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請武松喫飯原來是這用意,網友:飯局裏的門道啊

第6篇 飯局裏的門道

人們在飯局上有哪些感情交流地技巧?武松和潘金蓮究竟經歷了怎樣跌宕起伏的三頓飯局?

民以食爲天,喫飯一直是人們生活中的大事,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大大小小的飯局,飯桌之上是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飯桌之下還暗藏着許多人際交往的門道。早在春秋時期,齊國晏子就在飯局上“二桃殺三士”,輕鬆解決國內危機。戰國時期藺相如,亦是在宴席上力挽狂瀾,維護住了趙國的利益。還有項羽的“鴻門宴”,曹操的“煮酒論英雄”,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等。在中國歷史中,很多決定歷史走向的關鍵時刻都發生在飯局上。人們通過飯局不僅可以化解危機,增進感情,同時也可能引起不快,招來禍患。

在水滸傳中,英雄武松與潘金蓮就經歷了三場重要的轉折性飯局,而正是這三場飯局爲後面的一系列悲劇埋下了伏筆。那麼,這究竟是怎樣特別的三場飯局?人們日常生活中在飯局上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我們做一點總結,第一頓叫動心法。潘金蓮大美女對武松動心了。第二頓叫勾引飯,潘金蓮用了一些手段來勾引武松。第三頓叫散夥飯,又可以說是決裂飯。大英雄武松不做苟且之事,跟潘金蓮把問題矛盾挑明瞭擺開了,最後雙方決裂,這三頓飯各有奧妙,我們逐一來分析。

第一個飯局是動心飯。

初次見面四個感情交流的手段,潘金蓮都用到了。首先是食物的交流。大家都明白離心最近的器官就是胃,不能滿足她的心,你就滿足他的胃,只要滿足他的胃,就能拉攏她的心。不管是帶小孩還是養小狗,這個食物連結都是非常有效地關心和拉攏的方法。所以潘金蓮就從這個角度入手,他打發武大郎說,你到街上去準備點酒食,我陪着二叔聊一聊,咱們請二叔喫飯。這個武大郎跑裏跑外準備了一些酒肉,這個潘金蓮的就坐在武松的對面閒聊,武大郎在樓下就說,娘子你下來安排一下酒席,她竟然非常不屑的說,你就沒有腦子?我陪二叔正在聊天呢!你不會找隔壁的王媽媽過來?大注意這是王媽媽第一次出現,王媽媽這個人是一個不簡單的媽媽,她比張媽媽,李媽媽,趙媽媽都厲害。我覺得在這一段書裏面,這個王婆那是一個精彩的配角,後面我們還會講到。所以,潘金蓮讓武大郎去請王媽媽安排酒食。那武松就說,嫂嫂你下去安排就可以了,我在這一個人就坐着。潘金蓮說不行,我陪着你。過一會兒酒菜端上來了,武松坐這邊,潘金蓮坐對面,武大郎坐旁邊給篩酒佈菜,潘金蓮先敬了武松一杯酒,然後說叔叔,肉要喫一點,魚要喫一點,接着夾着這個魚肉直接往武松的眼前放,注意這就是食物交流。

那第二步,就是眼神交流。武松了是個靦腆內向的人,你給我夾了肉,倒了酒,我那就得有迴應,所以武松的只能說謝謝,謝謝,謝謝。潘金蓮就瞪着一雙桃花眼,吊着兩條柳葉眉,就往武松這塊看,就盯着武松,其實傳遞一個信號,我對你有意思,這叫勾引。把武松看得是非常的不自在,低着頭紅着臉,只顧喫。這眼神交流有了。接着就是話題交流,專門找溫暖的話題。武松漂泊在外,自幼沒有父母的關愛,他就喜歡溫暖的話題。潘金蓮就說,你這在縣裏面居住喫也不得喫喝也不得喝,你不如搬到家裏面來,湯湯水水我都能伺候你,上上下下打點得都很周到。你若不來的話,街坊鄰居他們會嘲笑我的。武松感動的武大郎也幫腔說,行行行你就搬來吧。你看這話題交流也有了。沒過幾天,潘金蓮裏裏外外忙上忙下地替武松操持生活,武松感動的。武松就整了一匹綵緞送給潘金蓮,讓她做衣服,這是禮物交流。潘金蓮就笑納了。

在兩個人的初次見面當中,食物交流,眼神交流,話題交流,禮物交流,形成了一個感情的互動,雙方對這份感情是認可的。不過,頻道卻不一樣。武松對潘金蓮他的定位就是嫂嫂,她是含着敬重的。潘金蓮對武松她的定位就是備胎。儘管兩人對的感情認同不一樣,但是頻道和導向完全不同。住了一段時間以後,這有什麼意思,我們得更近一步啊!於是,潘金蓮發起了第二個飯局,要拉近親密感。那人和人之間如何培育親密感呢?在這個飯局上,他呈現出了五個培養親密感的方法。

