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的危機:面對問題理智很重要,如何做到事到臨頭不慌亂

第9篇:衝動惹災禍

這一個人,當你面對着羞辱,面對着挑戰地時候,你不應該首先動情緒的心情激動。你首先要做的,應該冷靜地分析形勢,判斷風險。在中國歷史上,韜光養晦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韓信受胯下之辱,當場沒有拍桌子瞪眼睛。勾踐臥薪嚐膽,受了很多的委屈,最後終於都東山再起報仇了。假如說武大郎有這個頭腦,他判斷他的形式,他就不會貿然地去捉西門慶。

武郎根本就沒想這些,第二天他就做了一點點的炊餅,潘金蓮急着跟西門慶去約會也沒有發現他的異常。武大郎挑着炊餅擔子走了,潘金蓮濃妝豔抹,高高興興來約西門慶了。走到縣前街上,鄆哥就告訴武大郎,對西門慶還沒來,你先出去賣一圈炊餅。一會兒你再來找我。武大郎飛也似地到縣前面賣了一圈炊餅,炊餅賣完了。鄆哥就說我先進去,我刺激下那王婆,等我們倆動手被我糾纏住了,我把那個籃子扔出來,你一見我籃子你就進去捉姦,我這邊纏住王婆不讓他報信,這事就成了。鄆哥衝進茶樓點着王婆就開始罵,王婆就急了,上來之後就要打鄆哥,鄆哥回頭就把籃子扔出去,武大郎就奔着門口衝過來,這邊的鄆哥用頭頂住王婆的肚子把他擠到牆角,一下就摁到牆上,王婆動彈不得。武大郎這邊從門口就衝進來了。王婆一看就傻眼了,朝着裏屋就大喊了一聲,武大來了。聽到外面喊?這屋裏可就亂了,潘金蓮衝上去死死地頂住了門,西門慶更慫,二話不說滋溜一下,鑽到牀底下去了。看着鑽下去的西門慶,潘金蓮一跺腳就罵,平日裏口口聲聲說自己滿身好武藝,事到臨頭了,嚇成這個樣子,還往牀底下鑽,你也就是個紙老虎,你有本事,你跟他去鬥啊!一句話提醒了西門慶,這哥們從牀底下就鑽出來了,瞅着潘金蓮乾笑了一下說,哎呀!不是沒這個本事,是事到臨頭慌亂了,沒這個智量。

沒有這個智量。那從這句話裏面,我們也能看出來,西門慶這個人一開始並沒有想把事做絕,也沒有想痛下殺手,整個的事情後來的發展完全都是王婆導出來的,所以這也是爲什麼要剮了他的原因,這教唆犯太可恨了。

經由潘金蓮的一個提醒,西門慶抖擻精神說你開門,我跟他當面交鋒,結果把門一開,武大郎在門口正張牙舞爪地叫,西門慶從屋裏出來,一腳就踹中了武大郎。大家注意身高的差距,武大郎矮,西門慶這腿過去一腳正踹的武大郎的胸口,當胸一腳將武大郎踹倒,臉色蠟黃,眼睛一翻,吐了一下,武大郎就吐出一口血了。這邊西門慶一邊罵一邊往外面走,他就走人了,西門慶走人了。這邊王婆潘金蓮開始救人,不能讓武大郎死在茶樓裏面。把武大郎扶起來,茶樓裏面有那溫茶水,找了一點給他灌下去,武大郎這口氣才倒上來,最後王博和潘金蓮把武大郎擡回到隔壁自家的牀上,蓋上被子,這事纔算告一段落。

武大郎爲了宣泄自己一時的憤怒,不顧後果地跑去找西門慶,沒想到卻被對方重傷。西門慶那一腳對武大郎來說是致命的。單純的武大郎萬萬沒想到,自己作爲有理的一方竟然被這樣對待。面對西門慶的囂張氣焰,武大郎怒火中燒。糊塗的他,接下來又做出了一個更加錯誤的舉動,而這個行爲無異於自掘墳墓,那麼他究竟做了什麼?

大家在網上應該經常能看到一句話,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話講的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那對於武大郎來說,理想很美滿,現實很殘酷。他想得挺好,但實際上殘酷的現實大大超出他的想象。本來他以爲我有理,有理走遍天下,他們做壞事沒理寸步難行。沒想到人上來就給了一腳。那接下來武大郎就陷入了生命危機當中,你把惡人給得罪了,他們萬一殺人滅口怎麼辦?武大郎人單勢孤沒有幫手,武二郎還沒有回來,自己又身中一腳已經不能下地走路了。在這樣險惡的形勢下,武大郎怎麼能夠保住自己的命呢?根據博弈論的思路,我們給武大郎提供了兩個方法,保證在弱勢的情況下可以自保。

