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的未來》摘抄

第一部分 危機 -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60
新的成功者既不是資本家也不是普通勞動者,而是受過良好教育、擁有新技能的人。他們組成了一個新階層,他們在大學裏相遇,形成新的共同身份,基於技能對彼此心懷尊重。他們甚至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道德,將少數族裔、性取向等特徵上升爲羣體身份,將其視爲受害者。他們宣稱只有自己關心受害者羣體,從而對受教育程度低於自己的人主張道德優勢。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組成了一個新的統治階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信任政府並彼此信任。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74
調查顯示,年輕人空前悲觀:大多數年輕人覺得自己未來的生活水準將低於父母的。這並不是錯覺:過去 40年來,資本主義的經濟表現不斷惡化。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94
大自然厭惡真空,選民也一樣。現實與可能性之間的鴻溝導致的挫折感爲兩種伺機而動的政客提供了動力——民粹主義者和意識形態分子。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100
意識形態提供了一種誘人的組合,簡單的道德確定性和無所不能的分析,能夠爲任何問題提供自信的答案。幾種復興的意識形態,諸如 20世紀的法西斯主義和 17世紀的宗教原教旨主義,都曾引誘着社會走向悲劇。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107
克里斯馬式的民粹主義者。民粹主義者連意識形態的粗略分析也不做,直接跳向只有兩分鐘說服力的解決方案。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168
事實很快就證明,以機械的方式從個體的“效用”出發,推論出關於社會福祉的理論,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理論連貫性的基本標準的。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195
成功者意識不到普通人的焦慮。功利主義先鋒相信自己才德兼備,憑着這樣的自信,他們毫不遲疑地自視爲當代的柏拉圖“衛國者”,有權否定其他人的價值觀。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204
自由至上主義者( Libertarians)把權利歸還給了個人,但沒有把義務歸還給個人。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211
最初爭取包容的運動(也許不經意地)變得僵化,演化出相互對立的羣體身份,人們通過設想某個敵對羣體來激發鬥志。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221
功利主義者、羅爾斯主義者和自由至上主義者都強調個人而非集體;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222
功利主義經濟學家要求按需求進行再分配;逐漸地,福利制度被重新設計,以使權利與貢獻不再相關,在此過程中,公平這一常規的人類價值被摒棄。沒有做出過貢獻的人比做出過貢獻的人更受優待。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228
這兩種意識形態都摒棄互惠與應得性的常規道德本能,擡高一個單一的理性原則(儘管二者的理性內涵內容不同),並主張由專家組成的先鋒隊來將這項原則強加於社會。而合作運動是建立在那些常規道德本能之上的,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232
當左派知識分子放棄實踐性社羣主義的社會民主主義,轉奉功利主義與羅爾斯主義的意識形態時,中右翼政黨要麼僵化地懷舊,在思想方面無所建樹,要麼被另一羣同樣誤入歧途的知識分子所俘獲。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237
新經濟學說結盟。該派學說認爲,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在僅受競爭制約的情況下能產生比公共監管和規劃更好的結果。該學說爲羅納德·里根( Ronald Reagan)和瑪格麗特·撒切爾( Margaret Thatcher)的政策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儘管左右派的新意識形態呈現出截然對立的面貌,但它們都強調個人,並推崇精英統治:左派推崇的道德優越的精英與右派推崇的經濟能力優越的精英競爭。左派眼中的超級明星是很有德行的人,右派眼中的超級明星則是極爲富有的人。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250
公共選擇理論認識到,公共政策決定通常不是由超然的聖人做出的,而是通過平衡包括官僚集團自身在內的不同利益集團的訴求而形成的。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287
克羅斯蘭是一位實用主義者:評價某種政策要看其是否行之有效,而非是否符合某種意識形態的信條。實用主義哲學的一項核心主張是,因爲社會在不斷變化,所以我們不應期待有永恆的真理。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306
對大多數人來說,人際關係對生活有根本性的意義,而人際關係必然涉及義務。至關重要的是,人們會做出互惠性承諾,這是社羣的根本要素。自私與互惠性義務之間的鬥爭,即個人主義與社羣之間的鬥爭,在三種主導人類生活的組織中展開:國家、企業和家庭。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337
因爲沒有更好的術語,我姑且把我提出的這些彌合分歧的政策統稱爲“社會母愛主義”( social maternalism)。我主張政府在經濟和社會領域發揮積極作用,但政府不能公然給自己授權。政府的稅收政策應遏制強者攫取其不應得的收益,但不能熱衷於把富人的收入分給窮人。政府監管應賦予“創造性破壞”(競爭驅動經濟進步的過程)中的受損者索取補償的權利,而不能試圖阻撓這個賦予資本主義驚人活力的進程本身。政府倡導的愛國主義應當具有凝聚力,取代對支離破碎的受害者身份認同的強調。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342
我不是指把一堆雜亂的觀點拼湊在一起,而是指要接受人們多樣化和本能的價值觀,並接受基於這種多樣性而做出的務實取捨。訴諸某種單一的絕對原則,使其凌駕於各種價值觀之上,這種做法註定會導致分裂。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351
在《國家挑戰》( The Fix)一書中,喬納森·泰珀曼( Jonathan Tepperman)研究了十位這樣的領導人,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352
他們的共同點是避開意識形態,專注於針對核心問題尋找務實的解決方案,並根據情況的變化進行調整。[