過了一個月左右。突然有一天就朔風驟起,彤雲密佈,紛紛揚揚的就落下瑞雪了。天下大雪了,潘金蓮就決定藉助這個大雪天熱熱呼呼地請武松喫一頓飯,拉近彼此的感情。所以潘金蓮的就準備了雞鴨魚肉,這邊熱上酒,準備了紅紅的炭火盆,然後一個人冷冷清清地站在簾內等武松回來。過一會武松就回來了。潘金蓮說,叔叔等你很久了,你爲何這般纔回來?奴家,我在門口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裏裏外外等了一個冰涼冰涼的,你纔回來。武松就趕緊解釋,勞嫂嫂大駕久等了。武松進屋的時候,那他得摘摘帽,脫披風,潘金蓮就前前後後地幫他掃雪,幫她摘披肩,脫這個披風,幫她脫這個氈帽。

這時候,潘金蓮用了一個策略,就是製造接觸的機會,增加的親密的感受。屋裏面暖暖的生着炭火,熱熱的備着酒菜,潘金蓮滿滿地倒了一杯酒,雙手拖到武松的眼前,武松滿身都是敬重。潘金蓮對武松叫情愛,武松對潘金蓮叫敬愛,這是兩回事。武松端着酒一飲而盡,潘金蓮笑眯眯地又倒了一杯,說:“叔叔飲個成雙酒”。大家注意這叫暗示。不光要有風情,不光要有接觸,你還得有暗示。沒把話說出來,但是不能表明了。武松就覺得心裏挺彆扭,但是也沒介意。把這杯端起來說謝謝也喝下去了。

現在潘金蓮三個方法,風情也有了,接觸也有了,暗示也有了。可是三招過後武松沒反應怎麼辦?潘金蓮繼續想辦法。他開始向武松眼前的火盆,就拿着鐵鍬柱來調,潘金蓮的就假裝來調這火盆,順手的就捏了一下武松的肩膀,說叔叔你穿這麼點衣服不冷嗎?主動來捏一下,這是加強的接觸。說叔叔你不會放火,我來幫你撥火,大家注意成雙的九兒?我幫你撥火,其實這都是暗示。稍微有點文學水平,稍微有點感情積累得差不多都能接收到。不過武松對文學不怎麼愛好,感情也沒積累,就傻傻地坐着。潘金蓮就急了,啓動了第四個方法:交換食物。

一個食物是表達感情非常有效的手段。他倒了一杯酒,看着武松,喝酒不看酒看人,看着武松一杯酒喝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拿手託着跟武松說,叔叔你要有情義的話,把我這半盞殘酒就喝了。你看這是多麼赤裸裸的暗示。武松終於忍不住了,當時就翻了臉焦躁起來。武松點着潘金蓮就說,嫂嫂你不要這樣沒有廉恥,武松是頂天立地的好漢,不是那個沒有倫常的豬狗,你怎麼能做出這樣沒有廉恥的事情。我敬重你是個嫂子,你要注意自己的行爲舉止,你跟我哥哥過日子,外面萬一有個風吹草動,武二郎認識你是嫂子,我的拳頭可不認你這個嫂子。幾句話說的潘金蓮,如同那個冰桶遊戲,一桶冰涼的水澆下來。潘金蓮就憋着大紅臉說,我和你鬧着玩兒的,你如何就當真了,真是不識輕重(給自己找臺階下)。

所以,實際上在第二個飯局當中,潘金蓮一直把自己放在一個示弱的位置上,憐愛憐愛,讓人憐才能讓人愛。我表示我生活不好,心情不好,身體柔弱,受別人欺負,我也是個受害者呀。這樣,就能啓動他對我的這個憐愛之心。我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方法,他不就有效果了。但是潘金蓮沒有成功,因爲他面對的是英雄氣概的武二郎。英雄氣概,他不會做這種苟且之事的。所以我們講什麼叫英雄?就是價值觀,能控制感情和慾望,這叫英雄。那什麼叫無恥之徒?就是感情和慾望反過來去控制價值觀。第二個飯局就這樣不歡而散。武松二話不說,收拾東西,頂着滿天的風雪就搬家走了。潘金蓮來個惡人先告狀,哭哭唧唧地向武大郎告狀,說你的二弟不像話,他居然敢調戲我。武大郎沒辦法要說家醜不可外揚,就這樣吧。

飯局已經逐漸成爲人際交往的重要方式,無論是親朋好友之間的小聚,還是生意夥伴之間的應酬,都離不開一場場飯局。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以每一頓飯而大大縮小。潘金蓮正是想通過喫飯這種方式吸引注意力。但是大英雄武松爲人正直,光明磊落。潘金蓮的失敗是必然的。然而,第二頓飯局不歡而散後,沒幾天,武松竟然主動組起了第三頓飯錢。那麼,武松的葫蘆裏究竟賣的是什麼藥?這場飯局的結果又會如何呢?

請看下篇:第三頓飯

未完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