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乖巧體貼的孩子,越有可能遺失自我

文/仁龍巴

無意見關注了一位00後簡友,多數內容是記錄自己的學習,從隻言片語的表達中可以知道她是個非常非常懂事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能體會父母的不易,不斷告誡自己要更努力,也總是對自己的成績不夠滿意。

作爲一個初中生的家長,隔着屏幕便能感受到孩子的重重壓力。對於很多與她同齡的孩子而言,生活無憂無慮,內心缺乏動力,學習靠父母的監督,對待成績也是無所謂的態度。她的身上明顯地折射出好好學習,回報父母的使命感,這份成熟和懂事讓我感動。

同時,這個孩子觸動了我內心的保護欲,在一次記錄她與媽媽對未來考取重點高中對話的文章下,我爲她留一個言,願她在努力拼搏的同時也學着調整目標,爲自己解壓。我很擔心在她的年幼時代就深深地埋下爲別人而活的種子,將家裏的一切都扛在自己身上,而把自己永遠排在最後一個。當她成人走進社會時仍然放不下家庭,耽誤和扭曲了自己的生活。

我先生的表妹就是這樣一個體貼懂事的女孩。她是家裏長女,不僅人長得清秀端莊,學習也很自覺努力,從小就是父母的小幫手,把田裏和家裏的活兒都做的很好。她弟弟在出生時遇到醫療事故而造成左手殘疾,她就像個小媽媽,細心地照顧弟弟,把所有的好東西都讓給弟弟。就這樣總想着給父母更好的生活,給弟弟更好的資源,一直爲家裏付出,直到現在已經三十四五歲仍然沒有談戀愛,他要看着弟弟大學畢業後成家了,心裏纔會踏實。長此以往,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她總覺得不配支取,任歲月蹉跎也要看着身邊的人都比自己好才能安心愛自己。

還有一個例子,是單位一同事的婆婆。小時候地震,一家人都跑下樓,結果弟弟沒來得及穿鞋,媽媽就讓她上去給弟弟拿鞋,她想也沒想就上去了,還好沒有餘震。後來她每次回憶都十分受傷,爲什麼是她,爲什麼爸爸媽媽不保護她?後來她媽媽得了阿爾茨海默病,她二話不說把老太太接到身邊,細心照料,就算自己的兒子生了孫子,她同時要照顧老人又要照顧孫子也沒有把老人推給弟弟照顧。直到她先生骨折住院,她再也沒有精力照顧時才把老人家送到弟弟家,同時還要堅持每月給弟弟一筆錢,希望他能善待老人。她曾經滿懷感慨地說,她這一輩子最幸福的是遇到了她的先生,直到那時她才體會到被愛的滋味。

之前聽孫健老師講家庭教育時也提到一位母親,孩子成績一直不怎麼好,她一度也和孩子之間關係緊張。而突然過了半年,孩子性格明顯開朗起來,成績也得到了提升,連班主任都邀請她爲其他家長分享經驗。這才促使她仔細思考,原來,她過去一直以原生家庭的幸福爲己任,她不僅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還供弟弟妹妹們讀完大學,但一直以來大家的經濟情況都不算理想,她拼盡全力也沒法兒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而面對弟弟妹妹在大城市安家置業的拮据,她也常常以自己無法給予資助而自責。直到一年前她的弟弟事業上取得重大突破,姐弟三人爲父母修好房子,弟弟還把父母接到大城市安享晚年。她覺得人生總算舒了一口氣,開始關注自己的生活,當她把精力迴歸自我時,也驚喜地發現孩子被她平和的心態,滿滿的愛感染,居然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越是乖巧體貼的孩子,越有可能遺失自我。在長大的過程當中或許還不能明顯地感知,當真正走向成熟尤其是進入新的親密關係中時,總會因爲大大小小的事暴露出來。自愛和他愛要擺正順序,懂得自愛的人更有持久給予的可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