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說|雍也篇6.10:孔子與手相。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論語·先進11.3》記錄:“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出自於,《論語·先進11.3》)“仲弓”就是冉雍。也是《論語·雍也》篇的“當事人”

道理是這樣的。“冉伯牛”(出自於,《論語·先進11.3》)就是:《論語·雍也6.10》當中“伯牛有疾”(“伯牛有疾”,出自,同上)的“伯牛”。

二者(既:冉伯牛與冉雍,既:仲弓)是:兄弟。

古代(既先秦時期)家族男性成員按出生順序排行先出生的老大稱:伯

在先出生的老大之後出生的老二稱:仲道理是這樣的。我們學的《論語》的“主人公”孔子仲尼

仲尼仲弓(既:冉雍),説明,他們都是在自己家族當中男性出生順序排第二的意思

道理是這樣的。《論語·雍也》篇敘述了:“伯牛有疾”(出自於,《論語·雍也6.10》)實際就是介紹冉雍(既:仲弓)的哥哥冉耕(既:伯牛)患病孔子親去探望他的事道理是這樣的

兄弟兩個人(既:冉伯牛與冉仲弓)“德行”都非常好,在《論語》中被記述在了顏回,和閔子之後。既:“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出自於《論語·先進11.3》)道理是這樣的。“伯仲之間”兄弟兩個人德行”都非常好

這裏,孔子去探望他(既:探望冉伯牛)“自牖執其手”出自於《論語·雍也6.10》這是一種很關切的表現但是也透露出一種傳統文化

就是從“手”上能看出一些東西孔子僅僅是自牖執其手,這五個字記錄的非常非常詳細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出自於,《論語·雍也6.10》)如果沒有“自牖執其手”(出自,同上)五個字的話......

那接下來的“寓言”,既:“亡之,命矣夫”(出自於,《論語·雍也6.10》)就有可能是親見了冉伯牛的病症之後的:“子問之”。既:二者見了面之後......

才下的定義,既:“曰:‘亡之,命矣夫’”(出自於,《論語·雍也6.10》)但,《論語》詳細記述的“伯牛有疾,子問之”(出自於,同上)的情況,是有具體記述(既怎樣“問之”)的

“伯牛有疾”(伯牛有疾出自於《論語·雍也6.10》),孔子問之(既子問之”)的情況,《論語》記述:僅僅是“自牖執其手“自牖執其手”出自於同上)。僅僅是自牖執其手(出自於,同上),就可以定義一個人“亡之”並且説這是“”(既曰:‘亡之,命矣夫’”出自於《論語·雍也6.10》)

説明孔子懂《周易》道理是這樣的。我們現在啊,罷《周易》看成是一種:類似“神祕學”的知識。實際上,(我認為)大可沒必要

孔子懂《周易》,孔子人非常好的,無論是他的道德(既:意識形態),還是他的個人能力,起碼在和他同一時代的人類裏......

即便罷孔子放在今天在今天的人類裏......孔子的個人實力也是相當拔羣的

(孔子)是很了不起的人。這點,我認為:毋庸置疑。

道理是這樣的。孔子懂《周易》,所以説我們也沒有必要,罷《周易》看的很“恐怖”,甚至有些畏難沒必要的。所謂:“面相”、“手相”,命理這些知識,確實出自《周易》無疑,所以孔子會看“手相”也毋庸置疑

道理是這樣的。“或問禘之説子曰:‘不知也。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出自於《論語·八佾3.11》)“指其掌”,就是看“手”的意思。道理是這樣的。我們今天有些人‘畏難’這些知識(既:與《周易》相關的一切......包括,且不侷限於“面相”、“手相”......等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江湖上的一些“術士”因為他們個人‘’的問題可能在某些程度或者叫某些意義上面給這類知識(既與《周易》及據《周易》衍生出的各類‘技術’方面的知識......)的普及和推廣傳播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果

這點,我很抱歉,同時,很遺憾。因為《周易》,及據《周易》衍生出的各種類型、各種名目的‘技術’手段,與知識......其實只是工具

工具無分“對錯”(所謂的“對”“錯”)有暗有明。

道理是這樣的。這裏,既:《論語·雍也6.10》當中,“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出自,同上)在去“問之”之前......孔子大概也不知道伯牛(既冉耕)有什麼“疾”。

自牖執其手(“自牖執其手”,出自於,《論語·雍也6.10》)之才下的定義“亡之”(“亡之”,出自,同上)道理是這樣的。

“亡之,命矣夫”(出自於,《論語·雍也6.10》)這是孔子從“自牖執其手”“自牖執其手”出自於《論語·雍也6.10》當中所得出的結論

1.

道理是這樣的並且孔子還從“自牖”“牖”窗戶執‘冉耕伯牛之手’的行為中大概清楚了冉耕得的是什麼病

故,子曰“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出自同上(既:“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出自於,《論語·雍也6.10》)都是在孔子“自牖執其(既冉耕)手”後得出的信息

2.

孔子在“伯牛有疾”問之“自牖執其手”以上皆出自於《論語·雍也6.10》得知了三件事既一“亡之”。二“命矣夫”既:是“)。“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出自同上)這(既:以上三件事’)都僅僅是在看了“手”之後,就知道的。

所以,能説“手相”這門知識“不存在”嗎?能説孔子不懂“手相”(既這門‘知識’)嗎?

道理是這樣的。----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九月十八 於自家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