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不是一个打工人? 实证30天写作挑战

实证30天写作挑战

  • CHALLENGE 1:第一天不妨放松些随便写些想写的

不平静的11月,有一个词——打工人,赤裸裸地上了年度网络热词。缘于某富二代打着“工人”的旗号,行对工地工人之揶揄的一个Vlog。一时之间,群情激昂,“打工人”成了消费谈资。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但却不敢迟到,因为迟到扣钱,早安,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早上好,打工人。

爱情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打工才是,早安,打工人。

靠别人是公主,靠自己是打工仔。

......

打工人,本是惹不起眼的平凡的三个字,但成为富人阶级娱乐消遣之后则显得格外的刺目。每一个为生活而努力工作的人都是“打工人”,包括我,也可能包括你。

舆论的歪瓜裂枣、冷嘲热讽终会成为过去。身为一个打工人,我觉得还是开心最重要。正如张爱玲所写的那样:“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当是快乐的。”

尊敬

每个为生活而努力工作的人都值得被尊敬。只有尊敬打工人,才能多一份理解。如果不能真正理解一个人,那也很难可能尊敬他人。

尊敬农民,才能知道粒粒皆辛苦;尊敬外卖小哥,才能理解送餐延误多大点事,不至于差评;尊敬环卫工人,每一天崭新的城市是他们最大的功劳......,同时,也尊敬下自己,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的样子。

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职业)不一样,但哪能高低贵贱区分呢?身为打工人的我们向外就该不仰望不俯视,不卑不亢,向内则该审视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好。

审视

有媒体说:“‘打工人’三个字体现出当代年轻人的绝望,看不到努力工作改变生活现状,甚至实现阶级跨越的希望”。这未免过于悲观,谁都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企业家。成功,都得从先成为一个打工人开始。

古语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身为打工人,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工作上知行合一,勤而行之。

  • 坚持

坚持,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决心,并在自己的主航道持之以恒。在这个话题上,我自己可以充当反面教材。从大学毕业到现在6年多的时间里,在各个行业里来来回回起么换了有5次的工作。

每一次的跳跃,如果不是一种跃迁,而都是要从零开始,一两次也就罢了,次数多了就是无头苍蝇。那段时间的浮躁与迷茫,自己真的像无头苍蝇,四处乱撞。

所以,坚持留在自己所在的行业,沉淀那些通用的职场经验,才是一个称职的打工人。拿自己和我的那些坚持在他们的行业上的同学相比,大都已经是资深的电子工程师,而我还只是一个不上不下的程序员。

  • T型

想在社会立足,必然要有技傍身。所谓 “T型”,既要求自己能在专业上不断精进,又能在多个领域有所涉猎。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所说的1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地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所以,想成为自己行业的专家,起么得1万小时的专业训练。说的还是得坚持,不要随便转行。

在多个领域有所涉猎,在我看来,倒不是非得成为一个全面的通才。而应该是对自己主业的一个赋能,让我们已不同的行业视角来审视自己。如此,可能让自己走得更快更远。就拿我自己来说,快速的入门并上手一门编程语言应该算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在算法逻辑上提高优化的技能已经在架构层面思想上和能力上的提升。

总结

谁还不是一个打工人?积极而冷静地直面对“打工人”的揶揄,回击的最好方式,是审视当下的自己——如何成为一个有为的“打工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