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057】讀《三國全史》電視劇三國演義和三國全史的區別是什麼?

中國四大名著,我們沒有理由不去讀一遍。

在追劇《三國演義》的同時,我聽到了很多來自旁邊人的評價,比如說:“真實的周瑜如何如何,電視劇把人物角色醜化了,劉備是一個“愛哭鬼”,關羽很自負”……

面對種種聲音,又由於自己的不確定性,不如自己找書本去閱讀。拋開每個人的個人見解,自己去讀了,才知道事實究竟是怎樣。

於是,我去圖書館借了《三國全史》。要說,我的初心原本是看《三國志》,原版原著,真實度可能會更高。

但是拿到《三國志》後,我發現裏面內容是古文著作,讀起來難度比較高,而我喜歡選擇做容易的事情,就選擇了《三國全史》來參考閱讀。

看此書的目的在於對比電視劇中演繹,看真實的三國曆史及人物究竟如何。

讀完《三國全史》我發現,《三國演義》裏的演員們演的是真不錯,電視劇的講述基本符合歷史事實。

從人物性格甄選,到戰役故事等介紹,《三國演義》和《三國全史》並沒有很大出入。不想閱讀書籍的朋友,可以看電視劇瞭解三國曆史,想和我一樣通過閱讀書籍探究一番的,也同樣歡迎你的加入。

《三國演義》由《三國志》改編而成,《三國志》是《三國演義》的基礎,《三國演義》讓《三國志》演繹的更加生動真實。

可能追劇的效果比讀書好一些,但讀書可能讓你瞭解的更全面,有些故事電視劇並沒有演繹出來。比如說,鍾會與鄧艾的關係,在爭奪滅蜀之功時,兩人最後都遭到了司馬昭的清算。

而且,有些故事電視劇誇大了歷史事實。比如說,諸葛亮對孟達七擒七縱,打仗當中的諸葛亮真的有這個閒心嗎?電視劇曹丕冷落夫人甄宓,其實剛開始曹丕還是挺喜歡甄宓的。電視劇中司馬昭清算曹爽等人政權,書中是司馬懿做的清算。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帝王功成名就之日,就是功臣喪命之時。不懂規律,必有遭殃。

名譽、權利與人身安全,總搞的人惶惶不可終日。直到現在,仍在上演。

但是三國裏的一些人物,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也是讓人可敬可佩。

比如說,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魯肅、荀彧、趙雲、陸遜。這一派人物有智、有謀、有胸襟、有膽識、有忠於內心的信念,綜合素質極強,這些人物是三國故事裏的最大看點。

三國中最精彩的一部分,便是這一部分人的演繹,而他們子孫後代的演繹,再不能超越他們父輩這一代偉人。智囊對智囊,英雄對英雄,這是何等精彩的一個三國呢!

《三國全史》這本書,可讀性一般,流水賬式平白敘述,趣味性不高,作者總結很少,而且不夠深入。

也許有人會問,歷史書還要趣味性嗎?其實是真有,比如說當年明月老師的《明朝那些事兒》,還有野狐狸老師的新書《宋朝進行時》,這兩套歷史書趣味性非常高,而且作者對人物心理活動把握精準,描寫深刻,加上作者的獨到見解,往往令讀者深思。

一本內容優秀的書籍,不但是介紹了什麼,而且需要有作者的獨到觀點,給予讀者什麼樣的啓發,或者提供給讀者一種建議和幫助等,這些纔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有平平淡淡的講故事,可能連小孩子都會睡着。

而且,書中不知是印刷原因,還是校對的原因,書中最後有人物邏輯上的錯誤。比如說,上一句說皇帝死了,下一句說這位皇帝又做了什麼,人物上一個字的差錯,意思就變了。雖然這不是什麼大毛病,但是真真切切出現在書末。

文章內容,這是其一。

其二是,本書的宣傳態度。

書面封皮“撕破文藝杜撰面孔,直面三國曆史的真相”。不是說接露了“真相”,文藝全都是假的。演繹基於史實,可能有所誇大,但作者呈現出的“真相”,真的是真相嗎?

真正的“真相”,天知,地知,也許有一部分沒有被記錄下來呢?

書面宣傳此書是“皇皇鉅作”、“重磅鉅獻”等字眼,個人感覺有些誇大其詞。雖然我讀書不多,但是讀到的好書也有幾本。

真正內容豐富,見解獨到的作者往往是以自謙的態度呈現給讀者,對於不確定的事,不做過多解釋,分析有道,不多寫一個累贅詞語,這樣的態度和作品才讓人連連稱讚,也是作者自身功力的體現。

而南門太守這本《三國全史》可讀性一般,作爲已閱讀完此書的我來說,建議大家去看電視劇《三國演義》,比較直觀。

我讀的是《三國全史》下冊,《三國全史》分爲上下兩冊。上冊被不知名人士借走,我先探索的下冊,改天去還書,然後再把上冊借來看。

雖然它讀起來趣味性不高,但我還是想研究一下,因爲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目的。要幹,咱就幹完吧!

下期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