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痕》讀後感

18漢本2  楊玉鳳  15185726359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但時代在發展過程中會留下或多或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帶有時代特色的印記,從當時的文學作品可以窺探一二。今天讀了盧新華的《傷痕》,給我留下了很多感觸。

《傷痕》是盧新華創作的短篇小說,1978年8月11日發表於《文匯報》,曾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小說講述了在“文革”中,積極要求上進的青年王曉華,因爲母親被打成叛徒而決定與其劃清界限並離家出走。一別九年後,母親的冤案得到昭雪,她才踏上歸途。然而當她趕到醫院見母親最後一面時,卻已是陰陽兩隔。“文革”時期,王曉華的媽媽被“四人幫”定爲“叛徒”,她出於對組織的信賴,對這一冤案、假案信以爲真,毅然與母親劃清界限,不辭而別,初中還沒有畢業就上山下鄉了。漫長的九年中,王曉華一直在孤獨彷徨和痛苦中熬煎。儘管她採取很決絕的方式對待媽媽的來信和寄來的東西,但她的入團問題還是遲遲不能通過組織的審查。在農村生活和勞動中和她建立起親密關係的男青年蘇小林,也因王曉華的家庭成分問題而不能調動工作,一對有情人被迫中止往來。從那以後,王曉華幾乎完全變了一個人,比先前更沉默寡言,表情也近乎麻木起來,只能把自己殘存的感情獻給在鄉村學校所教的孩子們。粉碎“四人幫”後,被嚴重摧殘而患了重病的媽媽,經上級領導部門甄別後徹底平反了。她渴望見上女兒一面,可當王曉華趕回家探望時,她媽媽已經離開了人世。

《傷痕》雖然是在寫發生在王曉華身上的事情,但這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在那個時代,無數有着同樣遭遇的人的縮影。藉着王曉華立場,進行控訴,揭開了“文革”給人們造成的傷疤,給人們的心靈帶來的腐蝕和毒害。16歲,本該是一個青春陽光、肆無忌憚的年紀。而王曉華卻因爲母親的身份遭受到種種不公平的待遇,忍受着心靈上的傷痛。換做我,應該是做不到她那樣的,應該早早的就被擊垮了吧。文章中媽媽臨死前給女兒的信中說:“雖然孩子身上沒有像我捱過那麼多‘四人幫’的皮鞭,但我知道,孩子心上的傷痕也許比我還深得多。”在當時的年代,許多人都受“四人幫”思想的毒害,而且身受其害而不知其爲非,以自己反受之毒,不自覺地摧殘着別人,在別人心裏留下一道又一道的傷痕。公社團委負責人不讓王曉華入團,公社書記因爲王曉華關係不讓蘇小林調動工作。這一樁樁一件件在王曉華的心靈上“戳”下一個又一個傷痕,而這些傷痕是時間所不能抹滅的。

  王曉華心靈上的傷痕,是極“左”政治造成的悲劇,是一個家庭的悲劇,也一個時代的悲劇、一個民族的悲劇,所造成的傷痕是深重的。雖然我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沒有經歷過王曉華的經歷,但我感同身受,彷彿我就是她,在經歷着她的生活,感受着她的感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