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王實甫

這是根據唐代元慎的《會真傳》改編而成的故事,在元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的基礎上再次改編,最後變成一個大喜劇結局。不得不說,元慎這個多情才子真的是有才華,怪不得歷史上他的風流韻事那麼多,據說他辜負了好幾個女子,也曾爲了功名富貴拋棄了糟糠之妻,也曾經辜負女詩人薛濤的一片癡情。自古多情的人最灑脫,這位才子經歷了這麼多段感情,還寫出了很多有名的愛情詩歌,最深情也是最薄情,可能說的就是這種人吧。

不過《會真記》裏的張生可能就是元慎的原型吧,一個考取功名就拋棄之前妻子的負心男子,後來的《西廂記》改編的故事最後卻是一個張勝爲了愛情去考取功名,最後蟾宮折桂還沒有辜負美人的等待。這符合國人的一貫的心理願望,那就是總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天下有情人真的最後都能成眷屬嗎?戲劇終究是戲劇,就是因爲現實生活中多半不能成真纔會在文學作品裏寄託自己的願望罷了。

又是一個才子佳人的故事,還是一個富家小姐和一個窮書生的故事,在古代,好像愛情擁有上等階層才配擁有的權利。也只有官宦人家的小姐,纔會是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也才因爲不隨隨便便出門,一出門便會吸引張生這樣的書生注意力。要是換作平常人家的姑娘,平時繁重的家務活或者爲了生計,整個人早就被打磨得失去了光彩色澤,也不會沒事出入寺廟,就爲了去做做慈善。

愛情是富家小姐和書生的專利,他們一個是才子,一個是佳人,才能擁有真正的愛情。張生也是一個典型的見色起意的書生,說明他並不是一個一心只讀聖賢書,心中還是存有很多雜亂想法,也是一個世俗人啊,見到美女還是就想佔爲己有。張生第一次看到鶯鶯小姐,就被她的美色吸引。顧不得自己是在寺廟,就馬上像寺廟住持打聽這位小姐的身份。

張生此時還只是一個沒有考取功名的窮書生,家裏也不是富可敵國,更不是顯赫的做官人家,一介平民而已,知道了小姐身份之後,他心裏也知道兩人之間的差距,不敢輕易妄動,只能把這份情意埋藏在心中。男的真的只能第一眼喜歡女生的美貌嗎?誰說不膚淺的男子不是這樣的,可是誰都是通過外貌去了解一個人,我們都無可否認我們是以貌取人的。不過男生或許將這表現得過於明顯。

隨後就是鶯鶯家裏突然遇到了麻煩,多虧張生的搭救,才讓這個平凡人得以攀上這個高枝。張生也不是憑藉自己的力量,而是他的朋友是一位著名的武將 ,才讓他得以將自己的情敵打敗,可以贏得心上人的一片芳心暗許。或許這就是作者故意安排張生這個無名小卒,能夠得到住持、朋友、紅娘的幫助娶得美嬌妻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