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我的简书之旅,像极了一部创业史(中)衣带渐宽终不悔 05 绝知此事要躬行 06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07 百丈竿头须进步

05 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翻阅了许多写作大咖们关于写作经验的分享,有两个基本的共识就是,大量的输入和不停地写文练笔。写文章的本质就是将我们的输入和头脑中的记忆,通过大脑思考有机整理、有序表达的过程,它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输入内容的广度和头脑的加工的深度

曾记得有一位简友在一篇文章中坚定的写到“不坚持输出百万字,就不要谈写作技巧和文字功底”,我悄悄地看了一下他在简书的输出字数,已经达到87万字了,顿时心生敬佩。原来这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踏踏实实的践行。于是,我暗下决心,不管自己写作水平多烂,也一定要写,不停地写、坚持不懈地写、先输出个几十万字,否则不要奢望自己的写作水平能有所提升。

关于输入的问题,我非常赞同“007不写就出局”的一个理念,那就是“用输出倒逼输入”。没错,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输出的压力,就不会去主动地去寻找素材,而素材一方面来源于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就是大量的阅读,而我们平时的阅读往往是没有效率、漫无目的、没有思考、不追求结果的读书,最终成为一种自欺欺人、浪费时间的行为。

对于持续地输出,我不再抱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想法了,毅然决然的加入了简书的日更队伍。简书的日更机制对写作者来说,是最好的督促。所有参加日更的人都深有体会,自己会不知不觉地被一根无形的手抓住了,从开始的依靠意志力和待办提醒,慢慢地就像每天和吃饭睡觉一样,把写作当做了一个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

为了激励自己,我还为自己制定了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那就是拿下365徽章,平均每篇不少于千字。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我还购买了铜牌会员,既可以有“复活卡”作为不时之需,还能具有定时发文的功能,这样有时间的时候就可以提前写好文章作为储备,然后设置好发文时间,定时发送就可以了。

刚开始日更的时候,出于兴趣,脑子里也有很多新鲜的想法,日更坚持的很好,每天都能至少写上几百字,偶尔高兴的时候还能输出两三千字,平均每天在简书耗上一个多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坚持了两个多月也觉得是负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疲劳打败了兴趣,更多情况是文思枯竭,多次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当看到简书那么多坚持下来的简友,以及每天读我文章的粉丝们,再想到那个心心念的"365徽章",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既然选择了坚持,不管多么疲惫,也不能忘记初心,保持文章的质量是我日更的底线,字数可以少,但内容不能对付。写作水平不行,写作态度一定要端正。提升写作水平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但态度可以即刻转变。为此,我还写了一篇名为《文采不好,但文章的低级错误总是可以避免的》的文章,作为对自己写作态度的一种自律。

文章是我的产品,每一个都要精心去打磨。读者是我的客户,把读者视为上帝也不是一句口号。截至目前,我日更200余天,累计输出达到25万字,每一篇文章我都做到了用心构思,认真写作,反复修改。对于我,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骄傲,作为理工男,这半年写的文字超过了我半辈子的输出,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文字都无愧我心。

06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是一直信奉“天道酬勤”的。在简书的路上,我和那些大咖相比,远远算不上勤奋,但和我自身相比,我的态度和勤奋程度已经超过了我在简书努力的预期。我相信每一份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只是时间早晚和获取多少不同而已。

进入简书以来,我最关心的指标就是我文章的阅读量,从一开始的个位数,到目前平均每篇文章都有几百的阅读量。偶尔我会把自认为写得比较好的文章置顶,最多的阅读量已经超过5k,这个成绩让我还是很欣慰的。半年来,我累计获得了五千多个点赞,如果说点赞是很多简友礼貌性的回赞,可能未必认真地看过文章,那么,评论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真正读者了。

在所有给我精心点评的简友中,其中最感动我的是一位名叫“园艺工人”的老年简友,她已年近古稀之年,一边带孙女,一边在简书笔耕不辍,文字朴实真诚,记录了她晚年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她几乎读了我所有日更的文章,从来不吝赞美之词,让我受之有愧,每当我写文感到疲惫时,想到她的那些话语就倍受鼓舞。还有一位必须感谢的简友名叫“做自己zzj”,她对待写作十分认真,文章中几乎很难找到一个错别字和病句。她也几乎每天看我的日更,并给我的文章提了很多好的修改建议,提醒我要保持对文字的敬畏,保持严谨的写作态度。

此外,还有很多很多简友每天给我的文章点赞和评论,让我感受到无尽的喜悦和温暖。每当我看到简友们的用心评论,就像我自己设计的产品被超预期卖出高价一样,开心且兴奋。我会用心地回复简友,有时还会通过简信和简友单独聊上几句。那种被认同、被赞赏的感觉瞬间让自己充满力量。

随着我在简书里的活跃度不断加大,我的持钻数已经达到四位数,从“城市平民”已经达到“钻石元老”,简书排名已经从十万开外攀升至五千以内,尽管我的钻和很多大咖相比,连个零头都够不上,但这毕竟是我通过点滴努力,以每天新增几个钻的速度不断积累得到的。这种亲自用勤劳双手创造出美好的幸福感以及成果中饱含的艰辛让我倍感珍惜

这些小小的进步,对于简书中的大咖们可能真的不值一提,但对我的意义却非同凡响,它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理由,看到了努力之后阶段性的成果和意义,就像雨后天空划过的那道彩虹,虽然短暂,但它的绚烂多彩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期待

07 百丈竿头须进步

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日更,虽然写作水平没有太大的提升,但是写文章不像之前那样怵头了。构思文章主旨、设计文章结构、正确表达主题都比之前熟练了许多,写作效率和文章的质量都有了些许进步,自信心也一点点地建立起来了。

在阅读文章方面,也开始有选择性和有目的地去读了,看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字以及和写作相关的文章,通过和文章的作者交流,针对文章中的一些观点进行深入地交流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简友,然后彼此对文章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不仅相互之间能够鼓励和支持,还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简书中的作者水平良莠不齐,差距还是很大的。我逐渐从我的粉丝中清楚了一些并不以写作为主要目的简友,包括那些文字总量很少的、长时间不更新文章的以及文章质量很差的,我把有限的关注数都用在自己喜欢的简友上。这个过程就像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不再为生存奔波的时候,便有了情怀,开始有能力选择不做什么,也有能力拒绝一部分客户了。这不是骄傲,而是实现飞跃的必经之路。

为了和高手交流、学习和成长,我加入了很多的文字交流群,不过发现,很多交流群缺乏管理,群内成员鱼龙混杂。甚至有些群打着写作交流的旗号,实则是为了抱团互赞,利用简书平台的奖励机制或者漏洞,赚取简书贝;也有一些在简书内做内容运营推广的,在简书中寻找写手,甚至还有赤裸裸行骗的。这个过程耗费我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并没有达到我的目的。这也像创业过程中,加入各种行业协会,参加各种展会和交流会,认识很多人,但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帮上忙的寥寥无几。企业界真正的高手都在潜水,他们目标明确,计划周密,精心地打磨自己的产品和团队,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看清这些问题,我反而更加坚定了,一方面继续我继续在简书中不断地寻找好的文章和作者,不断向高手学习,加强和他们的交流,带动自己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归回本心,自己多看书,多写文字,苦练内功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雄心壮志的实现是需要强大实力做背书的。

九洲芳文投稿一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