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感19

当你靠近哪怕一个最简单的主题时,你观察这个主题的深度与你带给它的深度也是成比例的。

——约翰·奥多诺霍

印度锡塔尔琴既有粗细不均的弦也有均匀的弦。不能直接弹奏的那些弦被称作和弦,这种弦与那些粗细不均的弦彼此共鸣,一起发出美妙的和声。我认为锡塔尔琴是对诗人的一个恰当比喻。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根可以直接弹奏的弦,它处理着日常事务并且和周围的人们保持交流。但是诗人还另外装备着用来沉思、重现的和弦,它们能产生出共鸣的音乐来回应对我们产生影响的事件、想法、人群和经验。在这样的召唤和回应中,诗歌创作自然前行。就这样,诗意地生活带来了诗意地写作。

那么,人该如何诗意地生活呢?尤其在当下这样的快节奏生活里,人们更普遍也更愿意竭尽全力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放慢节奏去细细咀嚼、吸收那些感动我们的经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