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有界限嗎?提出性惡論的荀子:這從來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世界 1、以孔子、老子學說爲基的荀子性惡論 2、善惡有界限嗎? 3、這個世界,從來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

文|顏小二述哲文

幾千年前,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齊聚一堂”,動盪的時代、開放的時局、對人才的尊重,讓他們得以基於自己的人生經歷,盡情描述“眼裏的世界”。

儒家孔子說,這春秋亂世的顛沛流離,是因世人“不守禮”。

道家老子說,這戰爭年代的爾虞我詐,是因人們違背自然過度逐欲。

或許是受了孔子的啓發,又吸收了道家老子思想,荀子“冒天下之大不韙”一般,提出了他的“性惡論”。

在那個甚至有些迷信“鬼神”,在那個以“良善”自我標榜的年代,荀子的“人性本惡”,雖一石激起千層浪,但在後來的好多年裏,孟子的“性善論”很受歡迎,而荀子因“性惡論”被詬病了好多年。

顏小二今天要說的是,荀子之性惡論,是以“守禮”爲善,對人的自然“本性”,並不是字面意義那般的絕對否定。

而善和惡的界限,從荀子之“性惡論”來看,在“守禮與不守禮”間,於顏小二來看,就在人的“一句話”間,畢竟,這“禮”的制定者,還是人;而在思想家眼裏,或許這界限,從一開始就不明顯。

1、以孔子、老子學說爲基的荀子性惡論

就顏小二對荀子思想的瞭解,荀子議論“惡”,是基於世俗社會的,他議論得十分落地。

首先,荀子接受了道家的“自然之天”,這便註定他會去否定孟子性善論裏的“良知良能”。

道家思想雖然不贊成區分,但是一直有個潛臺詞“自然而爲、順應自然爲善”。

接受了道家“自然之天”的荀子,便看到了“人爲而僞”的對立面。

同時,荀子又繼承了孔子“維護禮制”的“遺志”。他基於俗世視角,將維護社會秩序之“守禮”的行爲,看爲“善”,反之,縱情肆欲、不守禮法,則是“惡”。

如何理解荀子的“性本惡”呢?

我們知道,“禮”最本質的作用,是規範人的言行舉止,做事有禮有節,繼而有所爲有所不爲。這背後,其實是對人“本性”(慾望)過度“膨脹”的壓抑。

比如“喫”是人的生來之慾,後天不守“禮”,吃了別人的東西,吃了不該自己喫的東西,甚至搶奪別人的東西。人人都這樣做,社會就亂套了,這是“惡”。

於此,我們不難看出,荀子之性惡論中的惡,說的是人的本性不加節制發展,會爲了一己私利,人爲而僞,有向“惡”的趨勢。

2、善惡有界限嗎?

那麼善惡有界限嗎?對於普通人來說,有,對於思想家來說,或許就是沒有了。

我們知道,荀子提出的“性惡論”,最後還是在維護“禮儀制度”。這種時候,他的觀點在表面上大抵應該是這樣的:合“禮”的,是“善”,不合“禮”的,是“惡”。

但過去的“善”,一直是“善”嗎?不見得。

比如我國封建社會,曾有裹腳的陋習,這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文化中,“裹腳”是美,是“善”一般受人追捧的存在。但是,裹腳對於我們現代人而言,是妥妥的“惡”。

於此,善惡有界限嗎?一定歷史時期內,在普通人眼裏,所謂的善,則是公認的“規則”之內的東西,這個規則,在荀子那個時代,叫“禮”。

但是,思想家對善惡界限的分析判斷,可能就不是這麼“簡單”了。

荀子說的“性惡論”,是在否定人的本性?不!他只是說人的本性裏面有“惡”的種子,但是種子本身並不是“惡”。

荀子曾經說過:

“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性情也。”

也就是說,在荀子眼裏,人身上與生俱來的動物性特性如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等等,需要加以節制,在後天教化中合理壓抑,以此讓自己“守禮”,成爲“善”的存在。

一個本身即“惡”的純粹的“黑”的存在,如何能“變白”?

所以,在顏小二看來,荀子一開始,就沒有絕對否定人性,他以人先天慾望在後天不合理的發展爲“惡”。

那麼這個“不合理”的度在哪裏?不同的歷史環境條件下,是不斷變化的。於此,善和惡的界限,可不就是不斷在變化嗎?

3、這個世界,從來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

顏小二一直覺得,這個世界從來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黑和白太鮮明的時候,反而是不太正常的時候。

古人常說,忠義不能兩全,忠心的人不義,可以說是善嗎?不忠於主,卻講義於朋的人,這又是多大的惡呢?

【本文爲顏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發佈,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爲,發現必究】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兩週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

想持續瞭解更多蘊含哲理的國學知識,想持續從電影、文學作品、人生百態中體察更多人性的高尚與悲俗,可關注微信公衆號“顏小二述哲文”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