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冊建築師繼續教育改爲上網課,內容是《裝配式建築系統集成與設計建造方法》
這是建築設計的新課題,有吸引力。我選擇在家上課,期間還可以泡茶,煮咖啡,榨橙汁,隨意,舒服。
今日第一天,上午講課人:張南行(廣州市設計院 )課題:裝配式建築系統集成與設計建造方法
(一)裝配式工藝的理論基礎
1、關鍵詞釋義:工業革命
1-1、裝~動作;配~標準。注:跟着一定標準將零件,配件組合成新的產品
1-2、標準
1-3、裝配式建築。裝配式建築在中國歷史上己實行很久,古代已有定製式的建築物,如廟宇,宮殿中的斗拱。
1-4、建築工業化:建築設計,零件生產製造,施工工藝,設備裝配等……從手工業生產向大工業生產轉變。
2、裝配工藝的演進
裝配工藝是人類工業革命後,爲提高生產力,通過某種產品分解後,總結出通過對其組成的基本部件或零件進行組裝而生產出問形狀,同功能,同品質的工藝過程。
3、裝配工藝的發展與延伸
(二)建築與裝配工藝
1、建築零件(部件)的工業革命:
1-1 建築圍護結構
1-2 結構受力構件
2、建築零件(部件)帶來的建設方式變革
2-1 手工操作時代
2-2 裝配工藝時代 (關於五化: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和信息化管理)。
2-3 建築裝配式建設是行業的工業革命,產業化中部件生產鏈專業供應,市場可規模化發展。
機械化:現場施工機械大量取代了人工並提高效率。科學化:部件生產,安裝施工,材料及部件採購,項目管理,成品驗收等均可有效控制。
(三)囯內外裝配式建築的發展歷程
1、國外裝配式建築發展概況。參考日本裝配式體系與技術。
2、國內裝配式建築發展歷程:我們經歷了“初創期” “發展期” “轉型期”
2-1 發展期有幾個階段,如下:
1949~1978年~快速解決住房缺方法思想,發展標準化生產,機械化施工和標準化設計的建築工業化思路,創立建築工業化的住宅結構體系和標準設計技術,主體結構裝配化。
1979~1998年,進行工業化生產的建築技術和理論體系
1999~2010年,以住宅產業爲發展目標,由傳統建造方式向工業化生產方式轉變,對保障居住性能的工業化住宅體系和集成技術體系進行綜合性研發,推動了住宅工業化建設。
上世紀90年代取消分房,住宅市場化,由開發商提供,裝配式建築暫緩。
2-2 轉型期
2010年以來,國家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然要求,提高城鎮化建設的要求。出臺了《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等5個文件。
囯家計劃,在2020年,新建築中裝配式建築達到15% 。同年8月28日,中央部委聯合發了《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代發展的若干意見》。
3、國內外在裝配式建築發展過程的比較
(四)國內外裝配式建築體系概況
1、西方裝配式建築的特點:
1-1 SAR支撐體住宅理論與體系:建築由骨架和可分開構件這兩個部分構成。這個理論,由荷蘭建築協會SAR提出。
1-2 Open BuiⅠding建築理論與體系 層級劃分/城市.建築.部品.