第一章 新的焦慮 > 位置 360
務實的中間派”

第二部分 重建道德-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400
在他們看來,資本主義有一個致命的污點:它依賴貪婪這個唯一的驅動力。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432
斯密在他的書中重點關注的情感:溫和的壓力,如羞恥和尊重,促使我們交換義務——如果你願意幫助我,我就願意幫助你。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442
人既受《國富論》中描述的“願望”驅動,也受《道德情操論》中描述的“義務”驅動。無論願望還是義務,斯密都認爲,從自給自足到互相交易的轉變是革命性的,但他自己似乎認爲《道德情操論》更重要,義務的交易比願望的交易更重要。“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454
道德源於價值觀而非理性。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457
叫做“動機性推理”的假象。理性基於價值觀,而不是價值觀基於理性,或者正如斯密那句形象的話:“理性是激情的奴隸。”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459
《理性之謎》( The Enigma of Reason)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461
理性本身是爲說服他人而進化出來的,而不是爲了改進我們自己的決策。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463
過去 200年間人類大腦的大規模擴容是由社交需求驅動的。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473
實用主義拒絕意識形態,沒有一種價值觀是至高無上、絕對和永恆的。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484
實用主義者承認這些侷限性:個體的道德判斷是可能出錯的。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487
有些政治哲學家對個體的實踐理性能力極度懷疑,他們看重蓄積在制度裏的智慧,這是保守主義。有些政治哲學家信任個體的理性,且看重其帶來的自由,這是自由主義。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497
千萬年來,人類唯有通過羣體合作才能生存,單幹就意味着死亡。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507
我們不是從自身推導出世界,而是從所處的世界推導出自身。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545
歸屬感、義務和因果關係,這三種敘事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張互惠義務之網。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556
但信念體系也有一種不可估量的好處:它將自私的“經濟人”變成以義務爲驅動力的人,他們自視爲某個團體的一分子,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573
人羣就是環境,人們演化是爲了相互適應。一個社會的起點決定了它的終點,在演化過程中,初始差異被放大。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608
已經把全世界聯繫在一起的“硅谷”巨頭們想象,他們正在通過這種方式開啓一個團結在其自由至上主義價值觀周圍的全球社會。這是很難實現的。連接人與人的新技術正在取代偶然地由地域決定的人類網絡化羣體(地方社會或國家)。新的電子網絡羣體的成員,其身份是基於自我的選擇而非偶然形成的:在“迴音室”裏,人們更喜歡與觀點一致者建立聯繫。[ 25]在該過程中,敘事創造信念,信念與人們共同生活的空間日益脫節。但我們的政治單位依然是由我們的居住地決定的。我們的選票是按地域劃區計票的,源於政治的公共服務和政策是按地域提供和適用的。所以,之前導致不同政體之間的規範存在巨大差異的過程,在新技術帶來的地域連通性下,正在導致各政體內部出現巨大的規範差異。政體內的觀念變得更加兩極分化;分歧更容易轉化爲人身攻擊;幾百年來導致政體之間對立的仇恨,正在每個政體內部導致信念體系的對立。歷史上政體之間的仇恨演變爲大規模的有組織暴力。政體內部的仇恨將產生不同結果,但同樣可能是令人悲傷的。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648
亞當·斯密所接受的經濟學的堅實基礎是承認非互惠性的利他主義只限於援救義務:這不足以對抗利己主義。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649
歸屬感、義務與目的性行動的敘事結合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698
一種符合特定標準的道德資本主義,這種標準建立在我們價值觀之上,經過了實踐理性的磨礪,而且社會本身可以再生。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712
權利意味着義務,但義務不一定意味着權利。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從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的團體 > 位置 728
當我們承認對他人負有的新義務時,我們的社會更有希望實現繁榮;當我們忽視這些義務時,社會便會遠離繁榮。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776
