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感是怎麼來的?【181】

關於自卑情緒的形成,有人總結得好:當嬰兒躺在媽媽的懷抱中時,是不會有自卑情緒的;自卑情緒的產生,一定是後天某個事件、某種歧視或某個打擊所造成的,它不是天生存在的,而是具有習得性的一種體驗。

自卑情緒,本質上是由於過去不成功的經歷而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體驗,受挫後的孩子爲了避免再次遭遇這種體驗,就會在相同或類似情境發生時,下意識地選擇退縮或逃避。因此,要想讓孩子克服自卑,就要增加孩子成功的體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儘可能地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孩子的抗挫力。有的孩子特別在意輸贏,有的孩子臉皮特別薄,一點點失敗就覺得難以承受。

針對這一類孩子,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提高對挫折和失敗的抵抗力。有的家長爲了增強孩子的自信,有意在比賽或遊戲中輸給孩子,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做法。

失敗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經歷,一個從未嘗過“輸”的滋味的孩子,今後遇到挫折會更加難以承受。

因此,家長在和孩子玩遊戲時,不要故意輸給孩子,而是要讓孩子知道有輸有贏纔是真實的人生,要教導孩子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成敗:失敗時不氣餒,成功時不驕傲。

當然,當孩子嚐到失敗的苦澀時,最需要的還是大人的寬慰和指導。如果孩子某件事沒做好,非常沮喪、無力,家長千萬不要焦躁和生氣,更不要責罵孩子:“真沒用!”因爲類似的話聽得多了,孩子也會以此評價自己認爲自己無用,無能,從而會變得更加自卑。

除此之外,即便是成長於同一個家庭的孩子,相貌和成績比較差,不會討家長歡心的那個,常因得不到家長的肯定與表揚而覺得自己比不上其他人,在心裏形成低人一等的觀念,而這一觀念正是孩子產生自卑感的根源。

正如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分析:童年的經歷雖然會隨着時光的流逝而被淡忘,甚至消失於意識層中,卻會在潛意識中被保留下來,對人的一生產生恆久的影響。

因此,童年時期產生的自卑感通常會伴隨人的一生。

而童年對孩子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環境,尤其是家庭環境,可以說孩子自卑的根源多半來自父母的態度。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回到家中,家長可以及時地給予安慰和鼓勵,那麼孩子的自卑或許就可以被扼殺在萌芽狀態。

而假如連父母都不認可孩子,一味地打擊孩子,那麼孩子很容易就會產生悲觀、自卑的情緒。

可見,要想讓孩子健康陽光地成長,就要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充滿信任、溫暖和愛的環境,寬容地接納孩子的一切,杜絕所有打擊和貶低孩子自尊心與自信心的表現與行爲。也就是說,家長的信任與賞識,是幫助孩子消除自卑、樹立自信的良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