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在教育行業的落地應用現狀介紹

來源:工程師周亮• 2019年07月18日 11:26 • 6659次閱讀

“我們應該有不一般的學校,男孩兒和女孩兒們在成年後還應當接受教育。那個時候,每一座村子應該都是一所大學 。”1854年,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描繪了一個理想的教育場景。

如今,藉助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理想正在一點點變成現實。

不可否認,實現的過程是曲折的。與充分競爭的行業不同,教育行業有它的特殊性,國內外的公立教育都不是開放的市場,很多新技術不會太早進入。

我國現行的教育管理體制下,正規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涇渭分明,多頭管理,條塊分割,多種教育質量標準並存,水平參差不齊。

區塊鏈在教育行業的落地應用現狀介紹

近幾年,教育部發佈政策推進教育信息化,爲區塊鏈在教育行業的應用提供了先決條件。

首先是建設個人學習身份信息與網絡學習空間。

2016年6月,教育部發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主要任務之一是創新“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與應用模式,從服務課堂學習拓展爲支撐網絡化的泛在學習。

利用成熟技術和平臺,推進實名制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與應用。空間要集成網絡教學、資源推送、學籍管理、學習生涯記錄等功能。

其次是建設國家學分銀行和終身電子學習檔案。

“學分銀行”,是指學習者將平時零星學習得到的學分存入國家相關部門授權的機構,當所存學分按照相應的規則積累到一定數量後,就可申請國家認可的相應學位或資格證書。

因爲這種積累學分的教育制度與商業銀行零存整取的儲蓄方式相似,所以被形象地稱爲“學分銀行”。

2018年4月,教育部又發佈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建設國家學分銀行,可以推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機構逐步實行統一的學分制,加快實現各級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互通,爲每一位學習者提供能夠記錄、存儲學習經歷和成果的個人學習賬號,建立個人終身電子學習檔案。

  1. 教育上鍊

整個教育行業在區塊鏈的應用目前還處於剛起步階段,真正在教育行業落地的應用較少。

1)教育信息化,建立學信體系

目前,學生信用體系存在信息不完整、數據維度侷限、缺乏驗證手段等痛點。雖然學歷認證有國家統一的學信網平臺,但是其他類型的證書卻需要依賴各自的系統。未來,所有跟教育相關的系統,都應該用一種協同方式連通起來。

教育部門開啓了區塊鏈+教育的探索。

2018年10月,全國首家大數據教育區塊鏈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在河北廊坊正式啓動。北京通州區教委、天津武清區教育局、河北廊坊市教育局三地教育部門,共同搭建一個大數據平臺,採集並記錄學生的學習成長軌跡數據,通過區塊鏈的分佈式、不可篡改和留痕功能,建立學生的個人學習成長檔案。

接着,以京津冀三地教育年級組爲單位,建立十二個區塊,校長、教師和學生都分屬在各自的區塊內,同時各類區塊間又相互連結。

“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在根本上結束一考定終身的教育評價格局。”試驗區首席專家、廊坊市政府總督學許紅偉接受媒體採訪時稱。

區塊鏈一方面可以濾清信息,淨化互聯網教育環境;另一方面可以打破信息孤島,讓數據更加透明化。

今年,騰訊雲運用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領域嘗試各種可能。

騰訊區塊鏈負責人邵兵告訴鋅鏈接,區塊鏈技術可以用來建立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建立多種學習成果認證平臺。區塊鏈技術不僅是一種數據共享方式,更是一種業務協同方式。通過連接各類教育機構,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教學、課程、學籍、學分等內容的共享和協同。

邵兵告訴鋅鏈接,在教育領域,騰訊雲區塊鏈產品和解決方案可以用來解決幾個方面的事情。第一,打造基於區塊鏈的身份管理,實現一個統一的個人學習賬號,跨域終身教育的各個階段。第二,基於數字身份,建立分佈式電子檔案信息管理,各個教育機構可以把證書、學分、課程等信息上鍊。第三,基於區塊鏈的學信大數據。

