰,但是經濟發展的原則總是這樣的,不管是國家或是企業一定要非常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困難和限制,但同時也要對我們自己的優勢有正確的把握,把我們的優勢發揮出來,創造更多的資源和條件來克服困難,這樣就能夠持續發展。 

中國改革開放這40多年,大家也經常聽到“中國崩潰論”,但是,中國一直能夠保證穩定和快速的發展,就是因爲我們能夠清晰地認識到我們的問題,但是總是把握到我們的優勢,國家是這樣,企業也是這樣。在這個百年不遇的大變局當中,中美的摩擦肯定會長期存在。另外,像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衝擊也可能時不時的出現, 

但是,在這樣一個變局當中,要看清楚我們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從我作爲研究中國經濟的學者來看,中國我想有三方面的優勢: 

一個是在傳統產業上面,我們還有後來者的優勢。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的人均GDP達到10098美元,和美國6萬多美元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中國目前發展的態勢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有一點像日本在1950年代的時候、新加坡在1970年代的時候、韓國在1980年代的時候,這些東亞經濟體,利用跟發達國家收入水平的差距所代表的產業鏈技術的差距,維持着平均大約是8%-9%的增長。我想中國從傳統產業後來者的追趕上面也有8%的增長的潛力。 

第二個是在一些像互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5G、萬物互聯的新產業革命上面,我們也看到了優勢。一個是這些產業它的產品和技術的研發週期特別短,這有利於像中國這樣的人力資源大國,並且中國有全世界最完備的產業,有全世界最好的供應鏈,在這種短週期的新產業革命上面,中國也有半道超車的優勢,可以和發達國家齊頭並進。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所謂的“獨角獸”:創業10年左右還沒上市,但是它的市值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 

第三個優勢是中國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市場。那麼就像航空母艦一樣,它越大,它抵抗外來衝擊的能力就越大,所以中國在未來的發展上可以維持比其他國家更穩定的發展。 

那麼利用好這三個優勢,我相信在2030年之前有8%的增長潛力,不管國際的形勢怎麼樣,我相信在正常年份,我們可以保持6%左右的增長,會比其他國家高出3個百分點的增長。即使受到像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我們的增長率可能在2%-3%之間,但是全世界的增長可能是負5個百分點,美國的增長可能是負8個百分點,歐洲的增長可能是負10個百分點。那麼這種情況之下,即使我們慢一點,其他國家比我們慢得更多,我們領先他們可能還更多。 

所以總的來講,從2008年以來,中國每年爲世界增長貢獻30%市場的擴張。在新的發展格局下,我相信中國每年還可以爲世界的增長貢獻30%,那麼中國仍然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市場擴張最快的國家,會給企業家提供最好的發揮的舞臺。 

在1984年柳傳志先生率領11位員工創立聯想的時候,絕對沒有想到在2011年的時候成爲中國第一家進入到財富500強的民營企業。展望未來,中國的發展會給企業家提供同樣廣大的市場。我相信抓住這個機遇,克服困難,不斷前進,會有更多的企業可以跟聯想一樣進入世界領先的行業,聯想會繼續領先我們民營企業的發展。 

謝謝各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