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思維養育未來的孩子

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說自己的一個朋友養育孩子計劃孩子將來要出國受教育,因此從小就着重培養孩子的三種能力:英語能力,安全能力和自理能力。這樣,一旦機會來臨,隨時可以準備上路。

好多思維就一下打通了,耳邊響起了龍應臺那句的經典老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我想,到那時,我們對他除了在心底在心裏默默的祝福,大概還有一種來自心底的自信“去吧,孩子,你可以的,你羽翼已豐,你具備這種能力!”

所以,養育孩子,看來一定是要擺脫經驗主義,擺脫人云亦云主義,擺脫隨心所欲主義,而是要面向未來去思考去計劃去佈局。

我們的孩子其實不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孩子是社會的孩子,是世界的孩子,如今,全球化時代,我們養育孩子一定要用眼界、思維和格局去爲世界培養孩子。

把未來當今天過,才能擁有未來。

因此,培養我們的孩子不應該只是盯着眼前的分數,成績,排名,等一切基礎性的技能知識。如今在社會工作中,見多了因爲專業優秀而其他方面諸如合作能力,適應能力抗挫折能力差而去工作失之交臂的。

那麼,如何用未來的思維培養未來的孩子?

首先,要讓我們的孩子具有終身的學習力,這個是不被社會淘汰的核心競爭力,決定孩子能夠走多遠的底層基礎能力。包括:學習專注力,理解力,分析力,時間管理能力,學習策略能力,提問力。
然後,要具有適應社會的三種能力,分別是自控力,堅持力,意志力,這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關鍵。

自控力是我們的本能,但他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通過,可以訓練不斷強化。 通過給自己設定小的目標,提高整體的意志力。長期持久地做一件事。  龍應臺在  兒子小的時候,會着重培養孩子的這種有“自律力”,比如在幾歲之前,晚上9點以前上牀;幾歲之前,半夜12點之前要回到家;帶兒子去上游泳課、鋼琴課,不准他不去等等。他說,這種堅持一旦超過十七八歲,這種“他律”就變成“自律”。 

意志力主要包括:我要做,我不要做,我不能做。教育孩子從小面對任何事情明確哪些是必須做,哪些不要做,哪些不能做的分辨能力。

堅持力就是找到自己要做的堅持下去,這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最後,要讓我們的孩子擁有未來的競爭力,還需要培養:共情能力,協作力,抗挫折能力。

共情能力,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情緒和感受。你能理解多少人,你就擁有多大的世界。理解他人也是理解自己。傾聽他人,理解他人會讓孩子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擁有好的親密關係的人,能夠幫助他人並感覺到自己的價值。

協作能力,無論將來孩子從事任何工作,都需要擁有與他人合作協同工作的能力,一個擁有良好協作能力的孩子,只要時機成熟就會脫穎而出!

抗挫折能力,即逆商,如果說智商決定孩子的聰明程度,情商決定孩子對自我情緒和人際關係的掌控度。而逆商則預示了孩子在實現目標的路上能扛多重的單子,走多遠的路,所以逆商是一個人在正常發揮智慧和才能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人事物資源後,還能經得起各種物質磨難和精神考驗,最後獲得成功的必備能力。


愛學習,愛成長,愛記錄。我是日記星球1363號學員,堅持用文字記錄時光,留下美好回憶,堅持用日記寫出夢想,寫出奇蹟!這是我的第283篇原創日記,感恩與您相遇!

如果你很難堅持一件事情,一定要記得藉助外力,進入一個高能量的圈子,與優秀的人一起學習,你將變的更優秀。

就算你把每個日子過成了一顆顆珍珠,如果沒有一根線串起來,它永遠也只是半成品。那根線就是人生日記。

真誠的邀請你和我一起寫日記吧!

更多日記,歡迎您關注微信公衆號“三寶媽陪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