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老師

一直在想給孩子選課外培訓班的老師應該看重什麼?知識淵博?嚴格程度?

現在網絡真的很發達,想學的各種知識基本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再不濟花點錢,也比線下便宜太多了。但是如果孩子小,或者自制力不夠,無法集中注意力,那網課確實不太合適。所以基於各種原因總得選一些線下的課程。

但是線下的課程真的是參次不齊。有些是大的連鎖,有些甚至開在了小區的居民樓裏,幾個老師一合計就是一個小型培訓班。那到底該選什麼樣的呢?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我們看重知識的淵博,那麼現在小學生其實家長完全可以輔導,興趣班,家長也可以在網上找相應的網課自己輔導。況且現在的家長很多都學歷很高,動不動研究生博士,所以知識本就豐富。

那找老師的意義是什麼呢?我認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

首先,老師是否對所對應的年齡段的孩子的特點是否足夠了解,是否真正用心和孩子溝通,是否有和各式各樣孩子溝通的經驗。家長很多時候教孩子,孩子不聽,不是因爲是家長他就不聽,而是不知道怎麼用孩子的語言和孩子溝通講道理。

孩子每天都在成長,但家長很多時候未必。而作爲老師的專業度首先應該體現在是否真正瞭解孩子,是否願意瞭解孩子,是否有耐心,是否真的愛孩子。

其次,因材施教。人們常說:嚴師出高徒,很多機構的老師也會這麼要求。比如朋友小陳,她家孩子學鋼琴,手指一直改不過來,老師非常嚴厲,說家長:“你太佛繫了,要是我,一次給他打過來!”同時老師對孩子的言辭也很難聽。這樣的老師其實非常普遍,也其實算挺負責,但是卻不願意瞭解孩子,也不願意根據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徵進行因材施教。同時,對嚴師出高徒也有很深的誤解,他們意義上的嚴就是嚴厲嚴格,卻沒有考慮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年齡,性格特點。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也不一樣。如果只是單純的硬性的,強制的給孩子灌輸知識,那老師比家長的優勢是什麼?孩子會聽嗎?效果就更不用說了!

第三,很重要的一點,孩子學習的過程是不是開心,孩子是不是喜歡這個老師。一直以來我們被灌輸的思想是:學習是很苦的,我們要好好學習,以後才能怎樣怎樣?可是人這一輩子不是,現在不幸福,現在苦,未來就開心了。就好比我們上學時,說考上大學就開心了,上大學時,說找到好工作就開心了,可是真正工作了以後呢?

好像永遠沒有開心,永遠沒有盡頭。久而久之,就喪失了讓自己開心的能力。所以讓孩子開心,保持孩子的開心,在學習中讓他開心,在家裏讓他開心,活在當下,擁有開心的能力更重要。

所以,選一個讓他在學這個知識點的過程中,讓他覺得這個學科是有趣的,碰到難點時,這個老師是樂觀開朗,教他怎樣一點一點打敗難題獲取成就感,帶領他一起開心的度過這個有意思的學習之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