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詩詞.50號】國真先生你的詩我懂

國真先生,你的詩我懂

只要青年人的夢想還在心中

只要中年人的理想還在行動

就一定能從你的詩中獲得激情


生活不都是轟轟烈烈

許多時候也是安穩和平靜

你的詩以藝術的形式告訴我們

重要的是生活不能缺乏衝動


每個路漫漫奮鬥着的人生

總會出現彎道、不平和泥濘

你的詩以哲理般的人生感悟

爲多少人提供了勵志的座右銘


社會這個機器龐大而繁雜

人人都是上面極小的鏍絲釘

你的詩永遠充滿着鼓動

推動社會前進每個人都要身體力行


奮進的時代需要精神導航

勇敢者的人生需要信仰引領

你的詩爲時代送來溫暖的春風

點亮了人與人之間心靈交流的明燈


晦澀朦朧的詩我看不懂

我更喜愛文學藝術的平淡真誠

你的詩通俗易懂能引起共鳴

客觀的時間給了最好的印證


在《也許》《我不期待回報》中你學會《等待》

在《熱愛生命》中你充滿《思念》和《感動》

《但是我更樂意》《跨越自己》《走向遠方》

《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我也會風雨兼程


國真先生,你的詩我懂

當我朗誦着你的詩奮力前行

當你猝然離開,我也不再年輕

我知道你和你的詩永遠活在奮鬥者心中


釋義:

評價一個藝術家的成就,不是個人說了算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是:他對多少人的精神世界產生過影響。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年輕人的三個最時髦的經歷是:學許國璋的英語,練龐中華的字帖和讀汪國真的詩歌。

汪國真,1956年生人,祖籍福建廈門。當代詩人、書畫家。1971年初中畢業就當了工人,1978年考上了暨南大學中文系,1984年第一首比較有影響的詩《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發表,1990年5月出版第一本詩集《年輕的潮》,2005年開始,他的書法作品作爲中央領導同志出訪的禮品,贈送外國政黨和國家領導人,2015年4月26日逝世。


汪國真,曾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更是無數人青春的集體記憶。

我與汪國真是同時代人,1974年當工人,1978年考的函授大學中文系,想寫的東西都寫過,就是沒出版過,但夢還在做。

讀到汪國真的詩歌,是在函授大學畢業轉爲幹部後,同學們聚會互相交流時,談起了當時因對朦朧詩所表達的憂鬱意識不能完全理解。這時,一位同學朗誦了一首很清新的現代詩《熱愛生命》,說是一名叫汪國真的詩人寫的。

那時沒有網絡,還不知道汪國真是誰,只知道他的詩歌文字很美。隨着汪國真的詩歌或以手抄本出現,或出現在明信片和賀年卡上,社會上已出現了“汪國真熱”的現象。他的第一本詩集,就是因學生上課偷看汪國真的詩,被老師發現而引起的。

他的《熱愛生命》,被髮表在當時銷量達百萬冊的《讀者文摘》雜誌卷首的位置後,更是使這樣的熱度不斷升溫。所以那個時代幾乎沒有人不認識汪國真。

汪國真的詩歌,充滿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恰如其分的反映了改革開放初期時代的需求。“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對於我們來說,讀汪國真的每一首詩,都是一次思想的共鳴與靈魂的洗禮。“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與其詛咒/不如堅忍/在堅忍中積蓄力量/默默耕耘”。


汪國真作品,經常是提出問題,而這些問題是每一個人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其着眼點是生活的導向和實踐,並從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如《感謝》、《懷想》。他的詩歌形式,一是結構簡約,非常自由,不拘一格,總是根據內容和情感特點來選擇詩的結構形式。如《永恆的心》、《旅行》。二是語言明快,使用的多是短句,很少或基本不使用長句。如《背影》。三是風格平易,無論是抒情詩還是哲理詩都用了通俗明瞭的語言來表達,極少用典,極少用生僻的字和詞。

汪國真認爲:自古以來得以傳播和流傳的詩歌,都有三個特點:通俗易懂,能引起共鳴,經得起品味。不知是否受汪國真的影響,我喜歡現代詩,也喜歡寫點現代詩。

如今,汪國真已逝世5年,但他的詩歌卻永存世間。現作《國真先生你的詩我懂》以紀念汪國真先生。

他的詩歌,在三十年前能鼓舞那一代的年輕人,到今天,它仍然能激勵這一代的年輕人。

他的詩歌,不僅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更證明了它的藝術價值和藝術魅力。



九洲芳文詩詞專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