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此詞,寫盡相思。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此詞開篇第一句,便寫得極爲悽美。檻,是指柵欄。檻菊是指花圃裏的菊花。花圃裏,晨霧籠菊,蘭花沾露,這是寫景。但是,詞人寫煙用“愁”字,寫露用“泣”字,將無情之景賦予了人格精神,從而投射出主人公的愁緒。

這樣寫,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將主人公的情緒視覺化了,更加真實可感。“愁煙”,人的愁緒,如煙霧,是不斷迷漫縈繞的。“泣露”則是將傷心具象化,蘭花上的露,就像傷心是流出的一滴一滴的淚。

菊花蘭花,是很美麗的花,再加上煙雲烘托,白露點染,更是美得令人心醉。但是這幅美麗的景緻中,卻含有哀傷的情緒,讀起來便有憂美的哀傷的美學感受。

二三句寫燕子不耐輕寒,雙雙飛去。燕雙飛,人獨居,寫燕實是反襯主人公內心的孤獨淒涼。

“明月”二句,寫明月不明白人的離愁別恨之苦,月光穿過硃紅的窗戶,整夜相照。歐陽修有詞雲:“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明月本無情,它自然不管人世間的愛恨情仇。主人公怨明月這樣的無情之物,正是內心相思,已無處發泄。“到曉”,表面寫明月照了一晚上,直到早晨,背後則是暗示着主人公一夜未眠。

詞的上片,從早晨寫到夜晚直到第二天早晨,展示了主人公滿懷相思的一天一夜。

詞的下片寫主人公獨登高樓,排遣相思。

“昨夜”三句,寫主人公登上高樓,放眼望去,青碧的樹,都在昨夜的秋風中凋零,視野更加空曠,目力極處,是不斷向天涯曼延的道路。“望盡”寫出了主人公的深情專注,她多麼希望,能看到心上人從天涯路上歸來。

但是,她看不到,所以她又想寫信給她的心上人,但是,天涯路遠,山長水闊,她不知道心上人在何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