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鬧市的九十九間半(十五)


津逮樓中絲竹管絃雅韻天生九畹,

人文道上才情膽識大名高矗兩間。

這是津逮樓南面柱上的楹聯。這座僅存了21年的“津逮樓”,是當時南京最大的私人藏書樓。

“家有梧桐樹,招得鳳凰來”。與任何歷史上著名的雅集一樣,當年的津逮樓,可謂金陵古都一處最具地標性的文化高地,雅集談笑皆鴻儒。

當年來這裏的常客有:乾隆進士姚鼐、孫星衍;嘉慶進士程春海、伍長華、張敦仁、朱蘭坡;道光進士馬沅,以及清代南京著名詩人、學者朱緒曾、胡心齋、邢竹心等等。津逮樓成爲當時諸多名儒大家最喜愛的文壇交流集會之地。



甘熙的父親甘福雖然不喜歡詩歌吟詠,但富甲江南的藏書樓“津逮樓”在他手上所建。而經過近半世紀節衣縮食,奔波於吳越之間蒐羅古籍善本,積書多達十餘萬卷;到了甘熙主持時,藏書更爲豐富。

甘熙是清代中期著名的方誌學家,一生經歷豐富,著作等身,是金陵甘氏由商入仕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他坐擁甘家大院這片幽悠廣闊的宅子,將士大夫的精緻文化演繹到極致,潛心徜徉於書畫金石和萬卷古籍的世界裏,甚至在太平軍與清軍的大戰之際,仍筆耕不輟,寫出了《白下瑣言》、《桐蔭隨筆》、《棲霞寺志》等書。

尤其是甘熙著的《白下瑣言》,堪稱南京掌故筆記。專記金陵山水、名人遺事等,詳細查考利病、沿革,內容包括名勝古蹟、經濟狀況、文化生活、風俗人情等,共570多則,是研究明清南京地方歷史的重要文獻。

到了民國時期,甘家大院成了京昆藝術的殿堂。有着“江南笛王”之稱的甘鑫(字貢三),是“戲曲世家”的核心人物,詩詞書畫、戲曲音樂無一不精,更精嫺音律。

甘貢三生於1889年,繼承先祖遺風,爲人謙恭。他自幼癡迷崑曲,以及笙、簫、笛、三絃等民族樂器,對京劇也同樣很有研究。

上世紀20年代,甘貢三即與著名文人仇萊之等積極組織業餘崑曲活動,他們經常在覆成橋畔的“江寧地方公會”舉行崑曲清唱集會,影響相當廣泛。甘貢三又廣交戲曲名家,與吳梅、皇帝的兄弟溥侗、俞振飛等組織“紫霞社”,一同切磋崑曲。甘貢三的笛子,可稱一絕,人稱“江南笛王”。



甘家因此成了戲曲之家,梅蘭芳先生也成了甘家大院的常客。甘貢三的長子甘南軒、四子甘律之皆喜京劇,尤工老生,女兒甘長華是京昆名人,南京名票,常在電臺上演唱。甘貢三的女婿汪劍耘是梅蘭芳的高足,被譽爲“南京梅蘭芳”。甘貢三的次子甘濤酷喜民族音樂,二胡造詣極其高深。

而甘家亦是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成長的搖籃。現在的甘家大院裏,還保留着嚴鳳英的故居。

這其中又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