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暴》——一個悍匪的殺傷力和智商逐漸下線的憂桑。

以下全是劇透,歡迎看完回來討論。


電影對於年代的還原還是非常到位的,1990-1994年間,正是我國承辦亞運會的時間,熊貓盼盼吉祥物也因此得名,也就是一開頭金店裏舉着金牌旋轉的那個裝飾物。

不得不說,作爲警察和悍匪,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已經做到最佳的呈現了。對於悍匪最終落網是因爲其母親和情婦爲突破口才得以破案,原型張君可是有5個情婦,殺害50餘人,搶劫現金600餘萬元,還有自己精銳的作案團隊。

不過有幾點沒有呼應好:

一是團伙成員大狗後來因爲張隼被警察壓制的不敢行動,所以自己跳出組織開啓了走私的業務(暗示走私開始火起來,但是和劇情沒關係啊),也是一樣發財,還不會引火上身,打羽毛球那部分說是讓大狗過來共商大計,但是大狗最終也沒出現。只是團伙被堵在民居里,才知道大狗確實是和他們分道揚鑣了,當時死了2名團伙成員,張隼和自己的死忠粉跑掉了,本以爲以他兇殘的性格會去幹掉大狗。所以單說大狗,是想說什麼呢?張隼的惡不那麼徹底:搶劫中一言不合就爆頭,殺重傷同夥的時候又很絕決,但是面對大狗脫離組織,成員面臨分崩離析,又像是被人拋棄的小情人一樣怨憐,你的兇狠去了哪裏啊?同夥都不怕你啊!

二是介於鍾誠已經找到了張隼和情婦的位置,那麼爲什麼張隼不能找到鍾誠的家人進行反制呢?畢竟一開始叫交代了鍾誠有一名正在上小學的女兒在電話裏問了個數學問題。如果只是爲了呼應兩個在圓環內相向而走的人總會遇上,其實有很多種方法,以爲後來他女兒會被威脅,但也沒有發生。你怎麼不學學人家警官師夷長技以制夷呢?他的聰明又不那麼可信,比如一開始總是能切中警隊的活動路線,明明覺得他這也算智商很高的犯罪了,但是從那個望風的被打死,好像張隼的腦子也一併丟了,再也摸不準警隊的脈門,也體現不出機靈勁兒了,難不成那個望風的纔是成事兒的關鍵,有着別人替代不了的工作能力?

三是卡在警車裏的警員,憑藉最後一口氣拉開了悍匪的後車門,導致錢箱掉落,悍匪白搶了。其實這個地方是觀衆情緒的一個提升點,好人犧牲了,壞人孤注一擲但是卻失敗了。(劇中有個警隊的宣貫,說是犧牲警員“不讓壞人拿走一分錢”的精神臨死前拽開車門,其實這句口號有些蒼白,儘管呼應的很好。)張隼一開頭一切都盡在掌握,聰明的不得了,遇上到嘴的鴨子飛了這種事兒,應該會使他觸底反殺,來一波計中計。然而並沒有,張隼就像是幽怨的小媳婦,叉腰生氣,一跺腳轉身開始跑路。讓自己的女人辦了假結婚證然後趁機逃跑,自己則躲到老媽的浴場去,導致後來的浴室大戰中被抓。

其實最後找到浴室就已經宣佈張隼失敗了,既然已經查到他老窩,怎麼也不會讓他跑了,不然警察威風何在?鍾誠可以包圍浴室,雖然不認識張隼的相貌,人員悉數押走就行了,但是還非要正面交鋒一下,也是爲了藝術呈現吧,雖然哥沒見過你,但是哥能套你話,結果智商下線的張隼果然一上來就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貫穿全劇,唯一可信的就是鍾誠的堅持和老道的經驗纔是邪不壓正的法寶。

相比同樣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解救吾先生》,王千源在裏面飾演的悍匪華子,可謂是有勇有謀,要不是不小心吐露了“蘋果樹”,吾先生真的就人間蒸發了。華子在劇中和警方的對峙中所展露的兇狠和機警,前後保持一致,觀衆會有種這人這壞,還特機靈,不好搞的感覺,這點上要強於《除暴》的張隼。

最後,這部電影真的還是值得走進電影院的,道具、背景、鏡頭都非常好。也有很多呼應:

1.張隼看警匪片,想看看警察怎麼抓賊。

2.鍾誠看警匪片,想看看壞人怎麼當壞人。

3.圓環內兩人相向而走,一定會遇上(大致)。爲了暗示不論悍匪怎麼蟄伏,最終都會被警察抓住。

4.不讓他們搶走一分錢(大致),暗示警察拼盡全力的決心。

5.張隼總讓人給他講個笑話,原因是他想講給耳朵不靈光的老母親聽,但是老母親聽完了他的笑話的第二天就無可奈何的把他出賣給了警察。影片裏的母親應該是不知道張隼的全部劣跡的。

6.“一根繩子就夠了”從犯罪工具,到繩之以法,一根繩子真就夠了。

前2條說明好人壞人還都挺愛學習,但是能否出真知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還是警察學習分析得更加有效一些,對張隼的活動、生活地點漸漸開始掌控起來。後4條,嗯,略無趣。

演員阿祖和王千源真的很贊,春夏隨時準備拿槍婁了自己的狠勁兒,比悍匪還狠啊,對自己狠纔是真的狠。值得走進影院,去貢獻票房,回來討論電影哈!

另:

有些人說在浴室的打鬥爲什麼浴巾沒有掉下來,就好比問綠巨人變狂暴後,爲什麼短褲不掉來一樣可愛,因爲掉下來就過不了審查了。想看浴巾掉下來的可以去找Viggo Mortensen有部黑幫的片子,在浴室打鬥,兩個裸體的男人,就那麼打……感興趣的自己去找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