將良好理念與道德目標聯繫在一起的國家總會創造奇蹟。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791
新的焦慮植根於經濟差異。繁榮的大都市和衰敗的中小城市之間的地域差距正在擴大;一道不斷拉大的鴻溝兩個羣體分隔開來,一邊是擁有受人尊重和富有成就感的工作的人,另一邊是職業前景黯淡甚至失業的人。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797
但如果國家試圖將一套迥異的價值觀強加給它的公民,就會失去國民信任,權威也會受損。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798
隨着社會分裂的加劇,人們愈發不願寬宏地對待裂痕另一邊的人了。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810
社會民主主義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832
“理性經濟人”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834
“理性社會人”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842
綜上所述,每個人有四個獲得尊重的來源。一是我們的工作,二是我們的國籍,三是我們選擇突出哪個身份,四是與像我們一樣選擇突出該身份的人組成的羣體。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863
整個過程中,所有人只是在努力把自己獲得的尊重最大化。但由於經濟的結構性變化,一道裂痕出現了。高技能水平者把突出的身份改成了自己的工作。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879
幫助他人的意願是通過結合三種敘事而產生的:對一個羣體的共同歸屬感;羣體內部的互惠義務;行爲與羣體幸福之間的聯繫,這種聯繫表明行爲是有目的的。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902
如果我們相信自己能預測他人的行爲,我們就會信任他人。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911
在一個複雜的社會中,密佈的關係網絡依賴於信任。因此,當信任崩潰時,合作也開始瓦解。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918
人們警惕共同的國家認同,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民族主義曾造成可怕的後果。所有身份認同都隱含排他性,但如果它做出明確、敵對的排他性規定則是有害的。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934
現代繁榮社會中的人是在權力已經轉化爲權威的環境里長大的,所以把這視爲理所當然。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947
所有這些看似各不相同的分離運動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涉及一國內的富裕地區試圖擺脫對其餘地區所負的義務。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964
隨着遵守義務行爲的減少,權利變得無法實現,人們對政府的信任度下滑。這是席捲西方各國的強烈趨勢。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989
殘酷的現實是,公共政策的場域必然是“空間性”的。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1000
從公共政策角度看,處在同一空間裏的人是一體的,但從社會角度看卻已經不再是這樣了。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1000
空間性社羣在遭受兩方面的衝擊:作爲替代性社羣的網絡迴音室,以及更徹底地避開面對面交流、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1001
沉入焦慮性自戀的孤立狀態。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1013
民族主義者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1027
歸屬、鄉土與愛國主義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1028
爲了使每個人都能幸福,一個社會需要一種強烈的共同身份認同。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1073
基於地方的身份認同是在進化中形成的人類心靈深處最根深蒂固的特徵之一,不屬於那些相對較晚時因使用語言而形成的軟性價值觀。基於地方的身份認同不僅根深蒂固,而且很強烈。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1080
敘事促進記憶,這讓我們把家鄉不僅僅視爲其當前的樣貌,還視爲一個演變的過程:我們對家鄉城市所經歷的重重變化的理解,增強了我們對當前眼中的這座城市的歸屬感。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1109
顯然,在戰爭時期,絕大多數關於目的性行爲的敘事意味着共同利益,因此能強化共同身份;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1111
而對立身份對社會是有害的。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1112
宣揚利益對立的每個敘事孤立地看都有可能是對的,但這些敘事累積起來就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導致集體福祉惡化。

