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葡萄效應:爲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你是那隻喫不到葡萄的狐狸嗎?

你們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在微信上,發個去旅行的朋友圈,有人就會在下面酸溜溜地說好有錢呀;發個做飯的圖片,有人也會在下面評論說賣相不好之類的話語;發個和朋友在咖啡廳的蛋糕照片,就有人評論說不上班的生活真好呀……等等。

其實,你攢了很久的錢纔有了那次旅行,費了好半天才做了一頓自認爲還不錯的晚餐,那天下午出去辦事忙裏偷閒後才和朋友喝了咖啡……背後所有的辛苦沒人看見,你那些光鮮亮麗的照片,引來的,卻是負能量的攻擊語言。

而我自己最近深有體會的,是在今日頭條寫文章。不管我是寫微頭條,回答問題,還是寫文章,總會有一些惡意的回覆。我猜他們只是想在網絡上發泄下自己在生活中不滿的情緒,但這樣的話,他們的負能量會直接影響到我的心情。

爲什麼會這樣呢?這本《酸葡萄效應:爲什麼有人總莫名其妙地討厭你》告訴我們,從心理學上分析,這是因爲人有一種喜歡將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心理。只要你過得好,他們就會不舒服。這裏面的本質就是嫉妒心理在作祟。

最有名的就是對名人的道德綁架。比如大衣哥,經常被同村人騷擾,苦不堪言。這些村民爲什麼會這樣呢?他們可不是因爲大衣哥出名了而崇拜他,羨慕他。恰恰相反,他們嫉妒他,不願他過得好,這讓他們心裏不舒服了。因此,他們會想出好多辦法去欺負他,讓自己那種嫉妒的心理得到稍許平衡。

而網絡暴力層出不窮,歸根結底也是因爲很多人,都有一種將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心理。仇富的,不願意別人長得漂亮的,嫉妒別人生活瀟灑的……這樣的人比比皆是,而他們在網絡上只需要寫三言兩語攻擊性的話語,就可以滿足自己的心理平衡,卻絲毫沒顧及言語對別人會造成的傷害。

而書中說,這些攻擊不會只有一次,而是持續性的。宣泄情緒不但不能降低攻擊衝動,反而會去提升它。他們會陷入認知扭曲,徑自用惡意去解釋對方的行爲,甚至患上被害妄想症。

那麼,碰到這些討厭你的人怎麼辦呢?

我們中國講究“以德報怨”,但很多事實證明這完全是行不通的,特別是在職場上。最近因爲疫情原因,各種“蛇與農夫”、“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層出不窮。本書告訴我們,不可對他們的這些行爲,溫柔以待。

對待這些無禮之人時,我們可以採取不理會不反駁的態度,鄭重而禮貌的拒絕態度,儘量不把自身狀況展示於人,用“把成功歸結於運氣”這種口頭禪,去儘量避免別人無謂的嫉妒與傷害。

書中最後還特別提出,儘量不要沉迷於智能手機。因爲網絡的虛擬生活會讓人失去理性,造成抑鬱症,從而更容易形成攻擊傾向。因此,在網絡上的這些暴力傷害事件往往特別多,甚至演變成在現實中的傷害。

綜上所述,我們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分寸,不要輕易就成了別人惡意攻擊的對象。當然,我們也不要因爲嫉妒之心就去隨便傷害別人。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將心比心,我們要讓自己善良。

願我們都不當那隻喫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狐狸,而要當氣場強大、迷人美麗又自信的九尾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