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三)——易的簡單知識

  在《周禮》中“易”被分爲“三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現在說“易”說的都是《周易》。在《周易》中的“周”字三國鄭玄說是“《易》道周普,無所不備”的意思。唐代的孔穎達說是“周取岐陽地名”,“《易緯》雲‘因代以題周’是也”。“易”的含義據《易緯乾鑿度》中說是:“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也(簡易),變易也,不易也。”

    現在的《周易》分爲上下兩經。《乾》《坤》到《離》《坎》爲上經,《鹹》《恆》到《既濟》《未濟》爲下經。

    卦是陰(--),陽(—)二爻組成。一卦三爻,陰爻和陽爻相乘爲八卦,爲乾,坤,離,坎,兌,巽,震,艮。八卦相重(8*8)就是六十四卦。八卦據說是伏羲所畫,而畫六十四卦的人就有點多,有伏羲,神農,夏禹,文王等。到底是哪位大賢衆說紛紜。

  六十四卦,沒卦有《卦辭》,一卦六爻,每爻有《爻辭》。爻中陰爻稱爲“六”,陽爻稱爲“九”。每卦是從下往上看。最下面一爻爲初爻,最上面爲上爻,其餘的就是二三四五爻了。《卦辭》《爻辭》爲《周易》的上下經文。

    《周易》的文字除掉《卦辭》《爻辭》,還有所謂的“十翼”,分別爲《彖辭上》《彖辭下》《象辭上》《象辭下》《繫辭上》《繫辭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其中《文言》只有《乾》《坤》兩卦纔有。“十翼”相傳是孔子所做。

    漢代傳授《周易》的有今文學家和古文學家。西漢傳《易》的今文學家有施讎,孟喜,梁丘賀和京房等,古文學家有費直。後漢三國時代爲《易》做注的有鄭玄,荀爽,虞翻。而王弼的注另闢蹊徑。在南北朝時只有鄭玄和王弼兩家盛行。到唐朝是《周易》的注採取的是王弼注,其他注逐漸佚亡了。

   

                              讀《經學常談》筆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