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討厭自己的理由

文//逐夢水鄉

這是今晨在朋友圈看到張亞凌老師發的一篇微文。

我喜歡亞凌老師,不,確切地說是喜歡她的文。她的文短小精悍,富有哲理,往往都是日常的一些小事娓娓道來,一旦經她潤筆就能以小見大。

知道她還得從蔣老師說起,估計他們也是文友,偶爾看到蔣老師轉發她的文章在朋友圈。特喜歡看一些短小的文,那樣視覺不疲勞,還能從精美的文字中得到滋養。

我這人有點不知足,偶爾看到不過癮,就想經常讀這樣的美文。

昨天看到蔣老師又轉發了她的文。心裏就琢磨,何不自己加她爲好友,那樣就可以天天看她的文,精神食糧嘛,百喫不厭。

冒着被拒絕的勇氣,發了朋友理由申請,也沒抱希望能通過。畢竟別人那麼多頭銜,讀者簽約作家、小小說傳媒簽約作家等等,還著有多部散文集。我只是抱着試試的心態,有些事情你不試一下,怎麼知道不行呢?

發過後,就去做其它事。等我再次打開手機時,對話框發來通過朋友申請請求的信息,還誠懇地回覆“謝謝你的喜歡”。

我心裏高興,隨即禮貌地說了句“謝謝老師,可以經常讀你的文了”。我知道快餐時代的人時間都很寶貴,也沒準備跟她聊多餘的廢話。不是有人說過“浪費別人的時間,就等於謀財害命”。我可不想揹負這樣的罪名,說一句“你忙”,就閃了。

晚上翻朋友圈,怎麼不見她的動態?我疑惑,是不是標籤裏設置不可見?

看來警惕性蠻高,不瞭解的人還沒納入“朋友”的範疇。別說一個作家,連小小的我都有這些意識,常把通訊錄分成幾類,哪些是文友?哪些是親人?哪些是常往來的朋友?哪些是沒打過交道卻依然在躺在通訊錄裏的?哪些是單位的等等。一旦發動態,都設置有特別的標籤。

不是說要分三六九等,關鍵是有些動態不適合單位領導看,有些也不適合三親六戚看,每個人的心態不一樣,還得區別對待。

這一點,我理解她。

可我加她目的是要看她的文章呀,看不到朋友圈動態不如不加。一條信息又發過去:

張老師:我有點貪心哦,希望能每天拜讀到你朋友圈的美文。你大可放心,我也是一箇中年女人,沒有壞心眼,就是喜歡文字而已。

幾分鐘後,“完全可以的”敲了過來。

答覆那麼爽快,就不能死皮賴臉纏着不放,不然還以爲我有不可告人的動機呢!有些事得有足夠的耐心。

今晨醒來,看到亞凌老師更文,竊喜。

這是今早站在鏡前的她,突然冒出的念頭,遂隨筆一篇《你沒有討厭自己的理由》。一個字一個字看完,活脫脫一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純天然人物出現,她自嘲儼然一個黃臉婆的家庭主婦,哪還有一點職業女性的樣子。

她說自己兩鬢斑白、左眼角下還有一塊老年斑,臉也蠟黃蠟黃的,這樣的形象對不起觀衆。

爲了健康,她從不使用護髮素、精油之類的產品,洗髮都是倉倉促促用點洗髮水,也難怪頭髮不白。

洗臉更是用清水,小時候還用雪花膏,長大後就沒用過任何膚護品,風吹日曬,哪能不長斑斑點點,臉蠟黃褶皺也就不足爲奇。

至於身材更是餓了就喫,剩菜剩飯大包大攬,從不鍛鍊,電腦前碼字一坐就是大半天,信奉原生態純天然,沒型沒樣也屬正常。

雖然她對鏡前的自己頗爲不滿意,但也是自己選擇的,不也一步一步走過來。她安慰自己有失必有得,這方面失去,另一方面又彌補回來。

她說,正因爲割捨了很多,纔有專一的方向;正因爲放棄了很多,纔有潛心做事的時間;正因爲屏蔽了很多,纔有豐盈內心的可能。

還調侃自己原本長得就不大氣,至少現在漸漸靠近優雅;原本自己就不富裕,至少現在精神燦爛;原本自己出生就卑微,至少現在在各個平臺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

這麼一想,她憔悴不堪的容顏下,那顆理性又豐饒的靈魂就活了,她也就找到不討厭自己的理由了。

是啊,一個用文字豐盈靈魂的女人,內心得有多麼強大。她不在意外表,在她的認知裏,無論多麼美麗精緻的五官,總會隨着年華的逝去而褶皺縱橫,唯有用文字裝扮出來的優雅愈久彌香。

看了她的文,我也不討厭自己,都說中年女人害怕照鏡子,害怕看見鏡中的自己。恰恰相反,我喜歡照鏡子,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我照鏡子從不數白髮添了幾根,也不看細紋多了幾道,就喜歡鏡中自信的自己。

你自己都不喜歡自己,接納自己,還指望誰喜歡你呢?

學張老師,做一個底氣滿滿,內心豐盈的女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