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閱讀:品朱湘《鏡子》有感

 

          分享一首民國著名抒情詩人朱湘的《鏡子》。朱湘是相當自我和偏激的詩人,看不慣當時清華只爲分數的教學,直接就休學,一輩子沒再回去。這位一身都是刺的詩人,不諳人情世故,一生在社會顛沛流離,最終被生活逼迫,1933年12月4日,在從廣州駛向上海的“吉和號”輪船上投江自盡了。聽說還是在李白投江的採石磯附近,縱身一躍的。說實話,真夠傳奇的。

        因此常有人說他性格太脆弱,但我不這麼想,他一生風雨飄搖沒過幾天好日子,當他筆下的詩歌卻是極致的優美。音韻情感技法比混得風生水起的徐志摩相比一點不差。魯迅更稱他爲“中國的濟慈”。讓人敬佩。

        我想,一個人死的結局很多時候是根於時代和社會的,但創造的善,美是源於人自己內心。所以他這種孤芳自賞,在那個時代其實是一種大勇敢大堅強。以革命家的精神掙扎着活,以詩人的爛漫縱身而死,他快有屈原那味了。

        這就像他寫的這首《鏡子》裏說的:

      “對着靈魂,它照見了真相

        照不見善、惡----人造的名詞 ”

寫得太好了,他自己也活成了時代的一面鏡子。

        後生小子拜讀有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