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季 242|在危機中育新機

在危機中育新機

——讀博爾諾夫《人類教育學》有感

危機,對於很多人來說,給人們帶來突如其來的遭遇,因此,人人常常想遠離它。但從一定程度來說,危機是無法避免的,其實,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沒有戰勝危機的信心和勇氣。

我們大多數人面對危機時,認爲是一種偶然現象,博爾諾夫認爲危機是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危機的發生帶有必然性,只要人生存下去,他必然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危機。人們遇到危機時,常常會想着逃避,而事實上,危機無法逃避,博爾諾夫認爲,危機也對人生具有積極意義。危機雖然在任何時候都會發生,但危機給人們的帶來的災難是可以戰勝的,而當人們一旦戰勝了災難,重新開始生活時,就會覺得格外輕鬆,因此危機往往與人生的新起點,緊緊聯繫在一起。

講到危機時,我不得不提起自己曾經的一段經歷。在上初中的時候,我由農村轉學到了城裏,由於在農村成績經常名列前茅,倍受老師的青睞,可轉學到城裏時,優秀的學生比比皆是,第一次考試一下子滑落到班裏十幾名,加上新轉學生,同學之間關係較爲生疏,同時又倍受老師的冷落,一下子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消沉了意志。那個時候,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上的危機,而是順其自然。好在初中畢業時,勉強考上高中,一直到高中畢業,再也沒有步入過好學生的行列。這是一次失敗的危機,在危機中,少年的我,並沒有在危機中獲得新的生活。

參加工作後,三年前,工作遭遇全面危機。由於學校領導做了調整,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部被否定,工作量加大,學生成績提升,評優樹模卻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意識到自己要在很長一段時間處在危機中,如何面對這場危機呢?我選擇了用讀書和寫作的方式沉潛自己。危機中,暫停了自己所有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工作,步步處在艱難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默默前行,每一項工作都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那時候的我,如臧克家筆下的生活,生活就是一萬支箭等着你一次的不檢點。無論教學、批改學生作業,還是教案的書寫,絲毫不敢有任何馬虎,繁重的額外工作壓得我幾乎喘不過氣來。那些多增加出來的工作與教學任務,於任何人來說,幾乎不可能完成。怎麼辦?思前想後,除了尋求突破,別無他法。我一方面探求高效課堂,努力提升學生成績,另一方面提升工作效率,增加業餘學習時間。

三年來,每一個日夜都是如此,現在,高效課堂反而讓教學更加輕鬆,練就了高效率工作,反倒可以承擔更多工作。因爲一頭扎進閱讀與寫作中,三年以後的我,對於教育可以侃侃而談,對於文章可以隨時提筆。因爲如此,又成了身邊衆多老師們學習的榜樣。

博爾諾夫說,人可以通過危機的威脅獲得真正的自我,樹立穩定的,不怕任何外來影響的,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從而可以使自己成熟起來,堅定起來。的確,當自己在危機過後重新站立的時候,我變得更加堅強,我甚至感謝過去那些苦難,正式由於各種危機、各種磨練,才讓今天的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危機不分身份,不分場合,隨時都會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尤其要利用危機對學生進行教育。當學生遭遇危機時,教育工作中必須千方百計幫助學生戰勝危機。當危機發生時,家長或教師慣用的做法就是代替學生去承擔困難,或者藉助外力幫助他們消除危機帶來的困難。博爾諾夫說,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告誡防止青少年在遇到危機時消沉下去或誤入歧途,可以通過號召把青少年的力量動員起來對付危機,從而推動他們恢復中斷了的發展而重新走上正道,激發他們拼搏的意志,從而培養他們具有一種不屈不撓的頑強品質。

一個人一旦擁有了這種良好的品質,他在未來的道路上,遇到問題時,也會迎刃而解。教育,除了傳授給學生必要的知識外,還應給學生注入一些必要的優良品質,如:良善之心,悲天憫人的情懷,高雅的志趣,堅強的意志,健壯的體魄等,當學生走出學校時,學生身上自帶的品質會決定着他們未來的發展。但教育工作者,並不能刻意去促使危機生成,也不能抑制危機的出現,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啓發和引導幫助青少年戰勝危機,從而培養他們具有戰勝危機的優良品質。

危機,對一個國家來說,同樣存在。習總書記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是危機並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要“善於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大到國家、民族,小到個人、學生,危機不處不在,既然危機無法躲避,那麼就讓我們在危機中育新機,在新機中求變局。在危機中,培養戰勝困難的堅強意志和良好品格,這不正是目前當今社會人們所缺乏的精神嗎?

親愛的朋友,假如你現在正處在危機中,一定不要氣餒,請鼓起戰勝危機的勇氣。經歷過危機的人生,一定會更加精彩,只有正確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危機,當危機過後,我們纔會站在更高處。

2020年11月25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