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得已,不愛花錢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10月14日,蘋果召開發佈會,推出了4款手機,1款mini。

微博的熱搜上,有人分析手機各參數、價格,有人吐槽着蘋果不附贈耳機充電器,大部分博主則趁機在微博上搞點贊抽獎送蘋果手機。

我的內心平靜的跟一攤死水一樣,因爲不管蘋果手機定價多少錢,我都不買。

年紀越大,這些高科技產品對我的吸引力越小。

【一】

現在家裏還有一個蘋果筆記本電腦,謝先生一直用着。

曾經買過蘋果的平板和手機,都在家庭爭吵中被謝先生摔了,現在,我用着華爲手機,華爲平板,華爲電腦。

各種功能都能滿足。

一個機子用的時間久了,除了對電池蓄電能力越來越不滿意,只要內存夠用,基本也不會換手機了,裏面安裝的各種軟件都是自己日常用的最多的軟件,使用着也越來越順手,有了感情,真的不願意隨便換手機、換電腦。

另外一點,自己對花錢也變得更加理性。基本不會出現腦袋一熱就購買產品的慾望了。特別是下半年以來,自己的工作出了點問題,將近三個月的時間裏,家庭收入基本只能依靠謝先生的工資,自己在消費上更加的理性。

【二】

感謝知乎,最近看了很多不理性消費的案例。

點開知乎推送的新聞,感覺大家都好“喪”,要麼是失戀、工作不順心,找陌生人要安慰;要麼是自己欠了N多外債,幾十萬的貸款要怎麼還?還有這兩天傳的沸沸揚揚的上海名媛各種拼團事件。

還有最早的,賣腎買蘋果手機的那個男孩子。

二十幾歲的年紀,剛走出校園,收入往往也是最低的。偏偏在網上看了各種指導你如何生活的毒雞湯,告訴你女孩子要活的精緻,告訴你錢是賺出來的不是攢出來的... ...然後身邊也充斥着各種小額貸,花唄借唄白條等等,於是很多人都掉進了借貸的坑中,越陷越深,債務越滾越大,終於某天自己承擔不了,要麼跟家裏坦白,由父母填窟窿,要麼選擇人死債消,一條命才幾十萬塊錢。

不值得。

【三】

因爲真的是從苦日子過來了,從小家裏的條件就不好,所以我一直都是比較理性消費的人。

也感謝曾經的窮苦經歷,讓我從小就知道存錢的重要性。

前一段時間自己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但是家庭裏的任何支出都沒發生問題,雙節假期還帶着家裏人去旅遊玩了兩天。

謝先生不太懂,爲什麼我要那麼着急找工作,給自己那麼多的壓力。

後來我跟MH也在聊天的時候說起來,我說安全感都是錢給的,謝先生也靠不住。我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不可以只依靠謝先生一個人。

【四】

年紀越長,越意識到錢的重要性。比較慶幸跟謝先生已經存下了一點家業。

人呀,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要被網上各種毒雞湯荼毒。

有些營銷號,不過就是爲了吸引人,爲了蹭熱度而已,真的能夠教會你什麼嘛?不見得。

人到中年,應該成熟起來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