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秋,長江之歌(29):六朝金粉 十里秦淮

長篇散文遊記·連載


10月9日(8):南京秦淮河

         出莫愁湖,經過一座普普通通的小橋,見橋下流水似乎也不那麼清朗,而表弟卻告訴我們,這就是金陵鼎鼎有名的秦淮河啊。唔,秦淮河,不就是朱自清老先生筆下“漿聲燈影裏的秦淮河”麼!

        秦淮河的水是碧陰陰的;看起來厚而不膩,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麼?我們初上船的時候,天色還未斷黑,那漾漾的柔波是這樣恬靜,委婉,使我們一面有水闊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紙醉金迷之境了。

     (引自朱自清《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


       相傳,秦淮河爲秦始皇開鑿,用以疏導淮水。所謂“六朝金粉”的“十里秦淮”,自六朝到清代,一直是皇家和顯官尋歡作樂的場所。據記載,“南京河房,夾秦淮而居,綠窗柴戶,兩岸交輝,而依檻窺簾者,亦自相掩映。”唐代詩人杜牧遊覽秦淮後感慨萬端,當即寫下了《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詩人即景感懷金陵六朝古都繁華一時,與國運日衰,當權者昏庸荒淫的鮮明對比,如此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轍,因而無限感傷。

        明末愛國名妓李香君的河房“媚香樓”,就在現在的秦淮河畔石壩街。據載,李香君(1624~1653)與董小宛、陳圓圓、柳如是等被稱爲“秦淮八豔”。因家道敗落,飄泊異鄉,在李香君八歲的時候,隨養母改吳姓爲李。是南京秣陵教坊名妓。她歌喉圓潤,但不輕易與人歌唱;絲竹琵琶、音律詩詞亦無一不通,特別擅長彈唱《琵琶記》。 1699年,清初詩人、戲曲作家孔尚任的《桃花扇》以復社名士候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爲主線,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滅亡的歷史,“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以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吸引了衆多的讀者和觀衆。就連康熙皇帝也派人向他索取《桃花扇》稿本。從此,李香君遂聞名於世。


        不過,我們來也匆匆,去也無賴,眼前的一切都被薄暮帶走,成爲憾事。




        2002年,因工出差來到南京,再次遊覽了秦淮河。


        2005年春節,攜家人又一次來到南京,遊覽秦淮河。


        烏衣巷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上文德橋旁的南岸,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地帶,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當時中國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三國時是吳國戍守石頭城部隊營房所在地。

        烏衣巷是晉代王謝兩家豪門大族的宅第,兩族子弟都喜歡穿烏衣以顯身份尊貴,因此得名。烏衣巷門庭若市,冠蓋雲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獻之,及山水詩派鼻祖謝靈運等文化巨匠。烏衣巷見證了王謝的藝術成就,與兩大家族的歷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的歷史緊密相連。

     (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年輕時曾經背過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懷古詩講的是,對東晉南京秦淮河朱雀橋、烏衣巷繁華鼎盛的過去的憑弔,因爲現今(唐時)已經是野草、荒涼、殘照的景象。作者無限感慨滄海桑田,多變人生。最爲讓人們過目不忘的,是以燕棲舊巢的意象,把當年王導、謝安檐下的燕子已飛進尋常百姓家的事實,直白渲染,給人以強烈的“物似人非”的惆悵之感。


        瞻園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區,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園林,是江南四大名園,其歷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後賜予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素以假山著稱,以歐陽修詩“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稱爲“南都第一園”。

        瞻園是南京地區保存最爲完好的明代古典園林建築羣,也是唯一開放的明代王府,曾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府邸的一部分,清朝各任江南布政使辦公的地點,太平天國時期爲東王楊秀清王府。金陵第一園就是瞻園。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時,被園內景緻所吸引親題“瞻園”。

       瞻園中闢有太平天國曆史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太平天國專史博物館。1987年版《紅樓夢》,趙雅芝版《新白娘子傳》的白府等,便是把瞻園當取景地的。

     (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待續)



        注:此文(原標題《1983·秋,長江召喚,我們出發……》,爲了標題更具時代背景,也更加含蓄和洗練,故改之)是記敘散文體裁中的遊記,且是沿着時間場景順序,以日記形式和場景變換爲行文結構(進行連載);同時,爲了使內容更加豐富,採取“時空疊加”的方式,加入了同一空間的不同時段的內容。

        本文爲作者斷續歷時11年於1994年底完成,然後壓箱底25年;2019年第一次修改,增強了文中歷史事實、時代特徵、地理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史料性與真實性,儘可能做到顧言而見貌,即字而知時;2020年6~11月第二次修改,對第一次增改再次補進文史地情內容,進一步加強了行遊中從感受到感悟的內心演進,並修辭潤色完善;全稿約8~9萬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