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出院第七天

01


一晃婆婆出院已經七天了,身體狀況是一天比一天好,自己能喫飯了,扶着車也能下地走了。目前主要問題是心理關過不去,消極沮喪哭泣總伴隨着她,不能接受自己生病後的狀態。

不接受生病是很多健康人,初次得病時的第一心理反應。潛意識裏認爲:我這麼健康,我怎麼會生病,我不應該生病,生病那是別人的事。據我觀察,有產後抑鬱症,也有(健康人)大病抑鬱症。心理疾病的治癒有時比身體疾病治癒還困難。

爲什麼有人說,癌症一半是被嚇死的,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實就是心裏接受不了自己生病的事實,過不了自己的心理關。能過心理關的人,必須內心強大且豁達。同樣疾病至少治癒1|3+。


02

最近我白天沒有時間更文,晚上躺下就睡。老公照顧婆婆日常起居,兼外出採購。我做飯兼各種收拾整理,老公出門我替他照顧婆婆。隨着婆婆病情的好轉,我們照顧程序的熟練,才慢慢捋順。相比當年伺候我媽和我爸,難度係數還是低一些。

目前護理的難點是晚上的照顧,由於婆婆腎功能受損,每晚起夜至少四五次,甚至更多。老公整宿睡不好覺。於是我主動提出要和他輪換照顧,老公不同意,他怕我休息不好。


白天我儘量多分擔些,讓老公補覺。感覺老夫老妻和小夫小妻的區別是,知道彼此心疼,願意爲對方多付出些。

最近經常聽到有人誇我是孝順的兒媳婦,其實我從來沒這麼認爲過。無論是對父母還是對公婆,做自己該做的和能做的事而已。在他們百年之後,做到內心無愧就行了。至於別人評價什麼,我並不看重這些。

03

我最不喜歡的一句話就是有人常說:子欲孝而親不待。爲什麼父母活着的時候,不盡孝心呢?等父母去世了,說那些話有什麼用。就是給自己找一個美麗的藉口,安慰自己心靈而已。


有些人動不動就愛評價這個行爲是孝,那個行爲是不孝等等。其實當他遇到同樣的情況,能做成什麼樣,都不好說,可能還不如別人做的好呢。

養老這個事兒看似相同,其實每家情況差別很大。它比養小要複雜的多,養小就是父母的事,責任明確。奶奶姥姥幫忙更好,不幫忙也不違反道德和法律,只是親情過不去而已。

而養老主體責任是兒女,兒女多責任人就多。常言道:一個和尚挑水喫,兩個和尚擡水喫,三個和尚沒水喫。理論上人多可以分擔責任,但事實有時卻恰恰相反(也有多子女家庭配合默契的)。因爲每個兒女經濟條件、身體狀況,配偶想法等等,都不可能一模一樣,所以面對贍養的問題,有想法,有糾紛,有矛盾屬於正常。

除非其中有一或兩個兒女比較富裕,主動多承擔養老責任,問題還能減少或直接解決。如果條件都不好,或都一般,還有一個或兩個覺悟偏低,自私自利,只想獲得繼承權利,不想盡贍養義務,那就糟了。家庭大戰不可避免。

我總結,養小難點家家大同小異,養老難點卻各家有各家的難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