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是一種深情款待

好的教育是一種深情款待

文|張愛敏

文質先生課程通知躍入眼簾“好的教育是一種深情款待”,思之,深以爲然。

昨天,二班的語文課,搖身一變,成了個人成長故事分享。很很真實,也很感動,起碼講到動情處,我也是淚眼婆娑。

當然,講故事只是一種教育形式,抓住契機走近每一個孩子,影響每一個孩子,成就每一個孩子,纔是最重要的。

下午兩節語文課,我好期待!

伴着音樂,依然笑容可掬,向教室奔去。教室裏一改往日的喧鬧,踏上講臺,環視一週,每一位孩子都坐得直直的,眸子裏有我期待的光亮在閃爍。

“老師!我們講故事吧!”一學生高聲提議。

“還想聽故事?好啊!我們先學習課文,等會兒老師把故事穿插其中!”我微笑應允。

“老師!我的禁聲可以解除不?”身旁傳來一孩子的詢問。

“可以啊!你本來就擁有話語權!只是不要濫用就行!”我深情演繹。

孩子欣喜得令,其他孩子心領神會。

今天繼續學習陶老的《創造宣言》,基於本班孩子的閱讀水平,唯有慢慢來,雖然是自讀課,依然選擇充分發揮老師的導讀作用。

領讀,思考,討論,分享,補充,拓展。巧妙融入一個故事,暗示每一個孩子感恩父母,活在當下,做好學生。說實話,再讀《創造宣言》,竟然湧動着前所未有的情思。

教育不是一廂情願的,它是需要集家庭、學校、社會之力的,需要父母、老師以及來自孩子身邊的一切教育資源。如果任何一位教育者沒有創造之心,沒有先進的創造理論,嫺熟的創造技術,以及堅定的信念、意志、智慧與勇氣,又不善於溝通和傾聽,對任何一個教育對象來說都是一種災難。

於是,在“童言無忌”的前提下,孩子列舉出教師僅僅盯着成績,關注分數與名次,而忽略了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也有孩子微笑不語,頻頻點頭表示贊成。我自嘲“那天,我不也是不問青紅皁白宣佈‘禁聲‘嗎?”

明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通曉了創造者必須的理念、理論與技術,並針對五種錯誤觀點一一批駁,推而廣之“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關鍵是持之以恆的一種信念,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教育者“要有創造之心”,不能如“東山樵夫”無視泰山之頂的名貴樹木,而自以爲是“沒有東山好”。讀畢,不禁冒出一身冷汗。

再一次深情凝望臺下的每一個孩子,昨天睡覺的那個孩子已經不復存在了!坐在臺下的孩子忽閃着亮晶晶的藍寶石,與我互動。


教育就是要塑造真善美的活人,他們就是我們的神,我們的塑像,我們的愛人。教育是平等與尊重,是傾聽與接納,更是彼此的成就與成全。

親愛的孩子,是你們用實際行動教育我“好的教育就是一種深情款待”啊!遇見你們,遇見更好的自己!

唯有感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