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國學課

今天聽了一堂四年級的國學課,《聲律啓蒙十四——寒》,按部就班,打節奏朗誦,解決字詞,解釋句意。

聽課時感覺氣氛還可以,但仔細想想,其實孩子可能並沒有接受了多少。

《聲律啓蒙》和《笠翁對韻》感覺挺相似的,都是對對子。

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說過,他每日上課要做的就是寫字讀書對對子,先是一個字的,然後去兩個字,三個字……一直到七個字,可見,在古代時,對對子是基本課。

而今天的課堂主要是在朗誦和釋義上費了時間,其實最重要的,應該是教會孩子們如何對對子。

上課完全可以用遊戲的方法來教。

一、讀

由慢到快,先搖頭晃腦,品節奏,讀準音,接着再打上節奏,速度變快,依次而來。

二、懂

可以用做手勢和做動作的方式來配對。

多對少,比劃

易對難,表情

虎踞龍盤,動作

甚至可以讓兩邊孩子面對面,一起來做,測試反應能力。

然後讓孩子們下去自己可以想個動作。

再想想這個事物之間有什麼關係。他倆爲何相對。

然後可以仿寫。

找一找生活中相對的事物。

或者咱們可以出個題。讓他們對。

學校英才樓附近的好多成語咱們可以利用起來,讓他們下課了自己跑過去看,自己想下句。

比如,鐵杵磨針意志堅

            負荊請罪誠意足。

可以是圍牆上的,也可以是課外書中的。

要讓孩子們明白生活處處皆語文。

要學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

尤其是語文,本就是看到了什麼東西,想到了什麼,然後加入一些手法,形成文字,所以要多感悟生活,多理解生活,把死的知識變成活得東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