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丨十足小人賈雨村

以前讀《紅樓夢》,最不喜歡讀的就是詩,總覺得晦澀難懂,隨着年齡的增長,對《紅樓夢》興趣的增加,才發覺這些詩真是別有韻味。

我以爲第一章寫得最好的人物就是賈雨村,雖然本章主要出現了兩個人物:甄士隱和賈雨村,甄士隱總是在和一僧一道糾纏不清,而賈雨村的描寫與刻畫卻給人印象更深刻。

賈雨村出現在甄士隱夢醒之後的癡想中,賈雨村名化,諧音"假化"《紅樓夢》中的好多人物的名字都有深意,甄士隱的管家"霍啓"、榮國府的"賈政"、甄士隱的岳父"封肅"、甄府丫鬟嬌杏……

賈雨村貧困潦倒,想考取功名,卻苦於沒有盤纏,寄居在葫蘆廟內,作者稱他爲"窮儒""每日賣文作字爲生",由此可見,此時此景,賈雨村只能填飽肚子,想去求功名,卻是難上加難。

這是第一次寫到賈雨村的"窮"

在甄府丫鬟嬌杏的眼中,賈雨村"敝巾舊服,雖是貧窮、卻又這等襤褸,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說的什麼賈雨村了……每有意幫助賙濟他,只是沒甚機會,我家並無這樣貧窮親友。"

這是第二次描寫到賈雨村的窮,這是嬌杏的眼中看到的,賈雨村雖窮,但是甄士隱已看出賈雨村非久困之人,也由此說明,甄士隱早就已經想要幫助他了,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中秋月圓,賈雨村想到自己前途未卜,不由悲從中來,作詩一首"玉在櫝中求售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此時的賈雨村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沒有機會實現抱負,他把自己比作玉和釵,玉、釵都是珍貴的東西,一個在櫝中,盒子裏,一個在奩內,也是盒裏。

這麼珍貴的東西沒有被發現,所以要"求善價"、"待時飛",一旦機會來臨,賈雨村一定會緊緊抓住,不會讓機會從手中溜走。

這首詩被甄士隱聽到,當然也在尋找合適的機會來賙濟賈雨村。

緊接着,賈雨村借酒抒情,迫不及待又作詩一首"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清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前兩句寫景,其實是爲了襯托後兩句,賈雨村抱負遠大,把自己比作一輪明月,一旦有出頭之日,勢必讓萬姓仰頭看。不是百姓是萬姓,這口氣之大,才映射出,後來賈雨村爲了升官加爵,不擇手段地攀附權貴。

甄士隱終於找到機會,把早已準備好的銀兩、衣服贈與賈雨村,再看賈雨村 的反應,"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賈雨村心中暗喜,終於有了出頭之日的機會了。

甄士隱沒想到,自己苦心爲賈雨村寫得舉薦信,沒有給到賈雨村手裏,因爲賈雨村已經"總以事理爲要,不及面辭了",此時的賈雨村有了銀兩,馬上就要展翅高飛了,連感謝都來不及當面感謝,這種狀況可以從當時賈雨村收到銀子的表現已經有所暗示。

俗話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甄士隱對賈雨村的幫助可說是雪中送炭,如此大恩,賈雨村應該是當面道謝,可是賈雨村當時只是"略謝一語,其後又"不及面辭",由此可見,賈雨村可說是根本沒有把甄士隱的幫助當成雪中送炭。

不由想起郁達夫和沈從文的故事。

1923年,沈從文剛到北京時,沒考上大學,學歷低、又沒有資歷,於是想靠寫作來養活自己,絕望中,沈從文給郁達夫寫了一封信,郁達夫收到信後,找到了沈從文,看到沈從文當時的窘況,郁達夫不僅把自己的圍巾給了沈從文,還請沈從文去飯店喫飯,並且把喫飯剩下的三元多前都給了沈從文。沈從文回到簡陋的小屋就哭了。

郁達夫給沈從文雪中送炭,沈從文記了一輩子,半個世紀後,郁達夫的侄女訪問沈從文,沈從文又提起這件事,沈從文說"那情景他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郁達夫給給予沈從文的幫助,沈從文記了一輩子,可是再看賈雨村,都來不及致謝就不告而別,還能指望他湧泉相報嗎?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賈雨村其實很無情,在他看來,可能甄士隱幫助他就是應該的,哪有什麼應該,誰都不欠誰的。

甄士隱有錢是甄家的,他可以選擇不給,這更進一步說明,賈雨村一直在等待這個機會來臨,達到目的轉身就走,沒有一絲的留戀。

在我看來,賈雨村這樣的爲人處事方式是走不遠的。古語有云"知恩圖報,善莫大焉。"每個人生於天地之間,處處享受着來自各方面的"恩賜"。

而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無愧於天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