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改變他人,就要改變自己”,應對壓力先要區分開事情和認知

中午去食堂喫飯晚了些,免費的稀飯沒有了,習慣了來一碗稀飯,頗有些不適應,感覺不舒服。

接下來觀察後來就餐者的反應,頗有趣味。

有人看到稀飯桶乾淨了徑直離開喫飯去,有人站在那裏張望等待,有人走去向服務人員反饋。

這些言行透漏的是情緒反應,也反映出各自心理健康水平:直接表達訴求的人心理健康,壓抑情緒心裏嘟囔不停的心理不健康,而那些打人罵人付諸行動者是心理不正常。

稀飯沒有了這類小事情,不會讓人當下的心理狀態表現不正常,但是健康不健康的區分還是很明顯的,像我這類盼望“候補稀飯”趕緊端上來,同時嘟囔這麼久了還沒有端過來,就屬於心理狀態不健康。

都說“情緒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就是要通過觀察情緒應對方式,來揭示不同心理健康水平。


接下來,想說的是壓力源和壓力應對。

沒有了稀飯這個事情雖小,也是壓力源之一,只要你感受到了不舒適,有了壓力感受。

壓力是情緒的另一個說法,也是主觀需要和客觀事物關係的反映。進一步說,壓力感讓我們感受到失控,就是主觀需要沒被滿足的結果。

由此壓力產生也分作兩部分,一個是客觀事物,也就是壓力源,再一個是主觀慾望需要,也就是認知模式。

由此壓力應對也就是這兩個途徑。

一是改善客觀事物,消除壓力源。

本例的壓力源很簡單,就是稀飯沒有了,解決之道是工作人員很快就把新燒稀飯端來了,也就解除了消極情緒,壓力感解除。

可見,壓力產生後首先是找到壓力源,可以按照人際、家庭、職場作區分,然後嘗試先改變壓力源,緩解壓力感受。

壓力源的存在,讓我們慾望失控和需要受挫,類似給了我們一個懲罰,這讓我們很難受。爲此,一旦壓力源去除後,相當於懲罰消失,給了我們負強化的感受,也就是積極情緒實現。

二是調整主觀需要,認知多視角。

能改善或者直接去除外在壓力源,當然是最好的方式了,這也是本能的改變環境方式。

比如,某些人讓我們憤怒至極,我們希望他們“馬上消失”,真能如此再好不過了,這就是消除壓力源。

然而,理性告訴我們這種情況太少見了,壓力源的消失這個情況有,但更多的是無法消化,尤其木已成舟的事情,我們實際上無能爲力去改變事實。

這時候就要選擇第二方案,也就是改變我們心理需要,改善我們認知看法。通俗的說法就是,“不能改變環境,就要適應環境”,“不能改變他人,就要改變自己”,“先同化再順應”

具體又有3個步驟,對照午飯沒有稀飯這個事情,改變自己如下:

1、加強挫折耐受力。也就是進行感覺適應,面對壓力或負性情緒,要有抵抗之力,如臨大敵之際要穩住陣腳,兵臨城下時候要忍耐堅守。

這就是老話,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2、調整慾望需要。多視角解釋事情,把固執認知想法鬆動些,牢記任何事情都有無數種解決辦法。比如沒有稀飯這個事情,可以接受各種可能,不喝稀飯也可以接受,最差情形也差不了多少。

3、採取有效行動。有忍耐性,調適慾望需要,接下來就是行動了,重要的不是什麼行動最好,而是去嘗試做些改變。比如沒有稀飯這個事情,有效行動包括表達訴求、換成喝熱水、嘗試不喝稀飯適應變化等等。

總之,壓力出現,也是負性情緒的表達,涉及客觀人事物和主觀需要能動性兩個因素,我們能改變外在人事物最好,不能改變的話就要迅速改變自己。

用這段著名祈禱詞說,就是:“賜我一顆勇敢的心,改變那些能改變的;賜我一顆平靜的心,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賜我一顆智慧的心,區分哪些能改變哪些不能改變。”

處理壓力問題,就是先區分是否能改變環境,再進行理性應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