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就人的第二曲線?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全體旅遊人呈現“失業”狀態,延續到6月份,旅遊企業倒閉的倒閉、清算的清算、辭退的辭退,一系列的“黑天鵝”的長尾反應,把原本的項目節奏全部打亂。

作爲一個旅遊人,在疫情的當下,越發覺得第二曲線是多麼的重要,我也深受第二曲線的洗禮,甚至在培養自己的第三曲線,也在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要停留在線性努力的慣性裏,而要始終保持危機感、飢餓感,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努力抓住未來十年的“第二曲線”,在不斷的變化中尋找不變。

那麼如何不斷地找到我們的“第二曲線”,延展職業生命?

1、  要經常去接受新知識新信息的洗禮,跨度越大越值得學習;

曾經做過6年的導遊,看過山河大海,每一個目的地都在不斷的挖掘人文、趣事、玩點,爭取把目的地獨特的味道展現出來。

2、  主動求變,帶團過程中我就不回去不斷的思考,現在處在職業的什麼階段?工作可以讓我的能力持續發展嗎?

其實就個人而言,尋找“第二曲線”的底層邏輯是具備危機感。提前做規劃,除了做導遊我還能做什麼,從臺前整合資源到幕後,結合自身優勢,你有前線的一手資源和經驗,更容易過渡到幕後。

你知道一線導遊需要什麼,你也瞭解遊客在旅途過程中以來什麼,深耕你的優勢不斷的挖掘,提前鋪墊計劃,做“延伸職位”,設計產品和線路,更能符合產品經理人的職業定位,這也是我在做導遊過程中,慢慢的積累和轉變“第二曲線”方向。

3、拓寬知識領域,結合自己的優勢,加入組織,進入行業快車道,也有手足無措的時候,能力+毅力,先在自己公司做培訓,有了培訓經驗,再去有影響力的旅行社做內部培訓,漸漸拓寬自己的影響力,也是屬於自己人生的“第二曲線”。

現實中曾經我是做導遊的,相對來說是旅遊業最底層的勞動力,但,也要至關重要的崗位,因爲在一條產業鏈成型過程中,產品、收客、計劃、房、餐、車、導全部配備齊全之後,最後一道防線是由導遊去執行的,計劃執行過程中的任何問題是由導遊去做反饋和嫁接橋樑的。

但是旅遊分淡旺季的,旅遊旺季一直在外奔波,淡季又是整天閒在家裏,這就是導遊的現狀,我就在慢慢考慮,淡化這種不確定性,轉做幕後,迎合趨勢者生,找到第二曲線,線路產品經理人,設計線路,挖掘目的地優勢,也因有第一曲線的積累,才使得第二曲線異常的順遂。站在產品經理人的角度,有了用戶思維,設計的產品才能順應市場趨勢。

在產品經理這條道路上,我有意增加對個人的投資,投資是提升認知的過程,投資的意義是讓我們不斷的提升認知,認知提升自然也會建立自己的投資策略,好的投資策略自然也會帶來豐厚的回報。對我而言我也在多增加景區、酒店的聯動,努力鋪設自己的再次職場跳躍,歷經3年,我成了現在的景區資源統籌。

那麼怎樣保證自己的不斷的持續成長呢?總結經驗,做好覆盤,做導遊的目的是滿足自己的慾望,想去哪裏去哪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享受其中的樂趣,最終閱人無數,慢慢積累資源和人脈,轉做幕後產品策劃,設計線路,把控產品,專精、鑽進,整合所有線路作爲副手,跳躍做資源統籌,一步步做規劃、有目標,現在又在不斷的順應時勢,做直播,做培訓,想做什麼就去做。

把現有的資源彙總,加強團隊意識,提高自己的能力,明白在做什麼,怎麼做,做細,做大。勤奮努力去學習,更新知識結構,認知升級,創造新的價值,然後ALL IN。

不斷的突破並解決一個個難題,不要在圈圈裏不斷自閉,突破一成不變的人生。還記得北京曼盛投資紀總說過,成功無非就兩個字,切、借。就像拼多多,在重壓之下,切下沉流量,用戶哪裏來,借微信流量,互相砍價,越到後面越難砍,套用用戶的沉沒成本,完成流量切割。

其實個人成長也是一樣的;切,就是你選擇在什麼方向發力,選擇你擅長的很重要,選擇別人不擅長的更重要,能力是基礎,借力更重要,三分天下是切,聯吳抗曹是借,連荊州地盤和趙雲大將都是借,還有一個就是平臺非常重要,我們DISC社羣創始人李海峯老師就是這樣,永遠在增加給的能力,只要你想、只要你能、不留餘力,一起在“促成”事情的結果,甚至DISC社羣5000+學長姐都是你的靠山。

願我們都能一起好、一起老、一起好到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