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欣賞繪畫之美是無國界,但繪畫本身需要個性鮮明

引言:

說起“浮世繪”,我第一印象就是日本繪畫作品,就是穿着和服的仕女圖,就想到日本的歌舞伎町和藝妓花魁。

我粗淺的知識和想當然的狀態,被這本專門寫作“浮世繪”的專注狠狠打臉,我羞愧於自己的孤陋寡聞和自以爲是,這本書的名字就叫——《浮世繪》。

關於本書:

這本書從多個方面描述了日本浮世繪300年的興衰史,從日本美術的追根溯源,到浮世繪的時代背景、策源地,以我們所熟知的美人圖、春畫,再到風景花鳥畫,以及被歐美吹捧的熱潮,和它本身的藝術性等理論知識和實踐真理相結合的方式來闡述浮世繪這個命題,讓我們對浮世繪有了更深刻、系統、完整的認識,瞭解浮世繪,也是瞭解大和民族,瞭解他們的過去和現在,同時拓寬我們的眼界。

讓我們能在這本書裏看到日本浮世繪的代表流派,如鳥居派、歌川派、懷月安度堂派等7大流派的來龍去脈,和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等31位大師的生平故事與藝術成就,欣賞到《歌撰戀之部》、《富嶽三十六景》、《名所江戶百景》等200多幅經典作品,並從專家的角度,深入剖析這些代表畫作的風格和意蘊。

並且我還有新的感悟,即欣賞畫作之美這件事本身是不需要國界的,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美醜好惡,但是畫作本身一定需要有自己的“個性”,或者說特點,能讓人眼前一亮,讓人知道它出自哪裏,哪個國家,來自於什麼時代,如果再厲害一些,能夠讓人一看見畫,就知道出自誰之手等。

而這每一幅浮世繪都承載着豐富的日本民俗傳統文化密碼,通過這本書,我們能夠跟着作者的文字,鉅細無遺地解鎖這些信息,真正看懂浮世繪,對日本文化有更準確的認識和了解,對於我們今後的生活,欣賞美、鑑賞美也有積極進步的意義。

博採衆長是極好的,不忘本也同樣重要

我在瞭解日本美術溯源和發展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感悟,他們一直都在學習,從江戶時代到德川幕府,再到明治維新,浮世繪不僅是日本美術自身發展的必然,也是充分吸收外來文化的結果。

它可以說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吸收了中國文化之美,也不排斥西方美術的獨特樣式,博採衆長,但是也絕不放棄日本的民族特色,把外國知識吸收、轉化歸爲己用,纔是浮世繪,乃至整個日本文化的核心,也是我們需要敬佩學習的。

與其說我對於浮世繪感興趣,我更對日本文化感興趣,而繪畫就是了解日本文化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文字或許能夠粉飾太平,而繪畫就是很好的瞭解當時的日本的風土人情、生活百態和流行時尚的關鍵點。

我們能從中看見日本的民族性格和審美思維,也能從中看見它從我們中國文化中又學到了什麼,應用到了畫作中,瞭解我們曾經的輝煌歲月。


“春畫”不是“春宮畫”

當然啦,浮世繪中還有關於春畫的專門一個章節,我們知道日本的性觀念是非常開放的,所以纔有各種各樣的風俗店、牛郎店開遍大街小巷。

我們也會對這樣的繪畫作品感到好奇,不過看了這一章節,我卻發現畫作本身雖然露骨卻不猥瑣,畫面人物沉浸其中的狀態,其實體現了人體本身的能量,性感卻又誇張的肢體語言,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超現實主義,確立了春畫的獨特繪畫領域,你能從中看見的已經昇華成了一種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市民藝術了。

所以,想看什麼奇怪知識或者姿勢的人就散了散了吧。笑。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對日本文化有濃厚興趣的,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浮世繪》啦。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