2)人才互動社區,資源共享

業界在區塊鏈+教育的另一個應用方向,是構建網絡學習社區“自組織”運行。深圳前海樂尋坊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基於區塊鏈的人才互動平臺。

人才招聘領域有很多痛點。對企業來說,學歷證明是可以到學信網查到,但是應聘者簡歷上不僅只有學歷信息,還有在校擔任職務、獲得榮譽、比賽獎項、實習經歷等非學術信息的認證。企業不可能爲了一個應聘者花費太多成本做背景調查,而且這些信息到學校也查不到。

樂尋坊通過聯盟區塊鏈,將企業、協會、院校、社團等多方鏈接起來,爲人才社羣提供公益互助及企業招聘、論壇會議、學習培訓等活動服務,建立高度融合的人才成長互動社區。

爲了增加應聘者簡歷的可信度,樂尋坊爲個人用戶進行活動認證。

據其COO周銳向鋅鏈接介紹,用戶在樂尋坊上報名參加了某個社團活動,參加該活動的學生幹部和參與者,就可以證實他是否真正參與了這項活動,做出了什麼貢獻,擔任的角色是組織者還是策劃者。每條被認證的信息都有哈希值,是不可篡改的,可以把它放到簡歷裏。

此外,樂尋坊還支持用戶申請創建和加入各種坊區。用戶可在各種興趣、主題坊區互動交流、分享學習資料,也可加入公司、院校、社團等線下坊區參加活動、拓展人脈,實現資源的共享和交互。

底層邏輯是通證經濟,周銳告訴鋅鏈接,樂尋坊發行小黃蜂通證,通過各種行爲激勵,用戶可以獲取小黃蜂,平臺還會做用戶之間的價值流通,比如物品交換資源分享等。

3)學分銀行

通過區塊鏈技術平臺,可以把從不同教育機構修來的學分或學習結果綁定、組合在一起,申請認可此學習模式的教育機構的認證,獲得相應畢業或學位證書。

2018年4月初,網班教育發佈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教育培訓聯盟“EDC教育鏈”,旨在通過分佈式記賬機制,結合教育學分Education Credits (EDC)的Token分發機制,對學習者在不同教培機構進行的學習過程進行客觀的、不可篡改的記錄。

聯盟計劃把不同教育機構修得的學分或成果組合,形成“學分倉庫”或者“學分銀行”。學習者完成一定學時的學習即可免費獲得對應的“EDC學分”,積累到一定“學分“之後就可以申請在”教育鏈“聯盟內的學費減免等福利。

國外也開始這方面的探索,英國開放大學已積極實踐這一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新型學習模式。此外,英國開放大學的“知識與媒體研究中心”已開發出組合“微認證”,即徽章的創新技術,以適應基於區塊鏈技術平臺的學習和認證。

  1. 跳出圍牆,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經歷了三個週期:第一個週期是應用分散的時代,很多信息化的建設都是以部門爲驅動,很少以機構整體的層面做規劃,導致信息孤島的問題尤爲嚴重,直接阻礙了數據升級。

第二個週期是應用整合時期,解決單點登錄、統一認證問題。

第三個週期,從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的發佈,到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最大的轉變是,信息化建設從分散的應用時代走向平臺整合時代。

思源雲教通公司執行副總裁周世江告訴鋅鏈接:“必須做互聯互通的平臺,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路可走。”思源的智慧教育理念有三個方向,第一是用戶導向,第二是集約共享,第三是開放生態。”

原來的教育系統信息化建設偏管理,忽視了服務,圍繞着人的成長方面做的工作比較少。以用戶爲導向,可以更好地滿足各方需求。

集約共享是將原來各個系統、各個部處需要共建的能力集約在一個平臺,打通數據,減少大量成本。

開放生態不僅是學校各部門間,還要跳出圍牆,面向社會。周世江認爲,“城教融合”結合很重要。大學要跟社會融合,老師、學生不僅享受校園服務,也要享受社會服務,這樣才能形成一個開放共融的社會。

