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管理之撕掉標籤

貼標籤,很簡單便捷,但有時候卻隱藏着巨大的盲區,遮擋我們的視線。

貼標籤,有時候是爲了給自己找一個看似合情合理的藉口。

比如主管給新員工貼了“不上進”的標籤,就像給自己找到了“所以我管不了他”的合理藉口。比如說自己抗壓性差,就可以爲自己不敢承擔更大責任的工作,遇到困難或問題後經常的逃避態度找到一個看似合理的藉口。


心理學中有種防禦機制叫自我合理化。在碰到困擾、一時間找不到合乎邏輯的理由的時候,我們傾向於自我合理化,自己賦予自己覺得合乎情理的解釋。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大衛•帕金斯的研究也印證了這一點:一般人會“先選定自己的立場,再來找支持自己立場的證據”,以此證明自己的立場是“有道理的”,然後思考就戛然而止了,當然,他們更加不會主動自發地去做反向思考。


當然貼標籤有它的好處,它是分類學上的一種行爲,能幫助我們快速地處理信息,對人和事做出判斷。

但是貼標籤的弊端,卻是我們容易忽視的,或者是很少去深入思考的。


從認知層面來說,貼標籤就像盲人摸象,只看到局部,就以爲了解了全部和事情背後的訴求。

而認知上的理解會在深層次的層面誤導我們的行爲,就像在我們的身上貼了一張“定身符”,把我們捲入危險的閉環中。

比如把主管對工作的高要求貼成“不喜歡自己”,結果把關係越推越遠;把小孩想要買零食玩具而總會被拒絕後的“偷錢”行爲貼成“嚴重的道德問題”;給自己貼“自控力差”的標籤,爲自己“胖”找藉口,爲改變設障礙。

如何撕掉標籤?有四種方法。

1、列清單

選擇你想要改變的人,可以是自己或者他人,列出能代表他們的五個詞,然後挑出最典型的一個標籤,來觀察和撕掉它。

2、奇蹟提問

回答幾個問題:

你是怎麼發現她的標籤消失了呢?

她具體做了哪件事,讓你覺得她跟以往不同了?

她的表現有哪部分是好的?

比如有一天發現同事的“壞脾氣”消失了,因爲你聽到她可以溫柔地跟別人說話,不隨便把情緒發泄給無辜的人。她做得好的地方是,別人說話的時候,她能安靜地聽對方把話說完,不着急打斷和否定。

3、具體描述

貼標籤的時候,把標籤替換成具體的描述。

比如把“他脾氣不太好”,替換成“他和同事說話時很急躁、聲音很大”,進而優化成“他和某些同事說話時,會着急,聲音很大”,再優化成“他在某些情況下,和某些同事說話時,會着急,聲音很大。”

這樣一來,描述越客觀和具體,我們就會從他“哪兒都不好”的對立中,走向“只是在某些事情上做得不好”的清醒裏,兩人的互動也有了更具體的發力點:我真正想讓他改變的其實是具體的某一個行爲。

4、例外觀察

把例外情況當成撕開標籤的小小切口,看上去它只是改變了你一時的看法,卻有可能產生蝴蝶效應,改變你跟這個人的互動方式,甚至是對這個人的印象。

比如作者崔璀講述自己剛入職做編輯時,被“不友好”的作者百般挑剔,但有一次當她把對方的一個章節題目換成了更生動的詞語,對方臉上露出了滿意的表情。於是她試着做更多同樣的改動,隨後他們之間的互動就多了起來。標籤鬆動了,她對對方的態度轉變了,行動也有了提升,形成了更良好的互動。

“例外觀察”就是讓我們在每一個看似無解的問題中都有辦法找到特例。只要找到特例,就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在我看來,人際關係中的一些困擾,很多時候是因爲我們太輕易給跟自己交往互動的人貼上標籤,束縛住了思維,遮擋了視線,從而導致我們看不到背後的真實情況。

如果能認真觀察和思考,積極地去探尋另一面,也許就能撕開標籤,改變自己的看法和態度,和他人形成更良好的互動關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