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365 給寶貝的第57封信:《道德經》38章 :失道而後德

親愛的寶貝:

今天聽了樊登讀書《貧窮的本質》一書,有幾點收穫:

1.貧窮不是罪。在這個世界的很多地方,人們因爲信息閉塞,知識缺乏,國家制度政策落實不到位,讓許多我們看似輕而易舉甚至理所當然的事情困難重重。比如喝到乾淨的水、有獨立衛生間、受教育、接種疫苗等我們已經習以爲常的事情,很多地方還無法推進。不是他們不努力,也不是他們愚笨,有時候出生在哪裏,已經決定了貧窮的概率。

2.認知侷限是貧窮的重要原因。有的地區不讓孩子上學,因爲不知道教育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收入和生活質量。非洲等地方瘧疾橫行,只要掛蚊帳就可以減少得瘧疾的可能性,但是許多人會把蚊帳改成婚紗,或者其他裝飾品,也不用蚊帳保護自己。

3.延遲滿足需要在生存危機解決的情況下才能實現。人的壓力特別大的時候是沒法延遲滿足的,需要及時滿足。這是因爲大腦的結構所致,所以,很多時候不要埋怨一個人難以延遲滿足,說他意志力不足,因爲他可能真的做不到。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無德③。上德無爲而無以爲④;下德無爲而有以爲⑤。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耳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⑦,而亂之首⑧。前識者⑨,道之華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⑾,不居其薄⑿;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

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爲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爲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爲,“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爲。上仁之人要有所作爲卻沒有迴應他,於是就揚着胳膊強引別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後纔有“德”,失去了“德”而後纔有“仁”,失去了“仁”而後纔有“義”,失去了義而後纔有禮。“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由此愚昧開始產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於澆薄;存心樸實,不居於虛華。所以要捨棄澆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敦厚。

[註釋]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現爲形式上的“德”。此句意爲,具備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現爲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離開德。

3、無德:無法體現真正的德。

4、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以,心、故意。無以爲,即無心作爲。此句意爲:上德之人順應自然而無心作爲。

5、下德無爲而有以爲:此句與上句相對應,即下德之人順任自然而有意作爲。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爲強力牽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開始、開端。

9、前識者:先知先覺者,有先見之明者。

10、華:虛華。

11、處其願:立身敦厚、樸實。

12、薄:指禮之衰薄。


[珍珠注]

這一章是《德經》的開頭。有人認爲,上篇以“道”開始,所以叫做《道經》;下篇以“德”字開始,所以叫《德經》。本章在《道德經》裏比較難於理解。老子認爲,“道”的屬性表現爲“德”,凡是符合於“道”的行爲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因爲“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並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於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

《道德經》一方面是談“道”,一方面是論“德”。老子認爲“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寫道:“孔德之客,唯道是從”;二十八章說:“爲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爲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五十一章說,“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以上所講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這裏所講的“上德”。

從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謂“上德”,我們認爲它不同於儒家所講的“德政”。老子批評儒家“德政”不顧客觀實際情況,僅憑人的主觀意志加以推行,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則是“無以爲”、“無爲”,它不脫離客觀的自然規律,施政者沒有功利的意圖,不單憑主觀意願辦事,這樣做的結果當然是無爲而無不爲,即把“道”的精神充分體現在人間,所以又是“有德”。

但是“下德”是“有以爲”的“無爲”,但卻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觀意志辦事。在本章裏,老子把政治分成了兩個類型、五個層次。兩個類型即“無爲”和“有爲”。“道”和“德”屬於“無爲”的類型;仁、義、禮屬“有爲”的類型。

五個層次是道、德、仁、義、禮。這五個層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標準,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後德,這是在無爲的類型內部說的,失道則淪爲下德,那就與上仁相差無幾了。失德而後仁,這是指離開了“無爲”的類型纔有了仁。仁已經是“有爲”、“爲之”了,所以“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就是在“有爲”範圍內所顯示出來的不同層次。

在本章裏,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詞,是全書唯一使用的名詞,過去有人將此解釋爲“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約相同於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剛毅的內容。老子感受到人際關係愈來愈難以相處,所以在十分激動的情緒下使用了“大丈夫”這個詞,並說“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本章使用了一些具體的規範把人的思想行爲定着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執行澆薄的禮。所以老子對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華”,恢復“厚”和“實”。

祝願我的寶貝能有道有德。

愛你的媽媽

2020.10.30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