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投資,減少負債

      今天又看了著名黑石投資人蘇世民的精彩分享,對投資與理財想寫點自己的體會。

      誰都懂增加投資,減少負債,但一個善於投資和理財的人與另一個不善於理財的人即便相同的工資收入,十年後財富差距卻很大。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因爲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怎麼理財呢?讓資產增加、讓負債減少。

什麼是資產?房產、股票、黃金、國債、古董等等,當然人的知識也是資產。所有消費都是負債,汽車也是負債,如果不能帶來經營性收入,汽車還是買輛普通實用的吧。

    人要想越來越富,無非是更勤奮地工作、更勤奮地學習,讓自己變的更有價值,對社會、對他人、對組織有價值了,也就能獲得更多的收入。

    時下,經常有人報怨收入低,可我遇到年收入5萬元和50萬元的人都在說收入低,爲什麼呢?金錢是稀缺資源,對任何人都是稀缺的,世界第二大富豪巴菲特,不會隨便花一分錢,住的房子幾十年沒變,生活非常儉樸。

      其實,報怨工資收入低沒有什麼意義,與其報怨,不如把時間用在學習知識上,用在提升自己的價值上,用在增強自己的本領上。所謂本領恐慌已經成爲當代青年人甚至是大多人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需求導向,各行各業都不怎麼缺人,但非常缺人才,因爲人才是稀缺資源啊。如果報怨我們的收入低,不妨拼命學習,讓自己成長爲人才,也許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黑石的蘇世民先生說:"人不要只想自己的問題,很多情況下,我們每個人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不能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如果我們致力於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當我們有這個能力時,增加收入也就不再變的困難了。"

      許多人非常困惑,認爲生不逢時,或者懷才不遇,其實換個位置想一想,爲什麼別人不賞識我們,要麼我們的能力還不夠強,要麼是我們的要價太高。誰都需要物美價廉的人才,所以喫虧有時不是件壞事,在與人交往中學會喫虧,則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與我們打交道,喜歡主動幫助我們的人也會更多,我們可能會更快地發揮自己的才能。

      一些員工讓我講一講職業規劃,我認爲人生不必太多規劃,只需要儘可能發揮自己的專長、特長,儘可能讓自己的特長變的足夠長,然後找到發揮專長的領域就可以了。其實,社會的需要和組織的需要就是機遇,如果這個需要與自己的專長契合了,我們就算小有所成,收入也就增長了。如果再節儉一些,把節餘的錢投入房產、股票、黃金等資產,慢慢睡後收入也增長起來,也許就不會報怨工資低了,畢竟工資低、收入低是比較的結果,沒有比較也就無所謂工資低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