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真敢用药,不但改了方子,而且让病人连续服药42副

明朝末年的于中甫一家可真够幸运的。他们家的人得了病,都是缪希雍给他们治,就是因为于中甫和缪希雍认识。缪希雍,在当时那可是顶级流量的存在。

先是缪希雍用童子尿给于中甫治好了眼疼病;接着又用井底泥治好了于中甫怀孕弟媳的高烧病。其难度之大,出招之奇,让人惊叹。

这一次,于中甫又把缪希雍给请来了,原来是他的老婆病了,病得还不轻,挺严重的。而且特别的是,他老婆刚生完孩子没几天。

他媳妇有什么症状呢,就是气喘,总觉得气不够用。

等到缪希雍来了之后才发现,问题可不那么简单,这个病可不好治。为什么呢?因为当地有个风俗,刚生完小孩的产妇不能见外人,尤其不能见外边的男人。

这一下可把缪希雍给难住了。这可怎么办呐?急得缪希雍不停地在产妇屋子外边来回转圈儿,使劲的想办法。

最后,还是没有办法,只好根据于中甫提供的状况来开方子。缪希雍判断,气喘,应该就是一个气虚吧。于是,开了一个方子:人参、苏木、麦冬。

这个方子开完,产妇服下去一副之后就不喘了。缪希雍非常高兴,看来这个方子还挺管用,尽管我没见到病人。可是,没等缪希雍高兴太久,产妇那儿又出现了新的症状。

怎么回事呢?原来五天之后,这个产妇又开始出汗,而且是浑身出汗,这种情况大家都知道,在产妇里面是挺多见的。她这个出汗与众不同,非常严重:“昼夜闻响声。及饮热汤茶,即汗遍体。”不管白天晚上,只要听到一点响动,立马一身汗。一杯热茶一喝又是一身汗,非常严重。

于中甫吓坏了,赶快又把缪希雍给请来了,这等于又给缪旭用出了一个难题,为什么?因为缪希雍还是见不到产妇,他是干着急,急得直搓手,就是没办法。

这个病怎么治呢?缪希雍说:“这样吧,产妇一般都是气血两虚,我给开个方子,补气补血。”这个方子很简单,就四味药:人参,黄芪,当归,地黄。可是这个方子患者吃了两副以后,一点反应都没有,还是大汗淋漓。缪希雍一看两副药没效,马上告诉患者:“停药,我回去仔细地考虑考虑去。”

人家缪希雍虽然是名家了,但是人家开方子还是非常的谨慎。这个方子开出来之后,如果稍有不对症,他马上就进行反思:可能哪地方开错了,马上回家思考,翻书查找资料。

缪希雍把过去出汗的书都拿来挨个翻、挨个找。最后他翻到了明代医学家戴原礼写的《证治要诀》,里面有一句话非常重要:治疗出汗的这种患者,如果你采用补气固表的方法不起作用的话,一定要考虑到补心。

为什么呢?因为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

中医认为血汗同源。如果心气和血虚的话,他无力固涩,这个汗就会出来。这个戴原礼就是朱丹溪的高足。缪希雍看完这个以后,心里面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了:难怪我治的不好,我没考虑到这么细。这个才是治这个病的症结。

于是他又找到了于中甫,对他说:“这回我知道怎么治这个病了,这个病需要养血、养阴、补心。于是缪希雍又开了一个方子,这个方子很有特点:酸枣仁为主药,1两;生地、白芍、麦冬、五味子、枸杞、牡蛎、阿胶等,这些都是滋阴的药。

这个方子服下去,开始也没有效果,大家都比较奇怪。这个方子连着服了多长时间呢,连着服了32副。患者还没有什么反应,这个时候大家都着急了,说:“缪希雍啊,上次两副药没见效果,您就换方子了;这一次都32副药下去了,不见效果,你怎么还不喊停呢?”

缪希雍对大家说:“别着急,上次那个我主要是补气的。补气的药很容易见效,但是中医里面认为‘阴血难以骤生’。要补阴补血需要一个过程,这次思路一定对,你们千万不要着急,我们继续坚持服用”。

于中甫当然相信缪希雍,因为缪希雍给他家治过好几个人啦。

于是,于中甫告诉夫人,“接着服。”接着又服了10副。等到第42天的时候,于中甫夫人突然感觉特别的困倦,倒头便睡。“忽得睡,汗渐收,睡愈熟。睡至四日夜。”

睡了四天四夜,而且是一边睡着觉,这个汗就往回收了。汗在收的同时,觉睡得愈来愈香;然后,汗愈收,而睡愈香。这么睡了四天,等到醒来之后,这个病就好了,不出汗了。

然后还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的现象,颜色异常,脸色特别好,精神状态特别的好。这是因为气血补足了以后,人的气血能够上供了,脸色自然就好啦。

那么,缪希雍开的这个方子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这个酸枣仁用到了一两呢?原来这就是缪希雍治这个病的诀窍。

酸枣仁在古代的时候分为生用和熟用两种。当它生用的时候,有醒肝醒胆的作用;因为胆热引起的多眠,就是这个人非常喜欢睡觉。用生的酸枣仁可以让他精神起来。

酸枣仁炒用之后起到滋养心肝之阴,安神敛汗的作用。缪希雍在这里用的就是炒酸枣仁,有非常好的安眠的作用。很多因为心经失养而引起的失眠,用了炒酸枣仁的话,治疗失眠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用酸枣仁来养血是缪希雍的诀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