第三章 道德的國家 > 位置 1114
政客一直迴避關於共同歸屬的敘事,無論是關於地域還是目的的,這無意中進一步削弱了父愛主義國家履行職責的能力。

第四章 道德的企業 > 位置 1138
如果說現代資本主義有一個讓人最反感的特徵,那就是沉迷於盈利。

第四章 道德的企業 > 位置 1147
企業經營的目的是履行對客戶和員工的義務。盈利不是目標,而是爲在可持續基礎上實現這些目標而必須滿足的條件。

第四章 道德的企業 > 位置 1166
一家公司需要使命感。

第四章 道德的企業 > 位置 1310
公共政策出錯的原因是陳舊意識形態之間的尖銳鬥爭導致人們聚焦於不重要的問題。

第四章 道德的企業 > 位置 1311
右翼意識形態主張信仰“市場”,貶斥所有政策干預,其解決方案是:“政府不要再騎在企業背上,取消監管!”左翼意識形態貶斥資本主義,譴責企業和基金管理者貪得無厭,其解決方案是國家控制企業,將戰略經濟領域國有化。

第四章 道德的企業 > 位置 1368
集權使政府不用向國民負責,導致既得利益者猖獗不已,大多數人都明白這一點。

第四章 道德的企業 > 位置 1374
既得利益者對自身優勢的瞭解遠遠超過政府官員。

第四章 道德的企業 > 位置 1390
生產率提升必然意味着經濟的複雜性穩步增大,這導致其他產業也出現了一些網絡化特徵。

第四章 道德的企業 > 位置 1426
導致國際合作更困難的因素是絕大多數電子科技公司都是美國公司,因此美國政府對國際合作充其量持模棱兩可的態度。

第四章 道德的企業 > 位置 1444
在企業規模越大、生產率與利潤越高的行業,規模經濟效應帶來的額外收益是一種“經濟租金”。

第四章 道德的企業 > 位置 1446
經濟學家所說的“經濟租金”是指從一項經濟活動的收益中除去爲吸引勞動者、資金與企業家所需的成本之後的那部分收益。

第四章 道德的企業 > 位置 1490
幸福並非來自金錢方面的成功。

第四章 道德的企業 > 位置 1527
道德企業已經被吸血烏賊取代。時代已經改變,需要讓它回到從前的樣子。

第五章 道德的家庭 > 位置 1563
開明自利支持一種共同身份,共同身份界定了一種具有區別性的互惠性所適用的範圍。歸屬於家庭的共同身份很容易建立,因爲它是一種日常生活的現實:“相互尊重”的範圍。互惠性承諾的規範是情感的自然延伸,而且使命感能增強這些規範:如果有足夠多的人遵從,所有人就能得到長期性的物質利益,這就是“開明的自利”。

第五章 道德的家庭 > 位置 1581
以前被視爲需要抵制的誘惑行爲,現在被視爲需要把握住的自我實現時刻。許多新階層家庭的夫妻都發現,要想實現自我就必須離婚。

第五章 道德的家庭 > 位置 1606
在日本,養育“用來炫耀的孩子”的壓力比西方社會大得多,所以單親家庭無法和雙親家庭競爭。因此,受教育程度高的日本單身女性更傾向於養寵物,而不是無法讓自己感到驕傲的孩子。

第五章 道德的家庭 > 位置 1716
道德家庭的某些方面是權力與欺凌關係的拙劣僞裝,扔掉這些東西再好不過。但從中“解放”出來的很多不過是僞裝成自我發現的自私。與此類似,一邊以功利主義態度關心“全世界的窮人”,一邊否認對家庭的責任,這並不是什麼道德覺醒,而是爲了擺出道德姿態而獲得的廉價快感罷了。

