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強教授痛批教育弊端


01

最近浙江大學鄭強教授對基礎教育的弊端發聲,他說“幼兒園非要上小學的內容,小學階段非得上中學的內容,中學階段恨不得把大學的課程都上了,超綱超前教學是典型的揠苗助長,不但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還扼殺學生的潛能,造成不可晚會的損失。”

這些話的確是一語中的,我們的基礎教育確實是太急躁,太功利了!爲了上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家長們都在搶時間,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快人一步,不輸在起跑線上,所以通過種種方式讓孩子進行超綱,超前的學習。

我不想評價到底是誰做錯了。至少我作爲教師還是家長,從來沒這麼做過。也有做過爲了所謂成績,去傷害學生心靈和透支孩子熱情的事。這也是我最欣慰的職業操守和引以自豪的教育智慧。

02

2020年11月12號,南京某重點高中學生李某某,因爲學習的事,其母親用語言暴力對他責罵和侮辱,於是母子之間發生激烈的衝突,後兒子進廚房拿菜刀殺死了母親。然後當晚去同學家結宿 ,第二天上學時告訴了老師,後自己打電話自首。

爲啥殺母的事件時有發生,都是母親強逼孩子學習,言語方法過激惹的禍。前幾年北大學生吳謝宇弒母案引起社會大轟動,現在類似事件已經引不起廣泛的關注了。目前學習已經成爲母子關係惡化的第一導火索了。令人唏噓的同時,更令人惋惜。

我的做法是:對於班級的學差生,能幫助我就幫助,不能幫助或沒有過多精力幫助,也不逼迫他們提高。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從來沒有提出過超出他能力範圍的要求。所以從小到大,甚至到現在,母子是融洽的。無論孩子學業曾經遇到多大失敗和挫折,我都是接納和鼓勵。


我對學生還是自己孩子,不能接納的是人品和道德,這方面有瑕疵,堅決提醒和制止,眼裏不容沙子。我的粉絲裏有點學生,從來不因學習成績不好,找過家長。而是把工作的重點放到品德培養上,這樣帶來的效果是學習成績也會慢慢變好。

我一直探索“少留作業和多留作業取得一樣好成績的方法” 這樣一個教研課題,開題研究了幾年,取得了點點效果。還沒有形成定型經驗呢,我就退居二線做行政工作了。實驗停止了。

其實二者兼顧(少留作業,成績還好)的方法還是有的,只是願意使用前期很難,投入很多精力和時間,效果不明顯。因爲調動孩子內驅力哪有那麼容易,不如直接採用監督加大作業量的手段見效快(但副作用大)。懶點(或缺少智慧)家長或老師,直接給孩子講大道理,認爲這樣做,更省時省事,一廂情願地認爲會有好效果(其實效果甚微),使用次數多了,還容易引起孩子逆反。

03

最近我在潛心研究家庭教育理論與實踐,並且做一些視頻分享。得到了多數家長的廣泛認可,有一些家長就給我私信,哎呀,我看到家長的困惑,怎麼說呢?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個最難最難的事。它比給孩子洗衣做飯要難得多的多,他需要家長既要有智慧,又要有行動力,這對家長綜合素質的大考。

我也只是想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已,至於對與錯,我也不敢保證,因爲每個人經歷不同,環境不同,例如北京重點學校老師教過的學生,經歷過的事,和十八線小縣城的老師接觸的學生和家長能一樣嗎?雖都是老師,認知能一樣嗎? 我的經驗也是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不適合學霸。因爲一輩子,我也教過狀元和學霸。

教育的奇特就在於誰都可以評論、誰都有話要說。各種觀點五花八門,哪個觀點都能舉出例證來佐證。就是案例多少而言。

家長不管,也有成才的;使勁管的也有不成功的。你說這是談概率問題,他也不聽,特別想到一句話,話不投機半句多。


不能同頻共振的人,真是不能跟他講話,遠離是最好的方式,自己的孩子自己想辦法教育吧,能教育好更好,教育不好,也不要去別人身上找原因(學校,老師,體制),更別來找茬懟恁別,因爲一點用沒有。

人家只是談談人家的看法,你願意聽就聽,認可就接受,不聽就拉倒,你不用找藉口,你也不用說別人說的對和錯,別人對錯,和你也沒啥關係。

即使我自己做了一輩子教育工作,也把自己孩子培養長大,但是對教育我還是非常有敬畏感的。因爲因才施教,因人而異,是教育最大的特點,它沒有統一的方法,你不能用教育這個孩子成功的方法,簡單套用到教育另個孩子身上。

別人分享的方法,也需要自己去悟,你悟到了,你就會了,浮於表面,你領會不到它的實質和內涵也沒辦法。

所以我聊教育也只是說我想說的,對和錯,你自己去判斷,我也並不保我說的適合所有的人,我只是對我自己的工作經驗和認可的理念進行下梳理表達。

不用說對我家孩子咋不好?就像吃藥他吃藥好使,病好了。他吃藥就不好使,人死了,你還能打官司質問,藥廠藥這是咋回事嗎?因爲你病太重,病入膏肓,已無藥可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