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5 星期四 阴

有时候人会莫名其妙的陷入一种怪圈:什么都不想做,心里莫名的烦躁,脑海里会想很多事情,对生活无望,对未来迷茫。好像一下子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也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眼前只剩下了无趣。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头儿。连最喜欢的美食、小说都失去了诱惑力。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感受。持续下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恐怖的事情。是做一条不动的咸鱼,得过且过的过完一生?还是要怎样?没有目标。大脑一片荒芜,内心的溪流也即将呈现干涸的状态。这是危险的信号!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呢?我觉得就是太闲了。当你忙起来的时候,是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的。那些毫无厘头的思绪都会在忙碌中被淹没,那些因迷茫而烦躁的心情也会在忙碌中被渐渐地消磨。你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其实就得到了你想要的充实。只有内心充实的人才不会胡思乱想。如果你被各种思绪烦扰,不如找件事情做吧。让自己充实起来。

通过这么一自我开解,我觉得心情好多了。现在心绪已经平静下来了。然后我才发现,‘庸人自扰之’这句话果然有意思。我就是一个庸人,路碌碌无为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咸鱼还能翻身,我现在就是一闲人,闲到发霉,在这里叨叨叨。好像把这一件事情当成了救命稻草。心绪刚刚又起伏了。就像风吹过麦田翻起一股股麦浪,久久不能停歇。果然还是太闲了。听这话我都想打自己。每一次的自我调节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唯有文字相伴。我都记不清有多长时间了,从我小学会写日记起,就会写写日记,写写东西,有时候是想到一些关键词写下来,有时候是写一写那天发生的事情,有时候写一写当时的心情。是日记陪着我走过了这些岁月。虽然不是天天写,但写的时候我总能得到平静,或者是救赎。如果把我写日记时的起伏不定的心绪看做是一种病症的话,那日记就是良药。还是不苦口的那种。这些年我早已把它当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从当初稚嫩的语言到现在的自我安慰,自我调节,日记,不,确切的说是文字,让我的灵魂得到了安宁。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在文字里通通都得到了满足。

在生活里,累了,困了,难过了,烦恼了,纠结了,厌烦了;还是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开心了,豁然开朗了,喜欢了。可能没有人去关心你这些。那些喜怒哀乐,爱怨嗔痴,是你的个人情感。睡会去关注你这个?可是,我们也需要分享。无论好的,或是不好的。所以,我选择了文字。文字是情感最好的宣泄口。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个踽踽独行的旅人。我只有不停的走,不停的走才能不再孤独。世界那么大,那么大,我却不知道哪里有我停歇的港湾。

旅途是件漫长的事情。就像翻越一座高山那么漫长。不对,就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它代表着一个人的一生。一生要用‘漫长的岁月’来形容的话又不贴切。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跟情感不同,对一生的定义也不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放在这里我想也是适用的。我眼中的一生与其他人的一生也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它漫长,同时又心疼度过的三分之一的岁月。这是一种很矛盾的想法。或许人就是这种理性+感性+矛盾的生物。我理性的认为人们对人生有着不同的见解。同时结合现状我又感性于它的漫长。结果又矛盾的心疼逝去的岁月。不得不感叹一句:多事。

为什么多事呢?

本来好好的生活着,勤勤恳恳,本本分分。非要整这么多人生啊、旅途啊、生活啊等等。这些那么宽泛,那么虚无缥缈的东西。

什么叫虚无缥缈的东西?

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人生、生活、旅途哪一样虚无缥缈了?

都很虚无缥缈啊,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发生,这些都离我们如此的遥远。现在,才是最重要的。现实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谈理想谈抱负?现实都没克服,还有精力去谈其他的?

这很现实的现实。

对,无论是人生、生活还是旅途,如果把它看做我们的必由之路的话,那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现在,因为是无数的现在才汇聚成了我们生命的过程。思考再多也无用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好才是正事。话题有些沉重。但却是问题的关键。只有把握当前,才是人生的正确方向。

工作也好,学习也好,只有认认真真的,付出了努力了,才会有以后的成果。不要迷茫,不要害怕,做好当下的事情,做好自己,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

思绪就发散到这里了,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活好当下,做好自己。谢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