第五章 道德的家庭 > 位置 1732
是,經濟學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錶明,“變弱”可能意味着“變強”。一個人也許有必要放棄一些權力,以便做出可信的承諾,並從中獲益。能夠做出承諾是開明自利的特徵。說得花哨點就是一種“責任手段”解決了“時間不一致性問題”。該技術的發現者們獲得了諾貝爾獎。

第六章 道德的世界 > 位置 1860
在其他方面,歐盟仍是一個極有價值的俱樂部,並有潛力發揮更多作用。但是,歐盟已不再是一個大家毫不含糊地相互支持的俱樂部了,而是在日益變成強國指揮其他國家的組織。

第六章 道德的世界 > 位置 1930
把頭腦與愛心結合起來可以指導我們具體應該成立什麼樣的新的互惠性俱樂部,從而應對迫在眉睫的全球性焦慮,併爲需要援救的人提供有效的救助。二戰後那一代全球領袖面臨的形勢遠比今天危險,但他們同時實現了這兩個目標,送給後人一個雖遠算不上完美但卻得到顯著改善的世界。他們的後繼者坐擁這份遺產,卻沉溺於意識形態和民粹主義。結果是國際俱樂部弱化,援救義務變味,我們正在爲此付出代價。但只要回到實用主義的思路,我們不僅能重建道德世界,而且能使它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好。

第三部分 重建包容性社會 -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1959
造成這種新分化的力量是基於兩種可追溯到工業革命的簡單關係。一是生產率和專業化之間的關係,通常的說法是“在實踐中學習”( learning by doing)。專注於更少任務的人能培養出更高超的技能。二是生產率和規模之間的關係,通常的說法是“規模經濟”。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1972
1980年代以來,知識經濟呈指數增長,其推動力有兩個:大學中基礎研究的空前增多,以及與此互補的公司中應用研究的增多。利用物質造福人類的潛力僅受到物理基本定律的限制。我們目前還在這個過程的初級階段,因爲複雜的物質世界極難掌握。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1975
通過一個個科學發現,我們探索着這個複雜世界,這可能逐漸使生產率發生革命性突破。但人類要憑有限的能力掌握複雜物質世界,唯一途徑是讓能力最強的人變得越來越專業化。 15世紀之後,再沒有人能嚴肅地表示自己知道所有已知知識了。今天,最聰明的人會抵達某個狹窄領域的知識前沿,形成極爲深入的理解,而相應地會遠離其他領域的前沿。不僅研究是這樣,具有商業價值的技能也是如此。例如,法律越來越複雜,所以不同法律分支變得更精細了。大學的擴張不僅催生研究,而且培養了有能力掌握這類技能的畢業生。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2043
雙方觀點中包含的道理僅能說服其追隨者,但都不完全正確。右派認識到的道理是,政策目標絕不能是把地方城市變成“福利街”。幸福依賴於尊嚴和使命感,而不僅僅取決於人的消費能力。用公共福利來補貼沒有成就感的工作,這樣的策略絕不等同於創造需要特定技能、勞動者掌握該技能後會感到自豪的就業機會。所以,政策目標應該是創造高生產率的就業機會,而不是用公共財政來補貼從事低生產率工作的人。左派認定的道理是,憑藉在大都市裏的高薪專業工作富得流油又洋洋得意的人,在道德上是令人反感的。這些人認爲他們的收入都是應得的,而我將證明不是這回事。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2061
正如喬納森·海特發現的,對大多數人來說,公平意味着比例性和應得性,而不是平等。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2070
亨利·喬治的大膽思想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2072
正確的政策是對城市土地的增值部分徵稅。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2082
所有集聚經濟效益都成了租金,爲土地所有者獲得。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2105
亨利·喬治的思想是實踐理性的早期應用,討論的是租金與其他形式的收入在應得性方面的差異。他謹慎地把土地增值產生的租金和資本收益區分開來,認爲後者具有道德合法性。他的主張既不屬於馬克思主義,也不屬於民粹主義。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2126
假想情況一:一個包含有不同技能和不同居住需求的居民的大都市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2146
假想情況二:需要法治的大都市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2168
大都市的生產率依賴的是整個國家提供的公共品,如法治和已經做出的旨在增強連通性的基礎設施投資。這些公共品爲所有人都提供了一些好處,但高技能的大都市工作者從中獲得了過高的收益。更根本的是,集聚經濟效益本質上是由國民集體創造的。是無數工作者的互動,而不僅僅是每一名高薪工作者的獨自努力,創造了集聚經濟效益。高技能人士有權保留其高生產率產生的一部分收益,但不應該得到全部收益。此外,不在大都市裏工作的人,由於其生產率並非在其他人的幫助下提高,他們所應得的份額也不應與大都市裏的高技能人士一樣多。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2198
但事實是亨利·喬治定理已經失效。在大都市裏,獲得大部分集聚經濟效益的人是居住需求很小的高技能人士,這意味着大量的尋租機會。