思源雲教通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建立數字化校園平臺——“移動交通大學(交大通)”App,其中的通訊功能“交大特郵”,就是基於思源科技集團推出的區塊鏈“祕郵”系統。

它不僅能做到即時通訊消息和郵件收發,還具備自主可控的可信安全、加密通訊、移動集成、敏捷協同能力,未來還可支持將學歷證書、課程記錄、學術論文、科研成果等信息上鍊,避免學歷造假,滿足論文、成果的數字化和知識確權需求。

對於教育管理者,思源推出 “教育通”平臺,用來提升區域教育管理治理能力。

周世江告訴鋅鏈接,“教育通”可以提供多級管理、多校聯動、安全通訊、知識確權、共享互動、資源共創、服務覆蓋的技術支撐,還能夠實現移動辦公管理、家校互動溝通、資源精準推優、教研師訓協同、學生在線學習、綜合素質成長、科學研判決策等綜合服務。

同時,利用教育大數據技術和平臺,教育管理者可實現“教學、管理、成長”等大數據的挖掘應用。目前“教育通”平臺已經應用於北京、山東、雄安等地多個 “智慧教育”平臺的規劃和建設。

新加坡FCC基金會的未來教室(簡稱FCC)也是基於區塊鏈的數字教育資產運營平臺,通過區塊鏈技術嵌入智能合約並整合全球教育資源,完成教育數字資產的契約、存證和交易。

同時,這個服務平臺還爲全球機構和教師提供在線播控、在線學業輔導、課程評價、工具下載等開放式服務,可以降低科研共享的交易成本,推動了教育資產的價值實現。

  1. 造假可防,教學質量難提高

任何技術手段都保證不了教學質量,能保障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存在作假。“我們可以把整個過程和全部行爲通過區塊鏈做登記保全,方便以後審覈,這個事情區塊鏈是可以做的,但是他的學習質量怎麼樣,這不是區塊鏈能解決的問題。”邵兵談道。

樂尋坊通過搭建坊區,意在提高教學質量。公司、院校、個人加入坊區,互通信息和資源,學校瞭解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改善課程更加符合市場需要;學生可以有更多的就業機會選擇;企業也可以降低人才引進成本,三方都得益。

最讓周銳犯難的,在於產品形態的不確定性。樂尋坊在活動認證與自組織社區方面走得很快,前面沒有任何參考;另一個困擾就是區塊鏈概念圈內很熱,圈外很冷,很多人還不知道區塊鏈是什麼。

要打造社區生態,一定不是靠一家家談合作,需要政府更大力度的支持,需要有更大的平臺來支撐着各個公司把智慧教育生態建立起來。

周銳認爲,未來,得益於5G、虛擬現實等技術的發展成熟,偏遠貧困地區的孩子,也會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比如說北京海淀區的高級老師的課程,也可以讓山村的孩子在線實時參與互動。很多買不起名校學區房的學生,可以買線上課程。“戴上VR眼鏡,千里之外的老師就像站在你面前講課。”

區塊鏈在權益分佈和認證上發揮作用,單靠區塊鏈還不夠,還要結合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

按照邵兵的設想,在社會教育和職業教育階段,區塊鏈爲教育機構提供業務協作的機會,大家可以按照相同的技術標準、績效評估標準,把數據共享到區塊鏈上去,做到數據可信、可溯源,教育過程可協同。正如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描繪的景象一樣。

區塊鏈在教育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但是單靠任何一家企業是無法打通教育機構、學校、學生這三方,必須由教育部門聯手推廣落地。只有打通產品的商業模式,才能讓服務落地生根,蔓延開來,真正實現鏈上教育,智慧教育。

http://www.elecfans.com/blockchain/996161.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