第一個方法:作爲一個弱者可以通過調整對方的預期來保全自己。你得跟對方溝通,你得讓對方對未來有一個基本的想法。大家看武大郎是怎麼溝通的。武大郎躺在樓上,潘金蓮纔不管他,急着去跟西門慶每天約會。所以這個婦人每天濃妝豔抹,早早地就出去了。武大郎躺到樓上了受了重傷,湯也沒有湯,水也沒有水,要飯沒有飯,要藥沒有藥。晚上潘金蓮回來的時候,武大郎就跟潘金蓮說話,說三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咱講事實,你這婦人跟別人勾搭通姦,而且那個姦夫將我踢成重傷,這個事實很清楚。第二講預期:說我現在身染重病,沒飯沒水,我也不能把你們奈何,確實我死了也就死了,可是你要明白我還有個兄弟武二郎,他的性格你們也知道,將來他回來有你們好看的。第三講條件:武大郎說你現在要好好照顧我,幫我把身體養好了,我可以原諒你,我可以閉住嘴這件事不告訴我兄弟。現在如果你不照顧我,等我兄弟回來我跟他一講的話,他必然會跟你們算賬,有你們好看的武大郎。這個威脅說得很到位的,不過我們給他這個話的評論就是,通過威脅把自己推上了死路。

我當這段話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在這個關鍵的被動時刻,說這段話就等於逼着敵人殺自己滅口。我來給大家分析分析,爲什麼說是武大郎逼着別人殺自己滅口?大家想一想,作爲西門慶、潘金蓮、王婆,他們聽完武大郎這段話,他就得想,將來我怎麼辦?將來武大郎有兩種可能,第一:將來他會跟武松吐露真情。如果將來武大郎和武松吐露真情,西門慶要做的就是眼前一定要殺武大郎,殺了武大郎將來我們還有機會,要不殺武大郎將來武松必然要我們的命。所以第一種情況,如果武大郎說真話的話,西門慶最好把他殺了。那第二種情況:如果將來武大郎不跟武松吐露真情。在這種情況下,武大郎一旦活着,隨時隨地都是個隱患,如果把他殺了這是不就踏實了?所以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不管武大郎是說還是不說,西門慶都得把他殺了。換句話說,當武大郎在病牀上開始威脅西門慶的時候,他就已經把自己推到了死路上了。所以武大郎這個自保策略是完全錯誤的。

弱者自保跟強者自保完全是兩個概念。弱者要有他自己的特殊的思維模式。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尤其是對於像武大郎這種手無縛雞之力的人來說,學會忍一時之氣纔是處理問題的上上策。武松在臨走之前就曾特意交代武大郎凡事小心切勿衝動,一切等他回來再說。然而,武大郎並沒有將這番話聽進去,而是自作主張,最終賠上了自己的性命。某種程度上來說,武大郎的行爲也改變了弟弟武松的人生軌跡。那麼,在生活中,當我們處於不利處境時,又該如何審慎選擇,巧妙應對才能扭轉情緒保全自己呢!

在日常的溝通和交往當中。無論是交朋友還是企業做戰略聯盟,做爲弱者的一方,我們都給大家提供的兩個很簡單的自保方法。

第一個博弈的原則:把自己的最壞結果和對方的最壞結果連在一起。也就是說,我要倒黴了你也好不了,把這事建立聯繫。所以武大郎應該能給武松寫一封信,但這封信的主要是給潘金蓮看。信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先告訴武松謠言不要信,你嫂子對我很好。那街上的流言蜚語都是假的,他們是羨慕嫉妒恨。那第二個部分呢?接着跟武松說,雖然眼前的一切都很平穩,天下太平,但是如果哥哥我真的有了三長兩短,那說明流言蜚語是真的,你就得給我報仇。你看通過這封信建立一個鏈接。就是我要不死,你們就沒事,我一死,你們就倒黴。這是第一個博弈的原則。

那第二個博弈的原則:就是給對方留希望,讓對方有安全感。武大郎應該安撫對手,而不是威脅對手。強者講究的是威脅弱者強調的是安撫,他應該出面請街坊鄰居大家喫一頓飯,在飯局上告訴這些老街坊老鄰居,我們倆關係很好,我特別相信她,我不會相信那些流言蜚語的。通過這種新聞發佈會的形式,安撫這個強大的對手給他們喫定心丸,讓他們有安全感。通過這種方法,展示自己的傻白甜什麼都不知道,保密就是保命,裝傻才能活下去。拖着這種自保策略,等待將來武松回了再秋後算賬,這是第二個博弈的原則。

武大郎使用的就是最差的策略。就是在自己處於劣勢的時候表示我要跟你玩命,我要公佈真相。兔子逼急了都還會跳牆,更何況是西門慶。那有人就說了姦夫淫婦她這麼欺負我,講什麼韜光養晦人,我就跟他們以死相拼,同歸於盡。如果你要這麼想的話就不用講什麼策略了,那就跟他一起拼就可以了。

策略不是給絕望的人準備的策略,不是給瘋狂的人準備的,策略是給充滿希望,理性和冷靜的人準備。什麼叫真正的精彩?我們在消滅敵人的同時,我們自己活下來了,將來我們還能繼續幸福的生活,這才叫真正的精彩。

請看下篇:王媽媽的計劃

未完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