第七章 地域分化:繁榮的大都市,破敗的普通城市 > 位置 2371
繁榮城市和破敗城市之間的地域分化不是不可避免的;這一現象是晚近發生的,而且是可以逆轉的。但靠公共政策的微小調整無法逆轉這一趨勢。簡單地說,小幅調整無濟於事,但更根本的問題是,經濟發展的空間動力取決於預期:企業選擇的經營地是它們預計其他企業將選擇的經營地。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443
證據表明,人的決策很大程度上受社會網絡中其他人觀點的影響,這說明家庭和朋友的反應很重要,因爲我們都是社會動物。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559
現在所有人都能上網,但近期的研究顯示,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孩子學會利用互聯網來擴展知識,而低受教育程度家庭的孩子則用互聯網來消遣。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561
學校可以發生的最有價值的改變是讓學校更具有社會融合性。社會融合性的主要障礙是學區。因爲人們會根據自己的社會地位高低來選擇居住地點,所以學區會導致這種社會分層反映到學校裏。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573
但最主要的認識是教師的素質遠比資金重要。提升教師羣體的素質有四個簡單的途徑:吸引更好的教師加入教學隊伍,基於有評估的試驗這種實用主義做法來培訓教師,讓最好的教師投入挑戰性最大的地方,淘汰最差的教師。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597
人類避免損失的動力比獲得收益的動力強烈得多[專業術語稱此爲“損失厭惡”( loss aversion)]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638
非認知技能不是通過學習形成的,其形成途徑包括受信賴的導師的教導,以及運動等可以讓孩子學習合作和領導力的團體活動。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648
青少年選擇聽取導師的意見不僅可以獲得信息,還可以從導師那裏得到敘事,以指導自己的人生。父母獎懲範圍之外的健康敘事能產生高尚的薰陶效果,讓誤入歧途的青少年返回正軌,因爲父母的權力會妨礙孩子聽從的意願。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651
學校其實並不是爲人生做準備的,而是爲將來要接受的培訓做準備。學校充其量能培養一些人的認知能力,這些能力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技能並在一些職業中產生高生產率。但非認知技能在學校中不會得到同等程度的關注。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668
專業人士知道需要什麼:高質量的技術性職業教育與培訓。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684
道德企業的概念:企業的整個團隊把一項比個人致富更大的使命內化爲自己的追求。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719
國富論》所代表的粗糙心理學認爲人們只關心錢。《道德情操論》所代表的更準確的心理學則告訴我們,人們也關心自己的社會地位:他們尊重別人,並被別人尊重。關於人爲什麼事而後悔的證據證實了我們的直覺:人更在意尊重而不是金錢。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754
在重新思考就業權時意識形態沒什麼用:左派意識形態分子憎惡勞動力“市場”,右派意識形態分子將其神聖化。自由市場派最常見的批評是最低工資會導致失業。失業是出差錯最明顯的表徵,但並不總是最重要的表徵。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756
勞動力市場有兩個不同功能:其一是將擁有特定技能的求職者與企業爲這些技能而設的職位配對,這個匹配的過程會影響失業率;另一個功能會影響社會的普遍繁榮,即對培養這些職業技能的投資。這兩個功能之間存在着固有的張力。如果能做出具有約束力的承諾,投資就會更可行。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799
一個必然的推論是,未來需要大規模擴張的一個高度勞動密集型行業將是培訓業。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917
哈佛大學著名經濟學家拉里·薩默斯( Larry Summers)曾提出,一個社會中工程師與律師的人數比與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存在相關性。這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市場力量無法使掠奪性活動與具有社會價值的活動(例如創新)實現正確的平衡。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938
抑制社會分化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956
爲了將不斷提高的國家生產力轉化爲國民更美好的生活,逐步減少工作時間並相應延長假期是合理且必要的途徑。不採取這些做法及上文提出的政策,社會將進一步分裂爲兩個對立的階層:一是工作狂的高技能階層,有大把金錢但時間很少;二是低技能階層,有大把時間但金錢很少。