層級實體:城市,其耐久年代爲300年
層級實體:建築,其耐久年代爲50~100年
層級實體: 部品構件,其耐久年代爲10~25年
2、日本裝配式建築特點:
日本吸納開放建築思想後,發展出新型建築供給與建設摸式,建築體系和設計方法,以適應工業化生產方式解決多樣性和適應性課題,在提高結構和之心安部品耐久牲,設備部品維護更新性,空間靈活可變,更新。
日本的SⅠ,即可持續建築理論與體系:支撐體,填充體/耐久性,靈活適應性,更新性
3、我國面臨的裝配式建築特點:
中國目前還沒有成熟的裝配式建築體系。目前是政府在強力推動,並頒發一系列裝配式建築技術標準。
例1)遠大集團的引進日本的遠玲盒子衛生間。
例2)2010年上博會,遠大用一個星期建起一棟16層的鋼結構建築。
例3)萬科的住宅“萬科5+2+x”的建造技術體系。
例4)碧桂園公司開發的高層建築中提出的SsGF工業比模式。
(五)裝配式建築與可持續發展策略
1、國際視野下的裝配式建築建設方式:(照片)如,日本開放建築與SⅠ往宅建設實踐
2、國內裝配式建築發展的挑戰:
2-1 建築部品生產社會化是保障:模塊化部品
2-2 生產建造方式革命: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運維
2-3 產業化構件,部品生產。
3、建築師在裝配式建築發展中心角色與作用
建築師應把好設計龍頭,當好建築工業化的探索者,成爲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推動者。
下午講課人:曹栩(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華南設計中心)
課題:PART2 裝配式建築的系統集成方法~頂層設計
(一)廣義裝配論
1、裝配式建築理論
2、裝配式建築閃涵
3、裝配式建築的基本特徵
4、我國裝配式建築新型生產方式的特徵
5、建築產業現代化與裝配式建築體系
6、我國發展"新型裝配式建築"的意義
注意:新型裝配式建築的概念
(二)建築生產論。
1、開放體系論與裝配式建築
1-1 建築通用體系(開放姓建築體系)
1-2 建築專用體系(封閉體系)
1-3 SI 建築體系:建築支撐體S 和建築填充體I 完全分離體系(分5點)
1-4 《百年住宅建築設計與評價標準》的研究與編制背景。目標有5部分。
100年結構耐久性設計+Sl 建築體系:百年建築指建築主體,百年生涯指建築的使用年數。
2、建築產業化
2-1 國外建築工業比與裝配式建築的發展歷程:萌牙期,展開期,發展期,成熟期
2-2 日木裝配式集合住宅與集一成技術體系化的演進:工業化時期(上世紀50~60年代) 產業化時期(上世紀70,80年代) 可持續化時期90年代後
2-3 我國建築工業化與裝配式建築的發展歷程:初創期涉及到數量與質量 發展期指2000年後10年 轉型期指2010至目前。
2-4 我國裝配式集合住宅與集成技術體系化的演進。
3、建築產業現代化,新型生產建造裝配式建築體系
3-1 國際可持續發展視野下的新型生產建造方式(有4點)
3-2 我國裝配式建築發展與可持續建的挑戰(有4點)
3-3,邁向可持續建設發展摸式的裝配式建築的未來一展望。
概念1:部品,部件,裝配式建築
(三)PART2 裝配式建築的系統集成方法~頂層設計 全篇架構及版面說明
1、建築產業現代代國家建築標準設計體系(內核,結構,外圍護)
摡念2:集成化部件(單一現場組裝) 模塊化部件(單一,在工廠組獎成複合品)
1-1 建築產業現代化建築部件~NBP體系及體系構成。 其特點(4點)簡述爲建築壽命由建築支撐體即結構承擔。
概念3:裝配式住宅 管線分離
1-2 裝配式建築批量生產的標準化及體系構成
2、系統集成化
2-1系統集成化基本方法
關健:管線分離,乾式工法,協同設計。模塊化,集成化,通用化。
2-2 BlS 裝配式建築構成體系
關健:像生產工業產品一樣造房子。標準代,工廠化生產,機械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
3、裝配式建築體系
3-1裝配式建築體系(4個系統~結拘,外圍,設備與管線,裝修。統一協調,優化組合)
3-2 要點說明
4、主體工業化/建築主體工業化
摡念4:裝配式內裝方式,可逆安裝方式
5、建築內裝配式
5-1 裝配式內裝方式:產業技術化,建築長壽化,品質優良化,綠色低碳化
5-2 建築內部裝配式:(1)裝配式牆面與隔墻部品(2)裝配式吊頂(3)裝配試樓地面
5-3 部品:(1)模塊化部品體系 (2)技術集成部品:整體衛浴部品,集成廚房部品,系統收納部品。
6、正確理解裝配式建築
1)國家發展戰略層面 2)技術層面 3)對於現實的思考
全章關健詞:
1,廣義認知論,新型裝配式建築
2,管線分離,乾式工法
3,協同設計,BⅠM技術
4,模數化,標準化,通用化
裝配式建築的案例分折,有30例
案例之一:成都都江堰向峨小學~輕型木結構體系的學校,箱型木結構。
案例之二:上海西岸人工智能大會B館項目
案例之三:義烏互聯網之光展覽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