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老式教學與新式教學

所謂老式教學,即教師講學生聽。我們稱之爲滿堂灌。滿堂灌也並非沒有必要,如果你的教室裏坐了200名學生,你很可能滿堂灌。事實上,許多大學課堂也就是這樣的。

所謂新式教學,就是把學生的學放在中心位置考慮,教師的教爲學生的學服務。因此,每一節課教師的教學都圍繞着學生的活動來設計。教師採用問答、小組合作、討論、競賽、表演、比對、質疑等各種方式,讓學生在整節課中始終處於活躍的學習狀態。

老式滿堂灌的教學適合大班,適合某些學科,而新式教學適合小班,適合另一些(例如語言)學科。看起來是這樣。不過我想,班級比較大,也可以嘗試採用活動式的教學方法(分小組)。具體到某些學科和教學內容,則即使是小班,恐怕用講解爲主的辦法也是必要的,這樣做效率比較高。

所以將教學方式貼上“新”“老”的標籤要慎重,老師對此也不要做絕對化的理解。不同的教學方法適用於不同的情況,僅此而已。我相信100年之後滿堂灌也是需要的,而活動式的課程或將與之並存。

爲什麼?因爲需要。這與人類物質生活有所不同。有了電燈,油燈就被廢棄不用了;有了樓房,草屋就被淘汰了。人類的精神生活不是這樣的規律。

有了科學,信仰(甚至迷信)也還會存在;有了某些新的教學方法,原有的教學方法也不一定退出歷史舞臺,它們仍有活動的空間和存在的價值。這不完全是因爲教師保守,拒絕接受新事物,而是因爲各種教學方法皆有獨到之處,都有利弊。即使是最被人詬病的死記硬背之法,也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只要你把它放在合適的地方,它仍能閃光。

還有一點要指出的是:所謂新式的活動式的課程,光具備小班的條件是絕對不夠的,還要求教師要有設計新穎的教學活動的能力。沒有這個條件,即使是一對一的教學(不能再小的小班),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和上大課沒什麼差別。

你看很多老師給個別生單獨補課,無非是“再講一遍”而已,他前後用的是同一種教學方式,因爲他實際上只會這一種方式。這種情況下,千萬別說什麼“班額太大,我怎麼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也好,活動式教學法也好,都需要內外兩方面的條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