第八章 階層分化:享有一切的家庭,分崩離析的家庭 > 位置 2966
目前的挑戰是縮小不斷擴大的生產率分化。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我們進行一場長征,首先就要從父愛主義社會管理(國家強制管理拒不服從的家庭)轉向母愛主義社會管理(國家以實際支持來爲這些家庭提供緩衝)。

第九章 全球分化:贏家和落後羣體 > 位置 3003
比較優勢的主張告訴我們,在各國內部,由於貿易帶來了共同的收益,只要在每個國家裏通過再分配進行合適的補償,就有可能使每個人的境況都得到改善。

第九章 全球分化:贏家和落後羣體 > 位置 3007
損失主要通過勞動力市場傳遞,且在地理上是集中的。

第九章 全球分化:贏家和落後羣體 > 位置 3097
全球化不是一個要麼全盤接受要麼全盤拒絕的整體現象。全球化是各種經濟與社會變化的大雜燴,這些變化都是可以單獨拿出來分析的。公共政策的任務是:鼓勵全球化中肯定有益的成分;有的成分大體是有益的,但會對某些羣體造成重大損失,對這些成分要安排補償機制;有的成分會導致財富再分配,而我們無法快速地通過補償機制來糾正這種再分配,對這些成分則應限制。

第四部分 重建包容性政治 -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131
當前政治戰場的主要形勢似乎是,震驚和憤怒的功利主義與羅爾斯主義先鋒隊,正在遭受民粹主義意識形態分子的進攻。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196
但政治是社會的反映,社會不好,政治也不會好。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196
只有當一個社會有足夠多的公民要求符合道德和務實的政治時,這樣的政治纔會產生。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197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本書主要是爲公民而非政客寫的。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234
人並不是自私到變態的“經濟人”,需要在社會家長制中由柏拉圖筆下的“衛國者”來約束,相反,正常人知道人際關係會產生義務,而履行義務是我們人生使命感的核心。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235
柏拉圖筆下的“衛國者”和“經濟人”的有害結合已經主導了公共政策。這種思維無情地剝離了人的道德責任,讓父愛主義國家來承擔義務。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255
將林林總總的義務廣泛分佈於社會之中不僅能讓這些義務得到更好地履行,也能讓人們在積極履行義務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充實感。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259
政治主要是國家層面的。要讓政治發揮其潛力來打造一個互惠義務組成的密網,一個國家的民衆需要接受某種身份認同。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270
但最能起到增強效果的方式是傳播關於歸屬感的支持性政治敘事,這是我們的政治領導人的核心職責。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273
人們更關注處在自己社交網絡中心的人,而不是在電視上侃侃而談的人。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294
共同身份會成爲遠見式互惠的基礎。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316
真正重要的政治威脅是排他的民族主義。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316
自由派放棄共同歸屬感及本可由這種歸屬感支持的良性愛國主義,也就是放棄了唯一能把我們的社會團結起來共同尋求解決方案的力量。自由派大意而不負責任地將這種力量交給了江湖騙子式的極端派,他們正得意洋洋地爲實現自己的偏激目的而扭曲這種力量。

第十章 戰勝極端派 > 位置 3319
我們曾經做到過,我們也可以再次做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